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8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4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差分进化算法(DE)具有全局寻优、搜索效率高等优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E的多变量预测控制算法,利用DE求解最优控制律,与对象的模型类型无关,能通用于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采用单值预测减小计算量,并对传统的性能指标函数加以改进,使动态控制和优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在蒸馏装置常压部分上的仿真验证,实现了整个蒸馏装置的产品质量闭环控制,并实现了卡边优化,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2.
常减压装置加工含硫原油的腐蚀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常减压装置在加工含硫原油过程中设备腐蚀的原因。并结合装置实际情况提出了 防腐措施。  相似文献   
33.
传统的生产计划优化由于不考虑过程装置的操作优化,从而无法保证企业生产计划层与过程操作层的全局最优.为了在获得炼油企业最优生产计划的同时,确保计划优化中重点装置的操作条件可以实现,本文建立了集成装置工艺条件的炼油企业生产计划优化模型.该模型引入常减压装置侧线产品切割点温度、催化裂化装置转化率等过程工艺条件,基于物料质量平衡、产品质量指标约束等关系,进行厂级生产计划建模与求解,确定可达的装置操作条件.应用案例中重点通过与传统常减压装置侧线收率固定的生产计划方案比较,证明在满足可达的操作条件下,集成装置工艺条件操作范围的生产计划优化模型,可以实现更高的全厂利润与更优的装置收率分布,同时优化结果对炼厂实际生产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4.
为提高常减压装置的生产运行水平,燕山石化公司采用DMC Plus多变量动态矩阵控制软件,对初馏塔、常压塔、常压炉、减压塔和减压炉实行先进过程控制系统建设。并针对原油性质波动大的问题,新建一套核磁共振在线分析仪,对原油、常顶油、常一线和常二线等4种物料的15项物性指标进行在线分析,把馏程分析数据引入常压塔先进控制器,实现了前馈加反馈的控制模式;常顶干点、常一冰点、闪点和终馏点、常二线凝点的分析数据,校正先进过程控制系统的软仪表。两系统投用后,装置主要变量波动标准方差平均降低35%以上,航煤组分收率提高了0.79%。核磁共振在线分析仪首次在生产装置上实现了对原油的快速评测,并为装置防腐提供了实时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35.
殷卫兵  罗雄麟  齐峥  陶雪  翁兴勇 《控制工程》2011,18(4):515-519,626
遗传算法具有很好的全局寻优能力,但在接近最优点时易波动,使得寻优时间加长;可变容差法作为很好的局部寻优算法,却对初始点要求较高.针对这两种算法的优缺点,设计出以遗传算法作为初始优化方法,在满足一定收敛条件后,使用可变容差法进一步寻优的两步式优化方法.经过Rosenbroek函数优化验证,证明这种两步式优化算法克服了原有...  相似文献   
36.
不同物性计算方法对常减压蒸馏装置的模拟,尤其对减压塔模拟的准确性影响较大。实践中常遇到模拟计算的减压渣油流量值低于现场实际数据。采用Aspen Plus软件,结合某炼油厂常减压蒸馏装置的标定数据,建立了联立方程法(EO)模型。在数据整定(Reconciliation)模式下,通过选用不同的物性计算方法和建立特殊的减压部分模型结构,给出了在Aspen Plus软件中模拟常减压蒸馏装置误差最小的物性计算方法,并从理论上解释了不同物性计算方法对常减压蒸馏装置模拟计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常减压蒸馏塔顶系统的腐蚀介质和腐蚀过程,指出“一脱三注”工艺防腐蚀措施 是解决该部位腐蚀问题的有效途径,以及当前工艺防腐蚀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38.
常减压装置能耗分析与节能途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套常减压装置经过改造,综合能耗达到10.7kg标油/t的国内先进水平,然而与《基准能耗》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文章从能量的转换、工艺利用、回收3个环节对装置能耗进行入深入分析,在工艺操作上、换热流程优化上提出进一步降低能耗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