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88篇
  免费   2527篇
  国内免费   1617篇
电工技术   2030篇
综合类   2829篇
化学工业   3039篇
金属工艺   1517篇
机械仪表   2395篇
建筑科学   10138篇
矿业工程   1942篇
能源动力   460篇
轻工业   841篇
水利工程   2498篇
石油天然气   1179篇
武器工业   146篇
无线电   383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25篇
冶金工业   950篇
原子能技术   156篇
自动化技术   7453篇
  2024年   456篇
  2023年   1483篇
  2022年   1340篇
  2021年   1590篇
  2020年   1476篇
  2019年   1601篇
  2018年   713篇
  2017年   1075篇
  2016年   1113篇
  2015年   1385篇
  2014年   2611篇
  2013年   2120篇
  2012年   2600篇
  2011年   2519篇
  2010年   2300篇
  2009年   2359篇
  2008年   2630篇
  2007年   2352篇
  2006年   1716篇
  2005年   1626篇
  2004年   1397篇
  2003年   1242篇
  2002年   980篇
  2001年   773篇
  2000年   593篇
  1999年   545篇
  1998年   483篇
  1997年   355篇
  1996年   346篇
  1995年   247篇
  1994年   188篇
  1993年   170篇
  1992年   179篇
  1991年   160篇
  1990年   162篇
  1989年   17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混合传感节点的属性较难形成统一识别特征,其节点属性约简过程复杂,存在分类时间长及分类性能差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的混合传感节点高精度分类算法。在初始化传感节点的基础上计算适应度值,利用遗传算法优化粗糙集修正校验结果,获得统一编码形式的节点。在此基础上,排除了属性权重为“0”的属性,完成节点属性约简。再利用普通分类方法和高级分类方法结合的方式,进行混合节点分类。根据约束条件选取对应的分类方法,实现混合传感节点高精度分类。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分类用时低于520 ms,且该方法的查全率、查准率及F1值均高于对比方法,混合传感节点分类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不同重构土壤材料配比的土壤改良和苜蓿生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部露天矿区土地生态修复中表土稀缺和土壤贫瘠难题,从充分利用矿区当地常见的原材料出 发,利用风沙土、红黏土、煤矸石、玉米秸秆及腐植酸为原料,按照不同配比混合后进行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不同配比下 紫花苜蓿生长特性、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的差异,优选适宜于该地区的重构土壤配比。 结果表明:利用风沙土、 红黏土、煤矸石、玉米秸秆及腐植酸重构土壤具有可行性;不同重构土壤配比均可显著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增加土壤 养分含量,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进而促进紫花苜蓿生长,但不同配比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与纯风沙土(CK)相比,不同 重构土壤配比下紫花苜蓿生物量、根长、根直径和根表面积分别提高了 19. 05% ~ 624. 76%、17. 99% ~ 131. 80%、 17. 72% ~ 239. 20%和 33. 01% ~ 650. 45%。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生物量与基质理化性状和微生物活性存在协 同效应。 综合来看,风沙土与红黏土按 1 ∶2 复配,同时添加 15%煤矸石、5%玉米秸秆及 0. 05%腐植酸,土壤重构效果 最佳。 该研究为矿区土壤重构及降低土地生态修复成本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现有的图像修复方法在处理大面积缺失或高度纹理化的图像时,通常会产生扭曲的结构或与周围区域不一致的模糊纹理,无法重建合理的图像结构。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推理注意力机制的二阶段网络图像修复方法。首先通过边缘生成网络生成合理的幻觉边缘信息,然后在图像补全网络完成图像的重建工作。为了进一步生成视觉效果更逼真的图像,提高图像修复的精确度,在图像补全网络采用推理注意力机制,有效控制了生成特征的不一致性,从而生成更有效的信息。所提方法在多个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图像修复方法的结构相似性指数达到了88.9%,峰值信噪比达到了25.56 dB,与现有的图像修复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图像修复精确度,生成的图像更逼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图神经网络,构建带有结构学习的多头密集连接图池化模型并用于图分类任务。方法:首先,用图卷积神经网络提取节点的初始特征。其次,用多头密集连接网络学习节点重要性得分,并根据得分进行节点采样得到池化图。之后,对池化图中的节点进行结构学习,以保证图结构的完整性。最后,将学到的图表示放到分类器中,完成图分类任务。结果:与其他图分类模型在七个广泛使用的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对比,我们构建的模型在五个数据集上的分类结果达到最优。结论:结合结构学习的多头密集连接图池化模型在图分类任务中具有先进性。  相似文献   
6.
7.
8.
稀土改性沸石具有优异的污染物吸附和置换能力,但其用于水体治理的研究多停留于实验室阶段,罕有实际工程应用。以江西省瑞昌市城东片区黑臭水体应急治理项目为实例,探索稀土改性沸石用于城镇黑臭水体治理的可行性。城东片区位于瑞昌市中心城区,分布有4条主要排污渠道,属典型黑臭水体,溶解氧含量低,氨氮、总磷浓度高,呈黑灰色,且散发恶臭。通过前期调研、方法研究和技术论证,研究提出“稀土改性沸石+人工曝气”的技术路线,对区域黑臭水体实施协同治理,从而达到改善水质、恢复水生态、提高自净能力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同步去除水体中氮、磷污染物,去除效率最高可达75%以上,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可为城镇黑臭水体应急治理方案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沈心 《四川水泥》2020,(3):309-309
辊压机运行时,逃逸的物料在侧挡板与磨辊端面之间受到碾磨效果,导致辊压机辊肩磨损。辊肩磨损会增大辊压机的边缘漏料情况,影响挤压效果。在线修复辊压机辊肩磨损的方法是堆焊修复。多层侧挡板设计可以从结构上消除辊肩磨损的隐患。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