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55篇
  免费   1348篇
  国内免费   752篇
电工技术   1440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1817篇
化学工业   2956篇
金属工艺   9601篇
机械仪表   3568篇
建筑科学   2334篇
矿业工程   454篇
能源动力   221篇
轻工业   1362篇
水利工程   754篇
石油天然气   187篇
武器工业   105篇
无线电   46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85篇
冶金工业   731篇
原子能技术   142篇
自动化技术   2176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450篇
  2022年   379篇
  2021年   638篇
  2020年   589篇
  2019年   520篇
  2018年   259篇
  2017年   460篇
  2016年   580篇
  2015年   762篇
  2014年   1681篇
  2013年   1285篇
  2012年   1584篇
  2011年   1586篇
  2010年   1526篇
  2009年   1686篇
  2008年   1844篇
  2007年   1648篇
  2006年   1484篇
  2005年   1590篇
  2004年   1523篇
  2003年   1277篇
  2002年   1101篇
  2001年   1099篇
  2000年   851篇
  1999年   805篇
  1998年   627篇
  1997年   684篇
  1996年   715篇
  1995年   706篇
  1994年   647篇
  1993年   653篇
  1992年   609篇
  1991年   528篇
  1990年   482篇
  1989年   637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偏振模色散的波片级联仿真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研究偏振模色散常用的两种数值仿真模型,并且利用常用的两种仿真模型分别对特定角频率下的差分群时延在不同光纤中的分布情况和同一根光纤中的差分群时延在一定频率范围内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最后发现对于特定角频率下的差分群时延在不同光纤中的统计分布,两种模型都可以给出比较满意的结果,但是在模拟同一根光纤中的差分群时延在一定频率范围内的统计分布时,发现等段长模型给出的分布结果和理论相差较大,但是模拟得到的平均差分群时延和理论结果还是比较吻合的。  相似文献   
32.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啁啾光纤光栅补偿偏振模色散的新方案,对光纤光栅由于挤压而产生的群时延差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实验测量了一被挤压的线性啁啾光纤光栅的两偏振方向的群时延曲线,测量的结果证明这种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3.
34.
35.
塑料模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塑料模的发展,极其迅速,现已具相当规模。无论是设计水平、加工制造技术,还是 CAD 技术都有了明显提高。本文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国内外塑料模的现状、发展趋势、市场预测,以及“九五”国家规划目标与对策。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洗衣机脱水桶塑料成型件的特性分析,简要介绍了其成型模具的设计和有关参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7.
高速光通信系统中的色散问题及其补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光纤通信系统单信道速度升级到40Gbit/s及以上时,色度色散(CD)和偏振模色散(PMD)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从补偿的必要性、关键技术、主要方法和解决方案等方面分别对CD和PMD及其补偿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介绍了19.6MN(2000吨)热模锻压力夹持器在设计,安装,调试中上,下座材料选用,上顶出器打块结构,定位柱,定位键,垫板等技术问题的处理,使所设计的夹持器具有良好的装配性能,较低的制造成本,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主的对位精度。  相似文献   
39.
使用ADC0804和8031实现11位A/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模数转换通常是模拟信号检测装置中完成数据采集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模数转换器件有逐次逼近式和双积分式二种。前者转换速度快,但分辨率高的IC器件价格昂贵。后者分辨率可以做得很高,且价格便宜,但转换速度很慢。 本文通过一个带有8031单片机的装置使用8位逐次逼近式器件实现11位模数转换的应用实例来介绍一种提高A/D分辨率的方法,它具有集上述二者长处于一身的优点。  相似文献   
40.
从应用角度出发,概述了AD1380的外部特性、内部结构及应用,较详细介绍了该器件调整、校准、接地及退耦等使用方法,也可为使用同类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