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4篇
  免费   711篇
  国内免费   529篇
电工技术   172篇
综合类   490篇
化学工业   246篇
金属工艺   51篇
机械仪表   144篇
建筑科学   157篇
矿业工程   74篇
能源动力   126篇
轻工业   31篇
水利工程   383篇
石油天然气   85篇
武器工业   23篇
无线电   136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3篇
冶金工业   120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215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32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365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362篇
  2009年   357篇
  2008年   421篇
  2007年   412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8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用光谱分析鉴别生物特征,导致数据量大,而实际需要必须实时处理。偏最小二乘法是使用最广泛的鉴别算法,但是对于大规模数据流该算法无法达到实时性。为了解决这个应用矛盾,提出了一种基于NVIDIA CUDA架构下的并行计算策略,利用具有大规模并行计算特征的图形处理器(GPU)作为计算设备,结合GPU存储器的优势实现了偏最小二乘算法。实验的测试结果表明,在GPU上使用CUDA实现的偏最小二乘算法比在CPU上实现该算法快了47倍,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从而使偏最小二乘算法应用于大规模数据流处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2.
撞击流制备高纯纳米氢氧化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撞击流反应结晶方法,以青海盐湖水氯镁石为原料,制备了高纯纳米氢氧化镁。研究了各种操作条件对氢氧化镁纯度的影响,并确定了控制因素。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对颗粒形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可以制备出纯度大于99%、平均粒径为13.5nm的氢氧化镁。适宜条件:镁离子浓度0.25mol/L,镁离子与氢氧根浓度比1:2,反应温度40℃,搅拌时间30min,搅拌转速400r/min,撞击流率100mL/min。  相似文献   
53.
针对电厂锅炉主汽温度对象大延迟、大惯性、多种扰动以及非线性、时变性的控制难点,提出带有跟踪微分器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串级系统主控制器设计方法,控制器融合衰减因子与滤波抑制测量扰动,自抗扰观测抑制负载扰动。仿真结果表明控制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4.
大数据流式计算:关键技术及系统实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数据计算主要有批量计算和流式计算两种形态,目前,关于大数据批量计算系统的研究和讨论相对充分,而如何构建低延迟、高吞吐且持续可靠运行的大数据流式计算系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且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相对较少.总结了典型应用领域中流式大数据所呈现出的实时性、易失性、突发性、无序性、无限性等特征,给出了理想的大数据流式计算系统在系统结构、数据传输、应用接口、高可用技术等方面应该具有的关键技术特征,论述并对比了已有的大数据流式计算系统的典型实例,最后阐述了大数据流式计算系统在可伸缩性、系统容错、状态一致性、负载均衡、数据吞吐量等方面所面临的技术挑战.  相似文献   
55.
高速网络流量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爱平  程光  郭晓军 《软件学报》2014,25(1):135-153
高速网络流量测量是目前实施实时准确地监测、管理和控制网络的基础.基于网络流量测量的应用,将网络流量测量分为抽样方法和数据流方法.从不同的层次,将抽样方法分为分组抽样和流抽样,分别介绍了两类抽样方法;从测度角度介绍了数据流方法.详细介绍了高速网络流量测量的常用数据结构,以及抽样、数据流方法在高速网络流量测量中的应用,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劣.概述了高速网络流量测量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就现有的网络流量测量方法的不足,对网络流量测量的发展趋势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6.
基于深度学习的作曲家分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音乐信息检索领域,作曲家分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一问题的目标是通过音频数据来识别相应的作曲家信息.传统的分类算法都是通过提取复杂的特征来进行分类的,而深层神经网络在特征学习上具有比较强的能力,因此提出用深层神经网络来解决这一问题.为了结合不同深层神经网络模型的优点,设计了一种混合模型,该模型基于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和级联去噪自编码器(stacked denoising autoencoder,SDA),可以较好地解决作曲家分类问题.实验表明,该模型取得了76.26%的正确率,这一结果比单纯用某一种模型搭建的深层神经网络以及支持向量机要好.和图像数据类似,人脑在提取音乐特征也是分层的,每一层对信号的处理不一样,因此混合模型在解决作曲家分类问题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57.
为实现数据仓库中数据的高效集成,针对数据偏斜分布现象,提出一种改进的数据流更新算法EH-JOIN。该算法对传统散列连接方法进行改进,利用索引将部分频繁使用的主数据存储在内存中,解决了高速数据流下的磁盘频繁访问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与MESHJOIN算法和R-MESHJOIN算法相比,EH-JOIN算法的服务速率在磁盘存储关系集保持适当大小时分别提高了96%和81%,在内存大小不同时提高了57%和48%。  相似文献   
58.
传统的基于网格的数据流聚类算法在同一粒度的网格上进行聚类,虽然提高了处理速度,但聚类准确性较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双层网格和密度的数据流聚类算法DBG Stream。在2种粒度的网格上对数据流进行聚类,并借鉴CluStream算法的思想,将聚类过程分为2个阶段。在线过程中利用粗粒度的网格单元形成初始聚类,离线过程中在细粒度网格单元上,对位于簇边界的网格单元进行二次聚类以提高聚类精度,并实现了关键参数的自动设置,通过删格策略提高算法效率。实验结果表明,DBG Stream算法的聚类精确度较D Stream算法有较大提高,有效解决了传统基于网格聚类算法的聚类精度较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59.
DoS攻击是威胁IPv4网络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IPv6的发展,相关安全问题也逐步体现并影响IPv6网络的正常运行.该文指出利用IPv6和隧道主机的多地址性,攻击者可获得大量合法IPv6地址,通过伪装成多个虚拟主机实施对目标设备的DoS攻击.这种攻击具有大量的可用地址范围,且受控于同一真实主机,通过不断使用新地址和多地址间配合,可避开以IP为单位的传统检测与防御策略,并可有效放大攻击节点数目或减少实际攻击节点数量.为此提出了基于地址特征分类的防御框架(defense framework based on addresses classification,DFAC).通过分类不同地址特征,构造特征子集,在特征子集基础上实施对虚拟主机攻击的检测和防御,解决虚拟主机引发的放大问题.原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DFAC有效地降低了上述DoS攻击对系统负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感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各个领域普遍出现不确定性数据流形态的新型数据,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现有的数据流聚类技术普遍忽略不确定性特征,常导致聚类结果的不合理甚至不可用.为数不多的针对不确定性特征的聚类方法片面考察不确定性,且大多基于K-Means算法,具有先天缺陷.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不确定度模型下数据流自适应网格密度聚类算法(adaptive density-based clustering algorithm over uncertain data stream,ADC-UStream).对于不确定性特征,该算法在存在级和属性级不确定性统一策略下,构建熵不确定度模型进行不确定性度量,综合考察不确定性.采用网格-密度的聚类算法,基于衰减窗口模型设计时态和空间的自适应密度阈值,以适应不确定性数据流的时态性和非均匀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不确定模型下的数据流网格密度自适应聚类算法ADC-UStream在聚类结果质量和聚类效率方面都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