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45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8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三相并网逆变器并联系统中,为了解决组件的差异和电路参数的不一致导致环流过大的问题,传统的并联均流控制策略采用将线路阻抗简化成感性模型的下垂控制方法,缺乏对阻抗电阻特性作用的考虑;为了充分反映线路电阻和电抗对输出到公共节点电压的影响,改进上述下垂控制方程,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阻抗的逆变器并联均流控制策略,搭建两台逆变器Matlab/Simulink并联模型,在并网和孤岛运行模式下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均流效果明显,有效地降低环流,减小无功危害,提高并联系统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32.
基于瞬时无功理论的单相逆变电源并联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光伏发电系统或大容量UPS系统的高性能逆变器并联的控制方案.该控制技术利用FPGA产生各并联逆变器SPWM调制波的频率和相位,并确保输出电压同步.把单相交流电压、电流构造成三相交流电压、电流,根据瞬时无功理论计算方法变换成2个直流分量,再用同步d-q变换得到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利用DSP使2台逆变器并联...  相似文献   
33.
本文讨论了电源模块数字电流自动均流法。传统均流都采用硬件芯片进行自主均流,硬件均流精度不高,电路复杂。数字均流效果好,可靠性高,硬件电路简单。此技术分为CAN通讯部分、均流算法部分、DSC环路输出3部分,本文分别说明其含义及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34.
针对单相同步整流电路输出电流能力有限且随输出电流变大效率会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相并联同步整流电路,即采用多电源模块并联组成大功率分布式电源系统,以提高同步整流电路负载电流能力。设计了一种控制方式,使电路可以根据负载变化自动切换工作模式,保证电路在不同负载条件下都能达到最优的转换效率,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功率密度。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5.
一种交错并联高升压DC/DC变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燃料电池应用系统中电池输出电压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具备高增益升压能力的非隔离型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通过在传统Boost三端口网络中串入由二极管和电容构建的DCM ( di-ode-capacitor multiplier, DCM)升压单元来提高其输入输出增益。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变换器在提高输入输出增益的同时还具备以下优点:(1)开关器件电压应力低,可以选择更低导通电阻的开关管提高变换器工作效率;(2)所有二极管的电流电压应力均相等,有利于散热器设计;(3)输入输出增益可以通过DCM单元数来调节,方便根据输入输出工况做出合适的调整;(4)交错并联的输入形式,更适合于大电流输入的应用场合;(5)两相输入电流可以实现自动均流,控制方便。  相似文献   
36.
讨论了最大电流自动均流法,针对该方法的特点,采用UC3902设计了电源的均流控制电路.实现了多模块电源并联大功率电源系统.该均流控制电路结构简单,均流效果好,可靠性高,应用范围广.通过4台模块电源系统的实验对该控制电路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7.
目前多逆变器并联系统大多采用均值均流控制策略,均值均流控制一般采用环流有功调相及环流无功调幅控制。对于无并机电感的逆变器并联系统,通过环流功率进行调相、调幅的调节控制受逆变器电压波形控制参数影响且存在耦合关系。本文针对均流控制进行分析提出了环流阻抗概念。根据环流阻抗概念提出了环流阻抗调节器用以改变并联系统的环流阻抗。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均流控制调节器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均流控制策略取得了良好的均流效果。  相似文献   
38.
基于CAN总线的并联DC/DC变换器数字均流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胡雪莲  王雷  陈新 《电力电子技术》2007,41(3):67-69,84
提出了一种采用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简称CAN)现场总线进行通信,实现DC/DC变换器并联均流的控制方案.该方案采用数字均流方法,提高了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利用DSP芯片内部的CAN控制器,使设计简化,减少硬件开销.该方案在250W的DC/DC通信电源并联系统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可以作为一种带有总线竞争的通用数字均流技术.  相似文献   
39.
均流接口电路的均流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现有的电流检测、电流编程和电流控制技术,对均流接口电路的均流(CS)控制器进行了设计.得到并定义了8种不同类型的均流控制器,选择并详细介绍了其中的2种--“最小主从模式脉宽调制(PWM)和“平均模式滞环”均流控制器.对这2种均流控制器以及所对应均流接口电路的稳态均流特性和工作频率特性进行了测试,仿真和实验数据都与理论分析值基本吻合.基于测试的结果,总结了这2种均流控制器以及所对应均流接口电路在均流效果等5方面的性能.在这2种均流控制器的作用下,均流接口电路都能达到良好的均流效果.“最小主从模式PWM”均流接口电路的均流效果与其通道数几乎无关.  相似文献   
40.
针对压接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内部均流设计,对多芯片压接结构及其压力均衡、压接型IGBT芯片内部均流、子单元间均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优化设计。试验验证了压接型IGBT具有良好的电流关断能力、短路电流能力及反偏安全工作区,器件内部均流状态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