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12篇
  免费   8175篇
  国内免费   7917篇
电工技术   5754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4498篇
化学工业   16363篇
金属工艺   2963篇
机械仪表   4193篇
建筑科学   2823篇
矿业工程   748篇
能源动力   2134篇
轻工业   4154篇
水利工程   816篇
石油天然气   1440篇
武器工业   569篇
无线电   10400篇
一般工业技术   7770篇
冶金工业   1524篇
原子能技术   1902篇
自动化技术   16151篇
  2024年   236篇
  2023年   1161篇
  2022年   1618篇
  2021年   2241篇
  2020年   2252篇
  2019年   2013篇
  2018年   1755篇
  2017年   2685篇
  2016年   2703篇
  2015年   3253篇
  2014年   3259篇
  2013年   4404篇
  2012年   5394篇
  2011年   4495篇
  2010年   3949篇
  2009年   4077篇
  2008年   4332篇
  2007年   5212篇
  2006年   5078篇
  2005年   4268篇
  2004年   3599篇
  2003年   2885篇
  2002年   2261篇
  2001年   1722篇
  2000年   1503篇
  1999年   1401篇
  1998年   1149篇
  1997年   987篇
  1996年   797篇
  1995年   649篇
  1994年   596篇
  1993年   467篇
  1992年   369篇
  1991年   285篇
  1990年   258篇
  1989年   187篇
  1988年   169篇
  1987年   101篇
  1986年   88篇
  1985年   91篇
  1984年   72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57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7篇
  1976年   8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随着更加精细的SMT、BGA等表面贴装技术的运用,化学沉镍金(ENIG)作为线路板最终表面处理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可怕的“黑盘”现象也随之更广泛地“流行”起来,直接导致贴装后元器件焊接点不规则接触不良。为了贯彻执行最好的流程控制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了解这种焊接失败的产生机理是非常重要的,及早的观测到可能发生“黑盘”现象的迹象变得同样关键。本文介绍了一种简单的预先探测ENIG镍层“黑盘”现象的测试方法-镍层耐硝酸腐蚀性测试,这种测试可以用于作为一种常规的测试方法监测一般化学沉镍溶液在有效使用寿命范围内新鲜沉积的镍层的质量。利用Weibull概率统计分析在不同的金属置换周期(MTO)下镍层的可靠性能表现。结合试验结果得出了一个镍层耐硝酸腐蚀性的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22.
对铜在酸性CuCl_2溶液中蚀刻反应机理论述,利用氧化-还原电动势原理,详细论述了Ni80Cr20合金在酸性CuCl_2溶液中化学蚀刻反应机理,以及影响蚀刻速度的因素,并对溶液中金属离子的存在形式作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3.
Copper films with (1 1 1) texture are of crucial importance in integrated circuit interconnects. We have deposited strongly (1 1 1)-textured thin films of copper by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ALD) using [2,2,6,6-tetramethyl-3,5-heptadionato] Cu(II), Cu(thd)2, as the precursor. The dependence of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films on ALD conditions, such as the number of ALD cycles and the deposition temperature was studied by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alysis of (1 1 1)-textured films shows the presence of twin planes in the copper grains throughout the films. SEM shows a labyrinthine structure of highly connected, large grains developing as film thickness increases. This leads to low resistivity and suggests high resistance to electromigration.  相似文献   
124.
测算了由二(2-乙基己基)磷酸钠,金属盐(CoSO4,NiSO4,ZnSO4,MgCl2或Cr(NO3)3)水溶液,正辛醇和正辛烷组成的微乳液中正辛醇从连续油相到界面的ΔGo→i^o和水的极限增容量φ'H2O。用金属萃取络合物反胶束的形成及其亲油性解释了金属离子对φ'H2O和ΔGo→i^o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5.
CL-1型缓蚀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阻缓高含水原油对集输管线的腐蚀,研制了CL-1型输油管线缓蚀剂。这种缓蚀剂是以两种咪唑啉衍生物与联氨为主要成分的复配药剂,运用于油水共在体系.本文介绍了该剂的室内性能评价和现场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6.
盐浓度对交联聚合物线团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用核孔膜过滤法 (过滤体积对过滤时间作图 )、动态光散射法 (DLS)和扫描电镜法 (SEM )研究了交联反应前后盐 (NaCl)浓度变化对低浓度HPAM与AlCit形成的交联聚合物溶液 (LPS)中交联聚合物线团 (LPC)形态的影响。所用HPAM相对分子质量 1.1× 10 7~ 1.4× 10 7,LPS中HPAM与Al的质量比 2 0∶1,HPAM浓度 0 .1或 0 .2 g/L ,交联反应温度 40℃ ,时间 7天。实验结果表明 :①LPC的平均水力半径Rh(DLS测定值 )随交联反应时盐浓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盐浓度由 0 .5 g/L增加到 2 g/L时Rh 由 45 0nm迅速减小到 2 5 0nm ,盐浓度增加到 2 0 g/L时Rh达到最小值 16 0nm ,此后随盐浓度的继续增加Rh 有所增大 ;盐浓度 0 .5和 2 .0 g/L时Rh 的SEM测定值分别为45 0和 2 5 0nm ,与DLS结果一致。②交联反应完成后改变LPS的盐浓度 ,也可改变LPC的Rh 值 ,但改变幅度较小 ;盐浓度 0 .5 g/L时形成的LPS ,当盐浓度增加至 2 g/L时 ,Rh 值由 45 0nm减小至 35 9nm ,大于盐浓度 2 g/L时形成的LPS的Rh 值 (2 46nm) ;盐浓度 2 g/L时形成的LPS ,当盐浓度减少至 0 .5 g/L时 ,Rh 值由 2 46nm增大至32 6nm ,小于盐浓度 0 .5g/L时形成的LPS的Rh 值 (4 5 0nm)。用盐浓度改变引起LPC水化层厚度改变 ,线团收缩或舒张解释盐浓度改变时Rh 测定值的  相似文献   
127.
本文在液相合成(SrPb)TiO3粉的基础上,研究了升温速率、保温时间、烧结温度及降温方式对(SrPb)TiO3基陶瓷的V型PTC热敏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升温速率对其热敏特性影响不大,保温时间和烧结温度的作用是一致的,具有一最佳范围。而降浊方式对材料的热敏特性影响较大。综合各因素的影响,本配方中,样品的烧结制度定为:以200℃/h的速率升温,在1250℃保温1h,炉冷至950℃,保温0.5h,再  相似文献   
128.
MgO在含铅PTCR陶瓷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MgO加入到含铅PTCR陶瓷中的作用。用碱土金属Mg2+对(Ba,Pb)TiO3掺杂,在1240~1300℃空气中烧结,获得工艺性能良好,烧结温度较低,电性能优良的PTCR陶瓷材料。试验结果表明:MgO的加入降低了含铅PTCR陶瓷的烧结温度,抑制了PbO的挥发。  相似文献   
129.
本文详细地评述了发展通信网所涉及的一些关键技术以及国外通信网的现状和发展趋热;并简要地介绍了我国通信网的发展情况;最后,对通信网市场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0.
New requirements of growing computer networks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have an influence on extended client/server models with increased functionality. This forms the basis for service management in distributed systems which is realized by a service trading concep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quirements derived from the Open Distributed Processing (ODP) Reference Model in order to consider an open service market. Furthermore, it examines management possibilities for describing the service trading scenario. Because of similar architectures and properties ODP services, service offers, types, exporters and traders are mapped onto management components and modeled as managed objects. Therefore, the Guidelines for the Definition of Managed Objects (GDMO) are used. The final concept allows a precise and unambiguous study of the service trading scenario and provides means for exporting and importing of service offers in a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