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622篇
  免费   18633篇
  国内免费   13206篇
电工技术   16870篇
技术理论   8篇
综合类   24271篇
化学工业   94292篇
金属工艺   17616篇
机械仪表   23318篇
建筑科学   44328篇
矿业工程   71329篇
能源动力   7768篇
轻工业   55180篇
水利工程   9664篇
石油天然气   37786篇
武器工业   2693篇
无线电   192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294篇
冶金工业   20114篇
原子能技术   2148篇
自动化技术   28572篇
  2024年   2388篇
  2023年   8729篇
  2022年   8446篇
  2021年   10362篇
  2020年   10500篇
  2019年   10910篇
  2018年   5063篇
  2017年   7921篇
  2016年   9857篇
  2015年   14014篇
  2014年   33371篇
  2013年   24506篇
  2012年   29130篇
  2011年   28933篇
  2010年   25316篇
  2009年   28153篇
  2008年   36031篇
  2007年   28935篇
  2006年   25582篇
  2005年   26429篇
  2004年   20427篇
  2003年   16453篇
  2002年   12915篇
  2001年   10972篇
  2000年   9908篇
  1999年   7974篇
  1998年   7626篇
  1997年   7061篇
  1996年   6396篇
  1995年   6050篇
  1994年   5179篇
  1993年   4099篇
  1992年   4142篇
  1991年   3949篇
  1990年   3691篇
  1989年   3602篇
  1988年   358篇
  1987年   240篇
  1986年   174篇
  1985年   136篇
  1984年   131篇
  1983年   98篇
  1982年   80篇
  1981年   88篇
  1980年   57篇
  1979年   8篇
  1965年   41篇
  1959年   6篇
  1951年   11篇
  194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建立了考虑毛管压力、渗透压、膜效应以及弹性能的压裂-焖井-生产多过程多相流模型,提出了以产能最大化为目标的页岩油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后焖井时间优化方法,采用现场生产数据和商业软件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基于该模型和方法,根据现场压裂压力数据反演裂缝参数,建立物理模型,模拟了压裂、焖井以及生产阶段储集层孔隙压力、含油饱和度的变化动态,并研究了7种因素对最优焖井时间的影响规律,通过开展正交实验明确了最优焖井时间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随着焖井时间增加,累计产量增量先快速增加后趋于某一稳定值,变化拐点对应的焖井时间为最优焖井时间。最优焖井时间与基质渗透率、孔隙度、毛管压力倍数及裂缝长度呈非线性负相关,与膜效率、注入液体总量呈非线性正相关,与排量呈近线性正相关。对最优焖井时间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注入液体总量、毛管压力倍数、基质渗透率、孔隙度、膜效率、压裂液矿化度和排量。  相似文献   
22.
检测原始记录属于实验室技术记录范畴,通常是以规范化的表格形式对检测过程中的样品状态、设施条件、检测数据等信息的记载。检测原始记录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规范和完整,直接影响检验工作的可追溯性和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作为检测机构技术人员,最应弄明白的就是原始记录。平时尽管记录常在手边,但在内审和外审过程中依然发现诸多问题,因此,如何提升检测原始记录质量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23.
以欧美标准中的单包容与全包容低温储罐中的钢制储罐抗震设计方法为分析对象,从抗震设防水准与目标、抗震设计反应谱以及抗震设计准则如地震作用调整系数、阻尼比、载荷组合、抗震许用应力、抗倾覆与滑移、晃动波高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为欧美低温储罐抗震设计方法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为实现抗震设防目标以及与该国(区域)建筑抗震以及荷载标准体系协调,欧美低温储罐抗震各设计准则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工程设计时应合理应用以避免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4.
近年来在下扬子地区页岩气地质调查井所获取的地层岩心资料,揭示该地区下志留统风暴沉积较为发育。基于精细的岩心观察描述,详细分析了下扬子地区下志留统高家边组下段中上部风暴沉积的特征,并阐明了风暴作用对泥页岩的影响。研究表明:研究区风暴岩岩性偏细,以粉砂岩为主,石英含量较高,结构成熟度较低,具2种不同的粒度概率曲线;主要发育底部冲刷面、块状层理、平行层理、丘状交错层理、波纹交错层理、准同生变形构造等沉积构造;垂向上主要识别出4种风暴沉积序列,均具有从底到顶粒度变细的沉积特征,不同的沉积序列与风暴流能量的强弱有关。下扬子地区早志留世频繁的风暴活动与研究区的古地理背景和古气候条件具有内在联系。特大型风暴对浅海陆棚深水区的细粒泥质沉积物特征产生重要影响,包括降低有机质含量、减少单层厚度、破坏垂向连续性、改变原始沉积构造和侧向稳定性等,总体上降低了泥页岩的品质。因此,研究认为在页岩气的勘探和评价过程中应重视风暴因素对陆棚深水区原始泥质沉积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26.
27.
黄长国 《煤炭工程》2020,52(4):92-97
针对煤矿井下高瓦斯软煤顺层长钻孔排渣困难、成孔率低、施工困难等问题,通过数值模拟实验研究了井下深部软煤体变形破坏特征,分析了顺层长钻孔孔周松软煤体变形特征及应力变化,以揭示顺层长钻孔孔周松软煤体变形产渣规律。研究表明:深部高瓦斯软煤顺层钻孔孔周煤体的应力平衡临界条件破坏后将发生大体积突然垮落;钻孔水平最大变形位移为1.22mm,垂直方向最大变形位移为10.7mm;径向孔周煤体垂向变形呈现逐渐减小趋势,且垂向变形明显大于钻孔水平变形。在水平方向上,钻孔孔周煤体应力分布呈现先增大再逐渐减小的变化规律,径向距离对水平应力分布的影响逐渐减小;随着径向距离的增加,钻孔孔周煤体应力分布逐渐降低,钻孔孔壁处煤体的应力出现最大值,且垂直方向处应力值最大。  相似文献   
28.
东峰煤矿原回采工作面采用"一进一回"通风方式,上隅角瓦斯管理问题严重制约着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为做好上隅角瓦斯管理工作,提高巷道掘进效率和煤炭资源采出率,根据《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第4条要求,该矿3G02工作面采用了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不但解决了上隅角瓦斯管理问题,还促进了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29.
根据里彦煤矿的开采情况,论述了建设选煤厂的必要性:该矿下组煤已成为主采煤层,因其硫分高、矸石含量大,原煤质量波动较大,经济效益较差;经过洗选后,可提高煤炭质量,拓宽煤炭产品销售渠道,可获得较好经济效益;如有完善的洗选设施作保证,矿井可以加大开采强度,提高煤炭回采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