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9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193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75篇
化学工业   421篇
金属工艺   155篇
机械仪表   108篇
建筑科学   836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35篇
轻工业   1337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98篇
一般工业技术   90篇
冶金工业   134篇
原子能技术   22篇
自动化技术   11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368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0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膳食纤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被排在维生素、蛋白质等六大营养素之后,称为"第七营养素"。它不会带来任何热量,但是,却对防治多种疾病有重要作用,如便秘、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卒中、肥胖、肠癌和老年痴呆等。  相似文献   
962.
《Planning》2016,(11):125-128
目的:观察拜糖平联合西格列汀治疗餐后血糖控制不佳2型社区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2013年3月-2014年5月本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管理的2型社区糖尿病患者168例,分为联合组(n=84)和对照组(n=84)。对照组给予拜糖平餐前吞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西格列汀口服治疗,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FPG、2 h PG及Hb A1c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对比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3个月后2 h PG、Hb A1c水平较用药前降低,用药后较用药3个月时进一步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用药3个月及用药后2 h PG、Hb 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TC、LDL水平均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率为9.5%,与对照组的10.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拜糖平联合西格列汀用于治疗餐后血糖控制不佳2型社区糖尿病,能有效降低患者2 h PG、Hb A1c水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63.
《Planning》2013,(6)
目的:探讨中药黄芪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防治作用。方法:将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黄芪组。对照组:50 R胰岛素早晚餐前30 min皮下注射。黄芪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30 mL加入0.9%NaCl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2周为1个疗程。观察各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测定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及血胰岛素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血糖、血脂、血液黏度及血胰岛素水平均降低,但黄芪治疗后改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黄芪有明显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4.
《Planning》2015,(17):65-67
目的:探究动机性访谈在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2月在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在研究期间均接受糖尿病的基础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常规护理以及包括动机性访谈在内的健康教育)。比较6个月后患者的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量表评分,血糖控制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提高,观察组的平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两组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较之前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的平均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糖化血红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之前均有明显提高,对照组仅在治疗成果上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观察组在各个维度上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指导的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有助于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65.
《Planning》2015,(27)
通过阐述国内外糖尿病病人的治疗依从性研究现况,分析影响糖尿病病人治疗依从性相关的因素,期望为临床护理工作者对糖尿病病人的依从性的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6.
《Planning》2015,(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2型糖尿病败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的92例入院时或入院后发热、疑似败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败血症组和非败血症组,其中败血症组49例(G-菌34例、G+菌15例),非败血症组43例,比较两组间PCT的表达水平、糖尿病败血症组中G+菌以及G-菌PCT的表达水平、及PCT与CRP对糖尿病败血症诊断的差异。结果在92例发热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败血症组PCT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非败血症组(P<0.01),糖尿病败血症组患者以G-菌感染为主,且G-菌患者中PCT表达水平高于G+菌组(P<0.05);G-菌主要以大肠埃细菌感染为主(占24.49%);G+菌感染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12.24%)。与传统的感染性指标CRP相比,糖尿病败血症组中PCT的AUC为0.98(95%CI:0.96~1.0),高于CRP(AUC 0.81,95%CI:0.73~0.90)。当cutoff值为8 nd/m L时,糖尿病患者中PCT诊断败血症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98.0%。结论 PCT水平在2型糖尿病败血症患者中早期即有显著升高,以G-菌中升高更明显,对败血症的预测价值高于CRP。  相似文献   
967.
《Planning》2014,(22)
糖尿病性心肌病(DCM)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具有特殊表型的心肌病。急性应激反应具体体现的靶器官心脏—糖尿病,逐步导致心肌疾病的慢性病理过程。常见的系统紊乱主要变现在信号转导体系、基因差异表达和细胞程序性死亡等一系列表现。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主要病因是高糖血症,并且炎症反应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1]。TNF-α在DCM的发生发展中是否具有病理作用,目前还不很清楚。但在DCM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就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理中关于炎性机制的研究近况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68.
《Planning》2014,(15):101-102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对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家庭健康教育的临床需求分析。方法:选取本社区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家庭进行调研,采用自设家庭调查问卷,调查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家庭饮食和高血压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等,由患者自行填写调查表,并有调查员检查无误后收回。结果: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对家庭健康教育关于疾病高危因素、饮食指导、药物指导、血压(血糖)监控、并发症防治、情绪控制的需求较高,且患者对宣传手册、多媒体演示及上门访谈的健康教育形式需求较大。结论:在社区内开展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家庭健康教育是防治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69.
《Planning》2017,(21):102-10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及浴足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症状评分、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均高于对照组,踝肱指数升高大于对照组,而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无明显变化。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较好,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70.
《Planning》2019,(20):127-129
目的:分析脂代谢指标(HDL-C、LDL-C、TC)及血清胱抑素(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状况。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诊治的76例高血压患者为A组,7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B组,76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C组。三组均进行脂代谢指标及血清CysC、Hcy检测,比较三组脂代谢指标及血清CysC、Hcy水平,比较A组与C组中不同高血压分级者、B组与C组中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者的脂代谢指标及血清CysC、Hcy水平。结果:C组HDL-C低于A、B组,LDL-C、TC及血清CysC、Hcy均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脂代谢指标及血清CysC、Hcy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中不同高血压分级、B组与C组中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者的脂代谢指标及血清CysC、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代谢指标及血清CysC、Hcy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呈现明显异常的状态,受血压分级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较大,临床检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