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305篇
  免费   7310篇
  国内免费   4241篇
电工技术   1677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5673篇
化学工业   2786篇
金属工艺   2997篇
机械仪表   6830篇
建筑科学   3768篇
矿业工程   2647篇
能源动力   2204篇
轻工业   2074篇
水利工程   2038篇
石油天然气   2340篇
武器工业   862篇
无线电   2467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673篇
冶金工业   2439篇
原子能技术   891篇
自动化技术   11184篇
  2024年   846篇
  2023年   2834篇
  2022年   2535篇
  2021年   3201篇
  2020年   2605篇
  2019年   3042篇
  2018年   1613篇
  2017年   2459篇
  2016年   2896篇
  2015年   3118篇
  2014年   6034篇
  2013年   4613篇
  2012年   5383篇
  2011年   5018篇
  2010年   4719篇
  2009年   4887篇
  2008年   5457篇
  2007年   4790篇
  2006年   4157篇
  2005年   4183篇
  2004年   3721篇
  2003年   3050篇
  2002年   2366篇
  2001年   1966篇
  2000年   1528篇
  1999年   1264篇
  1998年   1140篇
  1997年   1001篇
  1996年   1044篇
  1995年   847篇
  1994年   716篇
  1993年   515篇
  1992年   497篇
  1991年   513篇
  1990年   525篇
  1989年   535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5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91.
Electroporation creates aqueous pathways by short high-voltage pulses resulting in a transient perme- abilization of stratum corneum and an increase in the transdermal delivery rate.However the aqueous pathways will reseal after pulsing,which leads to the rapid drop of transdermal flux.In the present study,the surfactants were added to the donor solution to hinder the shrinkage and resealing of the electropore,and to prolong the lifetime of the aqueous pathways with the consideration that the surfactants could reduce the surface energy of the electropore. These effects of surfactants were demonstrated by the dynamic electrical resistance of the skin and the fluorescent imaging of the local transport regions.Piroxicam(PIX)was transported percutaneously in the presence of surfactants in vitro.Owing to the longer lifetime of aqueous pathways,together with the promotion of PIX availability at the barrier exterior and the improvement in the partition of PIX into the aqueous pathways,the presence of surfactants led to a remarkable increase in the transdermal delivery rate during electroporation and a significant growth of the accumulative transdermal amount of PIX.  相似文献   
992.
武迎宪  高霖 《中氮肥》1997,(6):28-32
介绍该厂75t/h煤粉炉计算机监控系统,并着重介绍了多变量源域解耦控制方法及模糊软测量方法的应用,提高了氧含量检测精度、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  相似文献   
993.
用弯曲模型推导了适用于悬丝耦合弯曲共振法检测金属第二组元的杨氏模量的理论公式。通过实验数据计算。结果表明在两组元h2/h1≈1时与文献[2]的计算结果几乎接近,为用悬丝耦合弯曲共振法检测各种减振材料,陶瓷材料杨氏模量提供了理论公式;同时用改进后的弯曲模型推导出了适用于纤维复合材料横向杨氏模量的预测公式。  相似文献   
994.
基于理想流体,将进水塔简化成水中悬臂梁体系,推导了其受迫振动时的动力响应方程,给出了进水塔内外表面动水压力的解析表达式。与有限元法、水工抗震规范公式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在进水塔结构上的适用性及准确性。结果表明:动水压力表达式与结构振型密切相关。该方法的动水压力曲线趋势与有限元方法相似,均在水面以下某深度处迅速变大及达到最大值后曲线值减小弯回,两者最终在塔体底部收于相近的值;最大值大于有限元法,其最大值处曲线折回明显,幅度较大。弹性模量和进水塔高度对动水压力的曲线形态和数值有重要影响。同时,输入激励荷载的频率对动水压力影响巨大,尤其频率与进水塔某阶频率相近时会导致动水压力的异常增大。该方法对分析进水塔动水压力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5.
城市水文模型原理刘家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水文过程因强烈的人类活动影响而发生了深刻变化,科学精细地模拟城市区域的产汇流过程是解析城市水问题机理的科学基础。在系统剖析城市水文模型原理的基础上,将城市复杂下垫面根据其透水特性划分为不透水单元、透水单元、半透水单元、伪透水单元、强透水单元、水域单元等六类基本单元,并构建了不同类型城市水文响应单元的水文特性曲线,基于圣维南方程组和Navier-Stokes方程提出了城市管网与河湖水系水动力学模拟的技术方案。在耦合城市水文响应单元的降水—截留—蒸发—入渗—产流模块、地表汇流模块、管网汇流模块、水系一维水动力学模块等基础上,以水循环过程为主线,将水文模型的径流输出作为城区一维管网、河道水动力模型的输入边界,实现水文模型与一维管网、河道水力学模型的集成。将单元水文模型通过城市管网和河湖水系等连接方式集成到城市水文模型系统中,弥补了现有城市雨洪模拟在水文学机理上的不足,可为城市排水防涝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996.
以某混凝土重力坝非溢流坝段动力特性为背景,探讨流固耦合效应对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对结构自振特性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了流体对结构自振特性影响以及结构的固有频率,避免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共振,造成对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997.
受施工、龄期、环境及服役期大坝承受的反复静动荷载等多因素影响,坝体和层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劣化损伤,碾压层本体及层面物理参数呈渐变特性。针对碾压层内力学参数渐变的特性,提出了相应物理参数的等效算法,且给出了耦合性态参数间的数学转换关系,分析坝体应力场与渗流场相互影响机理,据此建立了考虑层内参数渐变的碾压混凝土坝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有限元分析程序。工程实例分析表明,耦合作用致使大坝的渗流场发生改变,坝体的应力较未耦合时普遍偏大,坝踵处的应力集中显著;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作用激励下的不利因素可为大坝的设计、施工及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采用轴径向二维扩散模型对提升管-下行床耦合反应器催化裂化反应进行了数学模拟,并与提升管及下行床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下行床之前耦合一段适当长度的提升管不仅可以保证原料具有较高的转化率,而且可以保证目的产品的选择性较高,缩短达到相同产品收率所需的下行床长度.这种耦合反应器充分利用了提升管与下行床各自的优势,并可以根据具体的原料及产品需求调整进料的位置以改变提升段与下行段的长度比例,实现柔性操作.  相似文献   
999.
以阿特拉津(atrazine)模拟废水作为处理对象,采用3种不同种类和性质的纳滤膜与悬浮型光催化氧化过程进行耦合构成悬浮型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的废水耦合处理工艺,比较耦合纳滤分离膜的种类和性质对光催化膜反应器处理atrazine模拟废水耦合工艺特性的影响.实验得出,由于对目标污染底物及主要光催化降解中间产物出色的选择性分离截留效果,将TS-60与光催化膜反应器进行耦合处理目标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00.
张晓晖 《化工学报》2007,58(1):40-43
在已有热机构形优化特性以及类热机装置的构形优化特性分析基础上,将类热机模型推广到一般的传输过程模型,通过变分法导出了一般传输过程的构形优化准则,证明了对于线性传输模型,在有限尺寸约束条件下,传输过程(或装置)熵产最小时,传递系数等分是其基本特征,并初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构形优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