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0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186篇
电工技术   65篇
综合类   162篇
化学工业   242篇
金属工艺   280篇
机械仪表   85篇
建筑科学   52篇
矿业工程   39篇
能源动力   39篇
轻工业   82篇
水利工程   17篇
石油天然气   102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2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61篇
冶金工业   108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31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31.
Three-dimensionally ordered silica structures containing both mesopores and macropores are created using polystyrene coacervate spheres with a diameter of ca. 146 nm. The close-packed polystyrene coacervate spheres are intercalated with tetraethyl orthosilicate. The spheres are removed by calcination leaving an inverse silica replica with a spherical macropore cavity diameter of 110 nm. Due to the nature of these porous structures, pores leading into the macropore cavity are in the mesopore regime, 40 nm in diameter. The nitrogen adsorption data described in the following paper gives a pore size for both the macropore cavity and the mesopore openings leading into the cavity. The pore sizes as determined by nitrogen sorption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pore sizes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Mercury intrusion porosimetry results confirm the size of the mesopore openings leading into the macropore cavity, however due to destruction of the sample upon intrusion, extrusion results can not be obtained to determine main cavity diameters. As a result, nitrogen sorption may be a viable option for determining pore sizes with these three-dimensionally ordered materials containing both mesopores and macropores.  相似文献   
32.
有序子集算法大大提高了图像重建迭代算法的收敛速度.增加子集的数目可以加速收敛,但图像质量会由于子集内缺少统计信息而下降.提出了一种基于假设检验的子集划分方法,建立了检验统计量,给出了算法的迭代公式.该算法可以根据用户定义的显著性水平,在每次迭代时自动调节子集的个数,生成含有相同统计信息量的子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少数次迭代后得到较高质量的重建图像.  相似文献   
33.
在无穷区间上,用半序方法讨论有无穷脉冲项的非线性二阶Volterra型脉冲积分-微分方程的初值问题。利用逐段求解法和数学归纳法,给出有无穷脉冲项的非线性二阶Volterra型脉冲积分-微分方程无穷区间上的解,得到了省去了对脉冲项的限制及非紧性测度的估计。利用无穷区间上的结论给出了有限区间上非线性二阶Volterra型脉冲积分-微分方程的解,并在特殊条件下给出几个推论。  相似文献   
34.
命题动态逻辑是一种应用模态逻辑,用于程序行为的推理.Iteration-free CPDL是一种无迭代算子而含有逆算子的命题动态逻辑.对于给定的Iteration-free CPDL公式集,方法是应用NCNF变换和FLAT规则对其进行预处理,并对公式集重构模型,然后将其转化为布尔函数,并利用OBDD来表示,从而调用已有...  相似文献   
35.
复合材料船用螺旋桨设计与CFD/FEM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基于RANS方程的计算流体力学方法与有限元方法相结合,沿着螺旋桨水动力性能计算、复合材料螺旋桨建模及结构铺层设计、CFD/FEM载荷传递、复合材料螺旋桨结构力学性能计算,水动力性能收敛判定的设计分析流程,完成了某种螺旋桨桨叶的初步的设计过程.提出一种预变形策略以改进复合材料螺旋桨的综合性能.计算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螺旋桨能够满足预定设计指标的要求,在达到传统金属螺旋桨水动力性能要求的同时,减重30%,运行效率增加.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了所采用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6.
针对堆垛式立体车库长期以来存取车所出现耗时长,能耗高等问题,本文采用一种AC-TSP(蚁群旅行商)算法进行优化,并应用于车库路径寻优来解决以上问题.通过对车库结构和存取车需求的分析,结合AC-TSP算法,建立简化的车库AC-TSP数学模型,把要存取车位置输入到工业计算机,经AC-TSP算法的快速计算,输出存取车的最优路径.经MATLAB仿真和实验得出存取车的所走路径的平均距离和最短距离,与实际的顺次存取车方法相比表明,该算法在存取车效率和节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7.
为了研究载体材料与相变材料的界面相互作用机制,以聚乙二醇(PEG)为相变材料、分子筛MCM-48和有序介孔碳CMK-5为载体材料,采用物理共混的方法制备PEG/MCM-48和PEG/CMK-5两类定形相变材料.利用氮气吸附、TEM、FT-IR、XRD和DSC等表征技术,研究定形相变材料中载体材料的表面性质对相变材料PEG的定形能力、结晶度、相变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CMK-5和MCM-48具有相似的有序介孔结构,但是其化学组成不同;CMK-5与PEG的界面相互作用力弱于MCM-48与PEG的界面相互作用力.因此,PEG在CMK-5中的结晶度和相变焓均大于其在MCM-48中的结晶度和相变焓.  相似文献   
38.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发展和应用是促进现代生活方式低碳环保化的最重要路径之一。膜电极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实现膜电极结构的有序化是同时满足低铂载量和高电化学性能要求的关键。本文系统总结和分析了最近有关有序化膜电极的相关研究进展。与发展较为缓慢的质子导体有序化相比,以催化剂有序化和催化剂载体有序化为路径实现的有序化膜电极结构优化已经得到快速发展,对于促进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规模化应用表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39.
采用电子衍射方法对Fe-1.83C马氏体室温时效时产生的有序相结构进行研究,确定其结构为偏离化学计量成分Fe_4C的γ′-Fe_4结构,称为γ′-Fe_xC(Ⅰ)(x=4-11)。碳原子位于单胞的1/2,1/2,1/2位置。该有序相单胞尺寸为:(a_M,c_M分别为马氏体单胞的a和c轴长度),它与母相完全共格,位向关系为(001)_Ⅰ∥(001)_M,[100]_Ⅰ∥[110]_M。根据γ′-Fe_xC(Ⅰ)晶体结构计算出的有序相衍射花样与实验得到的衍射花样全部吻合。  相似文献   
40.
研究了TiNb(Y2O3)连续纤维增强Ti-48Al-2Gr-2Nb合金复合材料的界面及显微组织。研究发现: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比基体略有提高,弹性模量和挠度有所下降。在纤维和基体之间形成一层约10~20μm厚的α2-Ti3Al性层,近界面基体组织有片层化倾向。大量变形层错带和孪晶出现及界面位错墙的形成成为塑变及强化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