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12篇
  免费   1763篇
  国内免费   1120篇
电工技术   262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2269篇
化学工业   842篇
金属工艺   1413篇
机械仪表   1415篇
建筑科学   6012篇
矿业工程   434篇
能源动力   316篇
轻工业   240篇
水利工程   346篇
石油天然气   326篇
武器工业   129篇
无线电   389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85篇
冶金工业   543篇
原子能技术   1096篇
自动化技术   673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294篇
  2021年   392篇
  2020年   487篇
  2019年   430篇
  2018年   408篇
  2017年   537篇
  2016年   541篇
  2015年   615篇
  2014年   1097篇
  2013年   1168篇
  2012年   1407篇
  2011年   1646篇
  2010年   1226篇
  2009年   1381篇
  2008年   1291篇
  2007年   1487篇
  2006年   1303篇
  2005年   1106篇
  2004年   919篇
  2003年   820篇
  2002年   705篇
  2001年   619篇
  2000年   537篇
  1999年   457篇
  1998年   396篇
  1997年   332篇
  1996年   280篇
  1995年   231篇
  1994年   212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01.
黄志纲 《钢结构》2002,17(5):30-31
介绍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大跨度走廊中蜂窝梁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2.
波束形成和解码的联合迭代接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SDMA技术是提高频谱利用率的有效技术,但在判决反馈最小均方波束形成中,在深衰落之后期望用户波束会指向干扰用户,严重影响了波束形成的性能。文中提出在波束形成和信道解码之后,经过编码、交织,重新生成波束形成的参考信号,再进行波束形成,有效克服了深衰落之后的波束指向错误。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3.
文章论述了推广回旋管应用中所碰到的高功率传输,模式变换和辐射尖锐的波束等技术难点,对现有的准光系统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4.
磁偏转电子枪研制核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章叙述了磁偏转电子枪的原理和结构以及用EQD-3型电子枪研制各种核靶的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105.
谬廷 《中国激光》1994,21(1):26-30
本文提出光束轨迹方程的一般解,导出解析解的存在条件,推广了文献[1]的光线传播理论,文中以一特定梯度折射率棒为例,讨论了高斯光束在棒中的传播特性。  相似文献   
106.
作者在多年实验工作的基础上,论述了离子束增强沉积薄膜合成及其在材料表面优化中的应用、所用设备、膜的合成、表面优化技术与机理,并展望了前景。  相似文献   
107.
微波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是淀积薄膜、微细加工和材料表面改性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这种等离子体电离水平高,化学活性好,可以用来实现基片上薄膜的室温化学气相淀积和反应离子刻蚀,因此对于微电子学、光电子学和薄膜传感器件的发展,这种等离子体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采用微波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原理,没有灯丝的离子源可以提高离子源的使用寿命,可以增加离子束的束流密度。可以确信,微波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的发展,将把离子源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显然,这必将对材料表面改性工艺,包括离子注入掺杂等工艺的发展发挥作用。自从1985年以来,为了得到大容积等离子体而发展了微波电子回旋共振多磁极等离子体,这些技术在薄膜技术、微细加工以及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前景是乐观的。我们将在本文中,介绍微波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的原理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08.
基于DFT插值的宽带波束形成器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DFT插值的宽带波束形成器设计方法。首先推导了具有频率不变波束图的连续线阵的灵敏度函数与离散线列阵加权系数之间的关系;接着给出了基于DFT插值的宽带波束形成器设计的两个步骤:(1)使用窄带波束形成器的设计方法计算在参考频率下基阵的加权系数;(2)根据参考频率下基阵的权系数与其它子带权系数之间的关系,利用DFT插值的方法求出其它子带的加权系数。最后,给出了一个设计实例说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9.
Defects in molecular beam epitaxial GaAs grown at low temperatur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have utilized a variable energy positron beam and infrared transmission spectroscopy to study defects in GaAs epilayers grown at low temperatures (LT-GaAs) by molecular beam epitaxy. We have measured the Doppler broadening of the positron-electron annihilation gamma ray spectra as a function of positron implantation energy. From these measurements, we have obtained results for the depth profiles of Ga monovacancies in unannealed LT-GaAs and Ga monovacancies and arsenic cluster related defects in annealed LT-GaAs. We have also studied the effects of the Si impurities in annealed LT-GaAs. The infrared transmission measurements on unannealed LT-GaAs furnish a broad defect band, related to As antisites, centered at 0.370 eV below the conduction band.  相似文献   
110.
Al0.3Ga0.7As/ln0.15Ga0.85As doped-channel structures were grown by molecular beam epitaxy on 3″ GaAs substrates. The uniformities of electric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across a 3″ wafer were evaluated. A maximum 10% variation of sheet charge density and Hall mobility was achieved for this doped-channel structure. A1 μm long gat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FET) built on this layer demonstrated a peak transconductance of 350 mS/mm with a current density of 470 mA/mm. Compared to the 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s, this doped-channel FET provides a higher current density and higher breakdown voltage, which is very suitable for high-power microwave device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