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25篇
  免费   834篇
  国内免费   597篇
电工技术   330篇
综合类   1182篇
化学工业   480篇
金属工艺   2047篇
机械仪表   4014篇
建筑科学   608篇
矿业工程   501篇
能源动力   243篇
轻工业   294篇
水利工程   277篇
石油天然气   225篇
武器工业   120篇
无线电   6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937篇
冶金工业   176篇
原子能技术   64篇
自动化技术   1146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302篇
  2021年   372篇
  2020年   397篇
  2019年   265篇
  2018年   263篇
  2017年   358篇
  2016年   433篇
  2015年   510篇
  2014年   685篇
  2013年   776篇
  2012年   878篇
  2011年   967篇
  2010年   636篇
  2009年   639篇
  2008年   599篇
  2007年   793篇
  2006年   791篇
  2005年   638篇
  2004年   516篇
  2003年   461篇
  2002年   374篇
  2001年   284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针对三维人脸识别中受光照、姿态、表情等变化而影响识别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原型超平面学习算法。利用SVM将弱标记数据集中的每个样本表示为一个原型超平面中层特征,使用学习组合系数从未标记的通用数据集中选择支持向量稀疏集;借助于Fisher准则最大化未标记数据集的判别能力,使用迭代优化算法求解目标函数;利用SILD进行特征提取,余弦相似性度量完成最终的人脸识别。在USCD/Honda、FRGC v2、LFW及自己搜集的人脸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优于其他几种三维人脸识别算法。  相似文献   
92.
在基于移动锚节点的三维传感器网络节点自定位算法SNLSFA(Sensor Node Localization Scheme based on Flying Anchors)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移动锚节点与多级通信的三维传感器网络节点自定位算法SNLSFAMC(Sensor Node Localization Scheme based on Flying Anchors and Multi-level Communication)。首先由移动锚节点提供3个或4个辅助定位点,再由辅助定位点得到两条非平行线段,然后过线段中点分别做垂直于线段的平面,经两平面相交后得到一条经过待定位节点的直线,最后利用辅助定位点与待定位节点之间的距离作为通信半径即可得到待定位节点的位置。仿真结果表明,与SNLSFA相比,在相同锚节点数量下,SNLSFAMC提高了定位精度,且在相同定位精度下,SNLSFAMC降低了对锚节点数量的需求,提高了算法的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93.
植物生长模拟研究,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可视化的形式描述植物的生长状态。本研究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南疆胡杨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胡杨茎的生长因子及结构形态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三维结构的胡杨茎生长模型,并运用3DMax技术建模,实现胡杨茎的生长形态的可视化。本研究能促进人们对胡杨生长过程的理解和感知,为分析胡杨结构功能关系、调控生长模式等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4.
A study was made of the influence of process parameters on the mass-transfer coefficient in a flow-through cell with a cascade of rotating drums partially filled with conductive particles (called the vertically moving particle bed). Copper deposition from an acidic sodium sulphate solution was used as the model reaction. To evaluate the experimental data a macrohomogeneous mathematical model of potential and current density distribution inside the cell was developed. The electrolyte flow distribution between the empty space above the particle bed and through the bed was evaluated. On the basis of these results the following correlation is proposed:
where the first term corresponds to the packed bed electrode and the second term represents the contribution of bed rotation. It is valid for bed porosity of 45%, cathode drum rotation rates between 0.047 and 0.120 Hz (i.e., 2.8 to 7.2 rpm) and a Re p range of 0.003 to 0.013.  相似文献   
95.
在透水地基上修建长堤防工程,堤基防渗结构的渗控效应直接影响堤防的安全运行。根据岷江干流虎渡溪工程库区长堤防工程地质条件,采用三维渗流分析方法,对堤基高喷防渗墙的布置结构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高喷防渗墙可有效降低堤后地下水水位,减小库水向堤后低洼保护区域渗漏,但其渗控效应受防渗结构空间展布长度、深度与渗透性以及地层材料渗透性各向异性的影响。满足低洼保护区域不溢出要求的防渗墙最小展布长度随其布置深度的增大和施工质量的提高而减小,防渗墙渗透系数小于1×10-5 cm/s并将透水性强的覆盖层截断时,其渗控效应明显,若进一步提升防渗墙质量和布置深度则效果不显著。防渗墙质量的提高对堤防渗控效应的提升受地层材料渗透性各向异性的影响较小,而布置深度增大在渗透性各向异性比较大时对渗控效应与防渗结构优化设计的影响较大。随着地层材料渗透性各向异性比的增大,防渗墙所需最小空间展布长度逐渐增大,由各向同性时的180 m增大到220 m,且当渗透性各向异性比较大时,可能有必要增加防渗墙布置深度。  相似文献   
96.
三维电极处理生物难降解有机废水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介绍了三维电极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分类及其特点,着重阐述了国内外的实验研究与应用现状,及三维电极与化学催化、光催化、生物催化、超声波、絮凝和吸附法等的优化组合技术。该领域研究的主攻目标仍然是如何提高电极材料的催化性能,提高电流效率,减少电极极化,降低能耗。因此,新型三维电催化电极和高效反应器的研制,三维电极法与其他处理方法的系统集成及处理单元的有机联合将是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7.
国外陶瓷球加工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永安  李县辉 《陶瓷学报》2002,23(2):145-148
主要综述了国外陶瓷球的加工技术,加工陶瓷球使用的设备,研磨介质和研磨料的选择,介绍了陶瓷球及陶瓷球轴承的应用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98.
用于确定双吸离心泵Suter曲线的三维内特性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泵Suter曲线是泵站水锤分析的必备条件之一。现有用于获取双吸离心泵Suter曲线的实测法具有难度大、成本高的特点,而间接插值估算法的精度又比较低,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水泵流场三维数值计算确定双吸离心泵Suter曲线的新方法,简称三维内特性法。该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双吸离心泵的水力模型进行三维造型、工况离散、流场计算及结果转化,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双吸离心泵Suter曲线,在正水泵工况、正水轮机工况、反水轮机工况、反水泵工况等工况下,计算出相应流量、转速、扬程和转矩关系。定量分析表明,相比于间接插值估算法,采用三维内特性法获得的Suter曲线中,Wh(x)的计算精度平均提高了39.2%,Wb(x)的计算精度平均提高了26.3%;在将采用该方法获得的双吸离心泵Suter曲线用于事故停泵工况水锤分析时,计算得到的系统最大压力降低了15.0%,管线发生汽化压力的范围缩减了81.4%,双吸离心泵的最大倒流量增大了11.9%,最大倒转速降低了6.1%,与实际测试结果更为接近。该方法为提高双吸离心泵站水锤分析精度提供了一种新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9.
100.
本文基于ANSYS运用三维稳定渗流有限元法对某面板堆石坝进行渗流稳定性分析,研究了渗控措施设计方案下工程的渗流场分布及渗透稳定性,评价渗控措施的有效性,并对混凝土面板和防渗帷幕的渗透系数的变化对大坝渗流场的影响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大坝防渗系统防渗效果较好,有效的控制了坝内渗流场的分布;混凝土面板及防渗帷幕渗透系数的改变对渗流场影响较大,在渗控系统的施工过程中须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