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12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21.
基于表面反射率的赤潮卫星荧光线高度算法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现场实测和室内培养两种方式测定了甲藻、赤潮异弯藻和叉角藻等赤潮藻以及新月菱形藻、海洋蓝绿藻、叉鞭金藻、塔胞藻、扁藻和小球藻等非赤潮藻类光谱曲线。采用的各卫星(MERIS,GLI,MODIS)的荧光波段数据按照其中心波长,从实际测定的高光谱反射率曲线提取而来,并按照荧光高度的计算公式得到其荧光高度。同时,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荧光高度与叶绿素浓度的关系。10种藻类水体的荧光线高度与叶绿素α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了良好的线性关系,但部分藻种出现了负相关的结果。因为在高叶绿素浓度即赤潮条件下,浮游植物在荧光波段(685nm附近)和近红外波段(700~750nm)复杂的光谱行为,使得采用星载遥感器的叶绿素荧光波段探测某些藻类的赤潮时会出现偏差。同时,由于不同藻类的荧光高度与叶绿素浓度的关系也不一致,本文建议针对单独的赤潮种类应建立特定的荧光算法。相关问题还需要在实测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2.
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赤潮灾害损失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并根据珠海海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珠海附近海域赤潮灾害损失风险评估系统构想,目标是通过研究,建立良好的赤潮灾害损失风险评估系统,为相关决策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尽可能的把赤潮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23.
浙江省沿海近年来赤潮频发, 给渔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尤其是对海水养殖的贝类更是造成直接影响。2011年5月浙江省宁波、舟山等地发生市民因食用贻贝中毒事件, 随后相关管理部门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这起“问题贻贝”事件得到了妥善处理。但事后反思, 针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应急监测和处置措施上尚存不足之处进行分析, 并对如何借鉴国外先进做法、加强贝类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力度提出几点建议。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加快推进我国贝类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加大贝类质量安全监管基础性科研投入、提高水产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是当务之急, 必须做到应急职责明确、信息渠道畅通、应急监测迅速、决策处置有效, 才能尽快使我国的贝类质量安全监管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24.
综述了中国海洋卡盾藻赤潮的类型、成因及其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25.
2009年10月25~30日中国珠海发生面积超过300 km2的大规模旋沟藻赤潮.于2009年10月29日作者采集赤潮区水样,对水样中浮游植物进行分析鉴定,研究旋沟藻赤潮水样对中肋骨条藻、海洋原甲藻和赤潮异弯藻生长的影响,揭示旋沟藻赤潮对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赤潮水体中,旋沟藻细胞密度为3.15×106 L-1,占浮游植物总密度的73.26%,是绝对优势藻种.旋沟藻赤潮水样对海洋原甲藻和赤潮异弯藻生长抑制作用明显;但对骨条藻生长不但没有明显抑制,且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赤潮水样中的抑藻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滤液中,是一种具有水溶性和热稳定性的胞外物质.  相似文献   
26.
陈旭 《硅谷》2009,(13)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生物产生变异现象,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发生。水体富营养化使水质变劣,对人们的生活和周围的环境造成了一系列影响和损失,面对日益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应用科学的方法,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水体富营养化这个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7.
赤潮及其对海水养殖对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潮是一种对海洋和渔业有害的异常生态现象,本介绍了形成赤潮的主要生物种类,产生赤潮的原因,赤源对水生生物和养殖对象的危害以及赤潮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8.
以中国东海大规模赤潮发生海区的东海原甲藻为实验材料,研究其对尿素的吸收动力学和利用特性.结果发现,东海原甲藻对尿素N的最大吸收速率(3.184/h)高于氨态N(2.800/h);东海原甲藻在以CO(NH2)2为唯一氮源时的最大比生长速率(0.685/d)超过NO3-(0.663/d);虽然东海原甲藻对NO3-和NH4+的亲和力略高于CO(NH2)2,但由于东海原甲藻具备快速吸收和利用尿素的能力,在无机氮含量较低且尿素丰富的近岸水体中具有竞争优势.指出尿素含量的上升可能是引发东海原甲藻赤潮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29.
地表被各个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海域被称做海洋,占了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总面积达3.6亿km~2,海洋中约有13.5亿多m~3的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7%。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但是,随着当前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海洋倾倒大量的物质和能量,超过了海洋承截能力和自滤能力,破坏了海洋自我调节  相似文献   
30.
“赤潮”     
发生在我国近海的“赤潮”近年来屡见报端,赤潮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引起新闻媒介的如此关注?赤潮是由于海水中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异常增殖或聚集而引起海水变色的现象。赤潮作为一种灾害,历史上早已出现过,但直到现在才变得比较严重。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实际上,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的,它可因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同而呈现出不同颜色。如夜光藻、中缢虫等形成的赤潮是红色的,裸甲藻赤潮则多呈深褐色、红褐色,角毛藻赤潮一般为棕黄色,绿藻赤潮是绿色的,一些硅藻赤潮一般为棕黄色。1937年厦门西港所发生的浮动弯角藻和尖刺菱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