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540篇
  免费   6796篇
  国内免费   5662篇
电工技术   10363篇
技术理论   7篇
综合类   13375篇
化学工业   20746篇
金属工艺   5713篇
机械仪表   14485篇
建筑科学   27742篇
矿业工程   7750篇
能源动力   2731篇
轻工业   18595篇
水利工程   8601篇
石油天然气   9501篇
武器工业   1663篇
无线电   1275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977篇
冶金工业   4949篇
原子能技术   1321篇
自动化技术   21729篇
  2024年   831篇
  2023年   2786篇
  2022年   2823篇
  2021年   3400篇
  2020年   3498篇
  2019年   4498篇
  2018年   1997篇
  2017年   3188篇
  2016年   3802篇
  2015年   5261篇
  2014年   11952篇
  2013年   9531篇
  2012年   10852篇
  2011年   10964篇
  2010年   9328篇
  2009年   10609篇
  2008年   18599篇
  2007年   17027篇
  2006年   8526篇
  2005年   11137篇
  2004年   9221篇
  2003年   8484篇
  2002年   6126篇
  2001年   5227篇
  2000年   3863篇
  1999年   2717篇
  1998年   2125篇
  1997年   1735篇
  1996年   1440篇
  1995年   1248篇
  1994年   1127篇
  1993年   810篇
  1992年   659篇
  1991年   582篇
  1990年   520篇
  1989年   625篇
  1988年   232篇
  1987年   125篇
  1986年   115篇
  1985年   101篇
  1984年   71篇
  1983年   82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46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21篇
  1951年   4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21.
122.
为解决TC4钛合金材料难加工问题,采用液体磁性磨具对TC4钛合金进行了表面加工试验。通过调整工艺参数,采用田口方法对TC4钛合金液体磁性磨具光整加工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磨料类型、磨料粒径、工件转速和电流强度等工艺参数对液体磁性磨具光整加工TC4钛合金材料加工性能的影响,并总结各工艺参数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根据信噪比的望大特性分析得出,在液体磁性磨具光整加工TC4钛合金材料的加工过程中,当使用2 000目的白刚玉,主轴转速为500 r/min,电流强度为1.5 A加工时,工件表面粗糙度相对下降率%ΔRa达到了86.10%。液体磁性磨具光整加工TC4材料表面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2 000目的白刚玉,主轴转速为700 r/min,电流强度为2.0 A。同时得出各工艺参数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相对下降率%ΔRa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磨料类型磨料粒径工件转速电流强度。当采用2 000目的白刚玉配置的磨料进行加工时,工件的表面粗糙度Ra达到了0.096μm。采用液体磁性磨具光整加工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TC4钛合金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和提升其工件表面加工质量,显著改善了传统加工方式中存在的烧蚀和烧伤现象。  相似文献   
123.
通过对CSFB语音方案原理的分析,结合业务模型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考虑,提出了一种支持4G CSFB的MSC改造规模预测方法,为端局后续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4.
125.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高架桥梁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其建设与发展受到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在高架桥梁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设计、施工、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诸多病害类型,直接影响高架桥梁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需要对高架桥梁的病害进行有针对性地检查并采取综合性的养护方法,使得高架桥梁的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26.
讨论了3种制样方法对直流辉光放电质谱法(dc-GDMS)检测氮化硼中的Na、Mg、Al、Si等27种杂质元素的影响。3种制样方法分别如下所示:方法1,直接把氮化硼压在铟薄片上;方法2,把氮化硼压在铟薄片上后,再盖上一层铟罩;方法3,把压碎后的氮化硼放在针状钽勺上。在优化的辉光放电参数下对比了3种不同制样方法对基体信号强度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方法1中,当氮化硼尺寸约为3mm×3mm,厚度小于1mm时,基体11B的信号可达1.8×107 cps;在方法2中,选择铟孔大小合适的铟罩,基体11B的信号可达1.0×107 cps;方法3获得基体信号强度比方法1、方法2高一个数量级。大部分元素在中分辨率下可获得较好的结果,而对于在高分辨率下也较难分离的元素,可选择丰度较低的同位素在中分辨率下进行测定,如Ge选择70Ge+,Se选择82Se+,Cd选择111Cd+,Sn选择119Sn+,Ag选择109Ag+,Pt选择194Pt+。氮化硼中的杂质元素含量可通过样品片中待测元素含量减去来自于铟薄片或钽勺中该元素贡献的含量来计算获得。将样品平行测定5次,相对标准偏差均在20%以内。对于Al、Si、Ti等元素的测定,3种制样方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方法1、方法2中检测到的In含量较大,使得铟中的Ni、Cu对氮化硼的测定值影响较大;方法3由于钽中Fe、Cu的贡献导致氮化硼中Fe、Cu的检测值较大,但方法3获得的基体信号强度大,可降低部分元素的检出限,如Cr、Mn、Ga、Ge等。综上所述,方法3为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7.
128.
在煤矿测量工作中,贯通测量是其中重要工作之一,确保贯通点的误差在设定的范围内,决定了贯通测量的成败。本文将马脊梁煤矿副立井与王村回风立井的贯通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使用井下控制测量、竖井联系测量及陀螺定向技术等,设定了贯通测量的方案,开展了误差预计,通过对比预计结果和要求,保证了贯通测量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9.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