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0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43篇
电工技术   18篇
综合类   339篇
化学工业   923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27篇
建筑科学   560篇
矿业工程   27篇
能源动力   58篇
轻工业   256篇
水利工程   200篇
石油天然气   65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46篇
冶金工业   30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3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41.
大连市凌水河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6.0×104 m3/d.采用CAST工艺对大连市生活污水和部分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对各构筑物进行了详细设计,设计出水达到排放标准.该污水二级处理方案采用工艺简单有效的处理流程,节省了建设和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42.
"EBIS一体化生物处理系统"是以先进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理论为基础研发的高效一体化生物处理系统,通过控制曝气池溶解氧含量,在单一池体内完成对有机物的去除,实现了硝化反硝化的同步进行,其中短程硝化反硝化占有相当比重,该系统不仅简化了系统脱氮的运行流程、节约了能耗、降低了对碳源的需求,同时也避免了由于硝态氮累积带来的不利影响.与传统生化处理工艺相比"EBIS一体化生物处理系统"脱氮除磷效果好、反应池可连续进出水、无需刮泥系统、空气需求量低、能耗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43.
为了利用摇蚊幼虫改善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以摇蚊幼虫为研究对象,考查其对污泥沉降性能改善作用的影响因素并探究改善机理.结果表明:投加摇蚊幼虫可以在短时间内明显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在投加幼虫密度为每克干污泥中含0.2~1.2 g湿质量摇蚊幼虫时,污泥沉降性能改善效果随虫密度增加而增加.在相同虫密度(每克干污泥中含1.0 g湿质量摇蚊幼虫)的情况下,摇蚊幼虫对污泥质量浓度为5 g/L的活性污泥改善效果最佳.而摇蚊幼虫对污泥沉降性的改善作用与投加摇蚊幼虫后活性污泥2种主要胞外聚合物(蛋白质、多糖)含量以及蛋白质与多糖比值的降低有关.另外,长期试验证实,向污水处理反应器中连续回流摇蚊幼虫培养装置上清液可以使污泥容积指数由120 mL/g降至60 mg/L.  相似文献   
44.
腐殖活性污泥生化特征及处理效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腐殖活性污泥的生物化学特征及其作用机理,对腐殖生物填料进行扫描电镜和能谱(SEM-EDAX)测定,表明填料中主要组成元素为C、O、Si,同时含有少量Al、S、Fe. 腐殖活性污泥与普通活性污泥中若干特征菌群的对比分析表明,腐殖活性污泥中的一般细菌总量、硝酸菌、亚硝酸菌、脱氮菌及放线菌含量明显高于普通活性污泥;腐殖活性污泥中有机质的质量分数比普通活性污泥低,但腐殖酸及富里酸和胡敏酸质量分数明显高于普通活性污泥;腐殖活性污泥法运行的SBR反应器对CODCr、TP和TN的去除效果优于普通SBR反应器,分别高出4%、14%和10%.  相似文献   
45.
为进一步提高低温(15 ℃)SBR系统的硝化效能,通过间歇培养实验探讨pH对系统活性污泥硝化效能的调控与影响.结果表明,将初始pH控制为8.0~9.0,低温SBR系统的活性污泥(以MLSS计)具有最佳的氨氮氧化能力,在NO2--N积累阶段对NH4+-N的比去除速率可达25.49 g·kg-1·d-1,NO2--N的比生成速率达22 g·kg-1·d-1;初始pH为7.5~8.0时,NO2--N氧化效果最佳,NO3--N的比生成速率可达35.6 g·kg-1·d-1;将反应系统的pH维持在8.0,可使亚硝酸菌和硝酸菌代谢活性均保持在较高水平,达到良好的硝化效果.  相似文献   
46.
采用轮流搅拌-曝气SBR系统模拟两种不同曝气方式(分点曝气和分段曝气),研究其形成的污泥絮体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分点曝气形成的污泥絮体尺度大、沉降性能好,两者的SVI平均值分别为133mL/g和202mL/g,平均粒径分别为74.26μm和53.46μm,而且分点曝气中拥有更多的大颗粒絮体;分点曝气形成的污泥絮体稳定性优于分段曝气,在连续曝气条件下,两种污泥絮体均受到剪切破碎,不仅初始粒子被剥离,而且絮体也被打碎变小,但分段曝气被破碎的程度更大;分点曝气和分段曝气所形成的污泥絮体的EPS含量分别为31.21mg/gVSS和21.6mg/gVSS,且前者EPS中的多糖、蛋白质和DNA组分均比后者多,两者EPS的主要组分以蛋白质为主.两种污泥经连续曝气3h后,EPS皆增大,且多糖含量增加较多;分点曝气和分段曝气形成的污泥比阻分别为5.21×1012 m/kg和7.94×1012 m/kg,前者污泥的脱水性能较好.经连续曝气3h后,两种污泥的比阻明显增大,脱水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47.
研究了pH冲击对处理低负荷葡萄糖废水的磁性微氧活性污泥理化特性的影响。在pH=6.0和9.0的条件下对添加磁粉和无磁粉反应器微氧活性污泥进行15d的冲击,而后调整pH=7.5进行5d的恢复实验。对pH冲击下污泥理化指标SVI(污泥指数)、MLSS(污泥浓度)以及絮凝性能的变化情况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有磁粉反应器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无磁粉反应器。经过5d的恢复实验,添加磁粉反应器污泥的理化指标均能恢复到接近初始值,而无磁粉反应器性能难以恢复到接近初始值。  相似文献   
48.
采用粉末活性炭活性污泥法(PACT)-湿式氧化再生(WAR)工艺处理某石化企业含油、含盐污水,处理规模均为500 m3/h。针对装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工程运行监测结果表明:该工艺脱氮除碳能力强且耐负荷冲击;含油污水处理后出水COD为36.8 mg/L,降低率为87.8%,氨氮平均质量浓度为0.3 mg/L,平均去除率为97.2%;含盐污水处理后出水COD为48.4 mg/L,降低率为89.9%,氨氮平均质量浓度为0.4 mg/L,平均去除率为98.0%,达到了装置出水水质指标要求;污水处理直接运行成本为3.07元/m3,且实现了装置废气达标排放、生化剩余污泥近零排放,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9.
研究了运行模式的改变对好氧颗粒污泥优势丝状菌种类,以及对污泥特性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SBR)中出现大量外伸型丝状菌Type 021N,但并未阻碍污泥的颗粒化,且随着絮体污泥颗粒化进程的推进,其对污泥沉降性的影响也在逐步减小,最终得到平均粒径为0.75 mm、污泥容积指数为43 mL/g的成熟好氧颗粒污泥。而将成熟颗粒污泥接种至连续流反应器中时,颗粒污泥开始解体,污泥特性开始恶化,同时优势丝状菌演替为另一种外伸型丝状菌Sphaerotilus Natans。分析认为,外伸型丝状菌会影响污泥在生物区与沉淀池间的循环周期及其在沉淀池的实际停留时间,是颗粒污泥解体的主要原因,而该影响在SBR运行模式下较小,在连续流态下较大。  相似文献   
50.
改性活性污泥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经过特定驯化使好氧污泥成为硫酸盐还原菌优势生长的厌氧活性污泥,并用改性活性污泥体系处理含铬废水,研究了进水六价铬浓度、硫酸根浓度、化学需氧量(COD)浓度、水力滞留时间和多种重金属共存等因素对体系处理含铬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硫酸根浓度为1 g/L、铬(Ⅵ)浓度为20 mg/L、COD浓度为2 g/L、水力滞留时间为16 h时,改性体系能有效处理200 mg/L的六价铬废水,铬(Ⅵ)的去除率高达99.83%、硫酸根去除率也达到86.2%,出水中铬(Ⅵ)、硫酸根和COD浓度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进水中浓度低于20 mg/L的共存重金属离子不影响体系除铬(Ⅵ)达标排放,且体系对共存重金属离子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这为含铬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可行途径,同时为厌氧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污泥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