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43篇
电工技术   52篇
综合类   37篇
化学工业   44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17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无线电   106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头脑风暴优化算法是一种受人类群体行为启发的新型群智能优化算法。该算法通过模拟人类使用头脑风暴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行为,在解空间中分析个体分布,并使用变异生成新个体,多次迭代求得最优解,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针对头脑风暴优化算法精度较差、易陷入局部最优导致早熟收敛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多分支混沌变异的头脑风暴优化算法。该算法选取8种混沌映射,设计了一种多分支混沌变异算子。当原始算法陷入局部最优时,使用多分支混沌变异生成新个体,利用多种混沌运动的遍历性、随机性和多样性,扩大了混沌空间的范围,增强了算法全局搜索的能力。对10个经典测试函数的10、20、30维问题进行测试,并与原始头脑风暴优化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遗传算法和布谷鸟搜索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全局搜索能力。  相似文献   
62.
依据对部分普通高校学生和河南省群众健身状况的有关调查数据,分析研究了目前在校大学生和群众双方健身的基础和发展需要,并以此为基点,结合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提出挖掘现有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潜力,培养全民健身骨干力量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63.
分析了传统移相变压器保护方案的缺点,对移相变压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研究,推导了适用于各种移相变压器的电流变换关系,并提出了一种采用全角度移相、数字化采样等技术的移相变压器差动保护方案。所提差动保护方案解决了传统多分支移相变压器无法配置差动保护的问题,使得保护性能得到了极大提升,并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移相变压器。通过RTDS数模仿真实验,对所提方案的差动保护功能进行了实验验证。目前,基于该方案的差动保护装置已于2017年3月投运并稳定运行至今。  相似文献   
64.
原磊  赵梅生 《电信科学》2018,34(9):20-27
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是一种新兴的安全网络。如何通过合理的流量规划方法提升量子保密通信网络骨干链路的带宽利用率、提升网络性价比是一个新问题。分析了量子保密通信网络流量规划的特殊性,给出了一种流量规划模型,可以实现下列 3 个方面的目标:在确定网络骨干链路密钥分发带宽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用户广域加密通信带宽的规划;借助路由规划可以提升用户广域加密通信带宽和量子链路密钥分发带宽的利用率;可以实现对网络瓶颈量子链路密钥分发带宽的合理调整。最后,通过数值模拟示例演示了本文所提出的流量规划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65.
66.
电力骨干通信网抗毁性分析对于评价电力通信网络的生存性能,制定网络的保护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复杂网络异构性,基于电力骨干通信网拓扑结构,构建了网络节点差异性矩阵。依据电力通信的业务特点,将链路传输流量作为链路的权重,构建了网络链路差异性矩阵。融合节点及链路差异性定义了节点重要度及电力骨干通信网的结构熵。以一个实例网络对网络的节点重要度及蓄意攻击下以结构熵为指标的网络抗毁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7.
The complete suite of cyclotides present in Oldenlandia affinis (Rubiaceae), the plant that was originally found to contain this unique family of circular proteins, has been characterised. This study expands the number of known cyclotides in this plant to 17, of which nine new sequences (kalata B9-B17) were characterised in this work. In addition, five derivatives that contain oxidation products of the conserved tryptophan were identified, and it was shown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se derivatives is catalysed by exposure to sunlight. Furthermore, we describe two "linear" cyclotide analogues. These acyclic peptides have three intact disulfide bonds, and their N and C termini coincide with the hypothesised cleavage sites from the precursor protein. This work increases our knowledge about the sequence variation that is accommodated by the cyclic cystine knot scaffold, confirms its applicability as a template for drug design, and also shows the first natural degradation pathways for cyclotides. These pathway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persistence and environmental fate of the cyclotides if used as crop-protection agents.  相似文献   
68.
69.
本文论述了地市级教育和科研网络的建设原则、主干网络通道和结构的选择、校园网络结构和操作系统的选择、校园网络的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70.
目的缓解目前国内在线束包覆加工工序中人工劳动量大的问题。方法设计可实现多分支线束的胶带缠绕的全自动线束缠绕机,以实现胶带的自动缠绕与切割、多分支线束在包覆过程中的并束。通过线束张紧测试得到张紧力控制范围,为设计捋线机构、实现线束的张紧控制提供依据。同时设计一套自动化缠绕的控制系统方案,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获取线束端点及交叉点坐标。结果设备可完成线束胶带缠绕,其胶带缠绕效率较人工提高了4.7倍。结论此设备的研发实现了线束包覆的全自动化,提高了线束胶带缠绕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