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95篇
  免费   1117篇
  国内免费   1306篇
电工技术   604篇
技术理论   4篇
综合类   1891篇
化学工业   288篇
金属工艺   46篇
机械仪表   231篇
建筑科学   2398篇
矿业工程   501篇
能源动力   127篇
轻工业   53篇
水利工程   174篇
石油天然气   220篇
武器工业   33篇
无线电   1693篇
一般工业技术   667篇
冶金工业   182篇
原子能技术   888篇
自动化技术   3318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271篇
  2021年   336篇
  2020年   365篇
  2019年   254篇
  2018年   230篇
  2017年   328篇
  2016年   387篇
  2015年   403篇
  2014年   907篇
  2013年   818篇
  2012年   1041篇
  2011年   1009篇
  2010年   826篇
  2009年   817篇
  2008年   784篇
  2007年   901篇
  2006年   735篇
  2005年   570篇
  2004年   443篇
  2003年   392篇
  2002年   316篇
  2001年   270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9年   14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two adaptive routing algorithms based on reinforcement learning. In the first algorithm, we have used a neural network to approximate the reinforcement signal, allowing the learner to take into account various parameters such as local queue size, for distance estimation. Moreover, each router uses an online learning module to optimize the path in terms of average packet delivery time,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waiting queue states of neighbouring routers. In the second algorithm, the exploration of paths is limited to N‐best non‐loop paths in terms of hops number (number of routers in a path), leading to a substantial reduction of convergence time.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s are evaluated experimentally with OPNET simulator for different levels of traffic's load and compared with standard shortest‐path and Q‐routing algorithms. Our approach proves superior to classical algorithms and is able to route efficiently even when the network load varies in an irregular manner. We also tested our approach on a large network topology to proof its scal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82.
层际高峰交通是上行高峰、下行高峰与层间交通客流的融合,午饭交通就是发生在现代办公楼内的层际高峰交通之一,基于午饭时期层际高峰交通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人工免疫算法实现电梯群控制动态优化的策略.该策略采用两级优化控制,利用常规的THV算法对层站召唤分配实施局部优化,采用人工免疫算法定时对层站召唤分配实施全局优化.同单纯的THV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组合算法将平均的系统等待时间降低了21.26%,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优化控制策略能够改善午饭时期电梯系统的服务性能,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83.
针对传统方法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K均值聚类算法的电梯交通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此前一周的原始客流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相应交通模式的聚类中心坐标.针对实时变化的交通流数据,采集5min时段客流数据,根据最近邻原则划分其归属的聚类中心,从而识别出当前的交通模式.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对电梯交通模式进行有效识别,实时性较好.  相似文献   
984.
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时交通信息在日常出行中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研究。论文在提供信息条件下出行选择行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仿真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分析了在不同交通信息准确度、交通系统稳定性、交通信息提供方案条件下,交通信息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交通系统越不稳定,提供的交通信息准确度越高,交通信息的有效性越高;发布交通信息要有选择性.并不是交通信息越多交通信息的作用越大。研究成果时于我国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5.
基于候选线路集生成、公交线路优选暨公交客流分配方法,研究公交线网优化设计问题。重点研究了一种改进遗传算法在公交线路优选过程中的应用理论与方法,该算法引入适值模拟退火拉伸思想,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克服标准遗传算法前期进化的早熟和后期进化速度缓慢等现象。  相似文献   
986.
针对DDOS和蠕虫的特点,提出了一种NeTraMet和QOS相结合的主动防御机制,实现对DDOS和蠕虫经济高效的防治.在蠕虫检测上考虑了无特征蠕虫和有特征蠕虫两种情况;一般基于流量的DDOS检测方法预警时,网络实际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攻击而且发生阻塞,为了能够更早预警DDOS攻击,提高网络生存性,在DDOS检测中提出了可疑流量线,当流量达到可疑流量和攻击流量之间时,就启动防御机制,利用路由器的QOS功能,尽量减少攻击流的消耗带宽,维持网络正常服务.最后在NS2中进行模拟验证.  相似文献   
987.
小波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萌  刘渊  周刚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21):5135-5136,5159
针对网络流量序列的非线性和多时间尺度特性,提出了一种将小波变换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进行网络流量预测的新模型.该模型吸取了小波变换的多分辨功能和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逼近能力,对流量时间序列进行小波分解,得到小波变换尺度系数序列和小波系数序列,分别使用RBF神经网络和Elman神经网络进行预测,把两种预测的结果通过BP神经网络合成为最终预测结果.用实际网络流量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988.
崔惠萍  徐英卓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21):5308-5310,5313
根据石油钻井作业的特点,提出开发一个由计算机网络支持的钻井事故诊断与处理系统,为后方基地的多方专家进行会诊提供了支撑平台.该平台可以将分散在不同地点的有关专家或软件系统聚集在网上一起协同工作,从而提高钻井事故诊断与处理的科学性和实时性.对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模型、组网方法以及主要设计技术包括数据传输协议栈、数据包格式、数据交互等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989.
戴友锋  于勇  吕晓明 《计算机工程》2007,33(19):279-282
越江通道的拥堵影响浦江两岸城市交通管理人员和使用者。该文分析了浦东越江通道和交通流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建设越江交通信息诱导系统的构想和系统设计原则,设计了软/硬件及总体结构。提出了系统实施效果定量评价的方法。借助无线CDMA通信技术,结合城市公交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了基于B/S架构的交通信息诱导系统。应用表明,该系统达到了预期的交通分流目的。  相似文献   
990.
黄敏  周洪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12):2837-2838,2841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网络流量急剧增长,网络的拥塞问题日益突出,阐述了拥塞产生的原因,介绍了主动网络的思想和体系结构,着重探讨了主动网络在拥塞控制和网络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描述了主动拥塞控制系统中主动节点的内部结构,提出了主动拥塞控制系统的一种实现.实验结果显示,实行主动拥塞控制的网络比实行传统拥塞控制的网络在性能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