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17篇
  免费   8806篇
  国内免费   6245篇
电工技术   2138篇
综合类   5386篇
化学工业   1117篇
金属工艺   800篇
机械仪表   3615篇
建筑科学   1288篇
矿业工程   551篇
能源动力   337篇
轻工业   1227篇
水利工程   376篇
石油天然气   499篇
武器工业   575篇
无线电   110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800篇
冶金工业   504篇
原子能技术   291篇
自动化技术   22753篇
  2024年   239篇
  2023年   846篇
  2022年   1422篇
  2021年   1806篇
  2020年   1696篇
  2019年   1386篇
  2018年   1283篇
  2017年   1685篇
  2016年   1831篇
  2015年   2206篇
  2014年   2939篇
  2013年   2841篇
  2012年   3659篇
  2011年   3667篇
  2010年   3173篇
  2009年   3138篇
  2008年   3357篇
  2007年   3569篇
  2006年   2885篇
  2005年   2522篇
  2004年   1967篇
  2003年   1575篇
  2002年   1221篇
  2001年   1006篇
  2000年   751篇
  1999年   601篇
  1998年   491篇
  1997年   454篇
  1996年   352篇
  1995年   297篇
  1994年   249篇
  1993年   202篇
  1992年   172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8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9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72.
弹载红外图象处理器是一个复杂的实时红外图象处理系统。由于它的计算量很大,实时性很强,单CPU已经不可能完成如此繁重的任务。本文分析了弹载红外图象处理器中多CPU之间通信的几种方法。在分析几种通信方法的原理和各自的优缺点之后,提出了弹载红外图象处理器中多CPU之间通信应采用双口RAM作共享存储器的并行通信方法,我们所设计的系统中均采用这种方法。实验证明这种方法的数据信息通信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完全满足弹载红外图象处理器中多CPU之间通信的要求。  相似文献   
73.
研究了基于图像的数控自动编程方法,包括影响自动编程、图像骨架自动编程和轮廓自动编程方法,并实现了使用该方法的计算机辅助数控编程软件。  相似文献   
74.
Multi-valued and universal binary neurons (MVN and UBN) are the neural processing elements with the complex-valued weights and high functionality. It is possible to implement an arbitrary mapping described by partially defined multiple-valued function on the single MVN. An arbitrary mapping described by partially defined or fully defined Boolean function, which can be non-threshold, may be implemented on the single UBN. The quickly converging learning algorithms exist for both types of neurons. Such features of the MVN and UBN may be used for solving the different problems.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applications of the MVN and UBN is their usage as basic neurons in the Cellular Neural Networks (CNN). It opens the new effective opportunities in nonlinear image filtering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noise reduction, edge detection and solving of the super resolution problem. A number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s.An erratum to this article can be found at  相似文献   
75.
丁双利 《物探装备》2002,12(1):33-34
GPS硬件由主机和副机两部分组成,本文以Sercel公司生产的NR102K型GPS全球定位系统为例,介绍了其主机和副机在野外施工中的常见故障和解决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6.
城市形象的建筑环境美学设计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磊 《规划师》2002,18(7):85-87
城市形象是创造富于个性化城市的关键,而建筑环境美学设计水准则是体现城市形象的要素之一。据此,作者从分析中国城市形象的美学误区出发,研究了不同城市建筑品位的形成特点,进而提出塑造好宜人城市美学空间的科学思考。  相似文献   
77.
介绍几种主要复合材料的性能和使用情况,对我国的木材利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8.
基于混沌映射的鲁棒性图像水印算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春田  张静 《电子学报》2002,30(1):69-72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的强鲁棒性数字图像水印算法,首先用一混沌动态系统对水印信息进行预处理,而后将其扩频调制在图像空间域,并且使水印嵌入强度自适应于图像;通过预置已知模板和嵌入多块水印可实现水印检测位置的几何校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实现的水印对常见的图像处理和几何变换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9.
用迭代法消除数字图像放大后的模糊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用迭代法对数字图像经过插值放大后产生的模糊问题进行了研究,把数字图像插值放大造成的模糊看成是点扩散函数与清晰图像卷积的结果,根据插值算法可以得到点扩散函数,由于数字图像解卷积是典型的解线性方程组的问题,用雅可比(Jacobi)迭代法得到了很好的结果。与频谱空间变换的方法相比,迭代法没有分母为0的问题和空间变换过程造成的舍入误差。  相似文献   
8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methods and instruments for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reflec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reviewed as needed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displays and for material and surface modeling with ray‐tracing and rendering software packages. Contrast under ambient illumination and recognizability under daylight illumination are prime development targets in the electronic‐display field, while computation and synthesis of realistic scenes and objects are pushing the need for physical data in computer graphics applications. Three categories of instruments are available for detailed reflection analysis. They are based on (1) gonioscopic (mechanical) and conoscopic (optical) directional scanning, (2) imaging approaches, and (3) on arrangements with variable source or receiver aperture. The capabilities,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these methods are introduced and discussed in order to facilitate appropriate selection of methods and instruments. For illustration purposes we present typical results obtained from commercial electronic display screens. A basis for continued widespread implement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reflection metrology as required for objective rating and comparison of electronic‐display screen performance under ambient illumination is provi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