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72篇
  免费   863篇
  国内免费   276篇
电工技术   24篇
综合类   596篇
化学工业   458篇
金属工艺   71篇
机械仪表   550篇
建筑科学   1260篇
矿业工程   17058篇
能源动力   215篇
轻工业   121篇
水利工程   194篇
石油天然气   52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37篇
一般工业技术   869篇
冶金工业   458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239篇
  2024年   211篇
  2023年   615篇
  2022年   606篇
  2021年   999篇
  2020年   1114篇
  2019年   914篇
  2018年   264篇
  2017年   519篇
  2016年   624篇
  2015年   761篇
  2014年   1535篇
  2013年   1006篇
  2012年   1170篇
  2011年   1009篇
  2010年   905篇
  2009年   840篇
  2008年   804篇
  2007年   772篇
  2006年   594篇
  2005年   598篇
  2004年   613篇
  2003年   610篇
  2002年   471篇
  2001年   495篇
  2000年   429篇
  1999年   404篇
  1998年   417篇
  1997年   426篇
  1996年   378篇
  1995年   341篇
  1994年   391篇
  1993年   306篇
  1992年   304篇
  1991年   302篇
  1990年   233篇
  1989年   2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于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其掘进技术的探究也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煤矿的掘进技术进行探究,对于现有掘进技术进行列举分析,针对其存在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得到更加高效的煤炭掘进技术,为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2.
23.
赵鑫 《现代矿业》2019,35(9):92-94
山西某矿5308底抽巷在掘进过程中速度慢、效率低,直接影响工作面的瓦斯抽采,为了改善上述情形,对炮孔间距进行研究。通过使用ANSYS软件对不同炮孔间距下快速掘进效果的模拟分析,并经现场验证,得出了适应该矿的最佳炮孔间距。结果表明:炮孔间距为500 mm时,爆破产生裂隙发育范围和岩石损伤区域都最大,快速掘进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4.
25.
<正>项目负责人:霍军周(E-mail:huojunzhou@dlut.edu.cn)依托单位:大连理工大学项目批准号:510050331.项目简介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刀盘拓扑结构适应性设计直接关系掘进效率和可靠性。刀盘拓扑结构设计的关键在于复杂岩石边界下刀具适应性布置设计与刀盘盘体结构设计,二者相互耦合,相互影响。本课题采用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策略,研究多滚  相似文献   
26.
采用称重法对1209回采工作面材料巷掘进期间粉尘浓度进行测定,并对全尘以及呼吸性粉尘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根据粉尘分布规律提出在掘进迎头煤层注水、增设除尘风机、安装净化水幕、转载机加防尘罩及定期清理巷道底板积尘等建议措施,以期能改善巷道掘进工作面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27.
牛昊 《陕西煤炭》2020,39(2):138-141
受断层影响,巷道过断层期间掘进速度缓慢,影响采掘接替和矿井生产效率。为了更好地促进矿井生产,以23上04轨顺掘进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 3D软件模拟巷道过断层时巷道围岩变形量和塑性区范围,并将围岩划分为正常围岩、过渡带和破碎带3部分。根据模拟结果可知,围岩变形量和塑性区范围都在过渡带开始增大,在破碎带达到最大值。巷道采用后退卧底法过断层,并对断层破碎带及时采用锚网索、注浆、U型钢棚进行支护,通过联合支护相互配合,可以共同提高巷道支护强度,增强巷道顶帮抗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28.
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之一,其生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诸多生活领域的能源供应水平。因此,相关企业应当采取新的技术手段以提升整个矿井的生产效率,从而确保整个作业环境的安全。现阶段,我国的很多矿井仍然没有实现全机械化开采,同时井下的生产环境比较恶劣,严重制约了整个矿井的生产效率,带来了诸多的安全隐患问题。基于此,本文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影响矿井快速掘进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对应的防治措施,以期推动煤矿掘进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9.
针对当前煤矿巷道综掘工作面的智能化程度较低,掘进效率低下的问题,分析了煤矿综掘工作面实现智能化快速掘进的关键技术--自主感知和调控技术。首先,探讨了智能化快掘创新方法与理论,以智能感知技术、自主控制技术、群组协同技术为核心,构建智能化快速掘进技术体系,以实现煤矿综合掘进机器人化装备的探-掘-护-锚一体化协同作业。其次,重点阐述了智能化掘进的自主感知技术,包括基于超宽带原理的位姿感知、基于双频激电法的超前探测、基于SLAM原理的环境感知、基于变迁记忆故障Petri网的故障感知等;自主调控技术,包括基于群体智能算法的智能截割、基于遗传变异粒子群算法的路径规划、基于BP神经网络PID算法的自主纠偏等。再次,详细论述了智能临时支护感知,包括围岩压力、顶底板状况、支架位姿等多维信息的感知,研究了非水平场景下掘支协同与多机组多缸联动的自适应控制方法;介绍了智能永久支护感知,包括围岩位移感知和支护装备受力变形感知,探讨了锚护网络结构优化方法,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自适应钻进控制策略。最后,展望了煤矿巷道智能化掘进的自主感知及调控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0.
张冬 《煤》2020,29(2):64-65,100
地应力是影响巷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结合王庄煤矿+540采区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基于矩形巷道应力现场测试数据,对矩形巷道周围的应力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基于FLAC 3D和DDA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矩形巷道尺寸对围岩应力的影响,以及三维地应力水平对矩形巷道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地应力侧压比λ与巷道顶板位移成正比,而超出这一范围,顶板位移随着λ值的增大反而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