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2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39篇
电工技术   40篇
综合类   80篇
化学工业   140篇
金属工艺   750篇
机械仪表   84篇
建筑科学   50篇
矿业工程   12篇
能源动力   16篇
轻工业   18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98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0篇
冶金工业   103篇
原子能技术   13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Martensitic stainless steel powder exhibits a high nitrogen uptake when densified by supersolidus liquid-phase sintering in a nitrogen atmosphere, but the optimum uptak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its resistance to corrosion, is unknown. In this study, the resistance of high-carbon martensitic stainless steel X190CrVMo20-4-1 densified in a nitrogen atmosphere against pitting corrosion was explored. This was to clarify the impact of nitrogen uptake in the steel matrix in the quenched and tempered condition on its corrosion resistance in an aqueous solution. Samples were subjected to potentiodynamic polarisation tests in a de-aerated, 1 wt% NaCl solution.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X190 steel densified in a nitrogen atmosphere at 40-kPa pressure, subjected to deep cryogenic treatment in liquid nitrogen at an austenitising temperature of 1150°C and tempered at 200°C, had the best pitting corrosion resistance with a breakdown potential of 142 ± 11 mV/SCE and a hardness of 738 ± 4 HV10. The matrix around the M7C3 carbides and MX carbonitrides suffered high pitting susceptibility.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study serve as a basi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steels.  相似文献   
82.
采用电化学腐蚀方法研究了不同焊接参数对堆焊表层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堆焊层耐蚀性随堆焊电流I、激光功率P、堆焊速度v的增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I=220 A,P=3.2 kW,v=0.8 m/min时,焊缝氮含量较高,试样表面钝化膜稳定性较好,抗点蚀能力最强。观察试样腐蚀形貌发现,I=260 A或v=0.6 m/min时,焊缝表面点蚀坑大而密集,并形成腐蚀沟,焊缝中的树枝晶有连续生长并向外扩展的趋势;P增至3.2 kW时,焊缝中的粗大柱状树枝晶变为均匀细小的条状枝晶,改善了耐蚀性。  相似文献   
83.
基于锈胀裂缝的锈蚀梁钢筋锈蚀率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锋  张章  龚景海 《建筑结构学报》2013,34(10):144-150
根据钢筋混凝土梁锈胀开裂的特点,考虑钢筋锈蚀不均匀性,对锈胀裂缝宽度实测值进行修正。结合对钢筋锈蚀开裂后锈蚀物体积膨胀的量化分析,得到了混凝土开裂后的钢筋锈蚀率基于锈胀裂缝宽度的计算模型,并通过电解液加速锈蚀方法对配筋混凝土试块进行加速腐蚀试验,拟合出了实用的锈蚀率计算式。采用7根钢筋混凝土梁的电解液加速腐蚀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锈胀裂缝宽度与钢筋锈蚀率近似呈线性变化;在钢筋不均匀锈蚀的情况下,采用间接法计算得到的钢筋最大锈蚀率与试验平均锈蚀率的比值在1.4~2.4之间,与实际情况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84.
钢筋混凝土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其腐蚀是影响工程结构耐久性、可靠性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在建筑工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腐蚀无处不在。为深入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本文从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介质,腐蚀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指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腐措施。  相似文献   
85.
不锈钢在含有侵蚀性离子的介质中极易发生点蚀,点蚀的存在不仅降低了不锈钢件的整体强度,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设备穿孔,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关于不锈钢点蚀行为的研究技术在防腐蚀、建筑、以及石油化工等领域备受关注。以各种技术及相关化学原理为依据,着重综述了近十年国内外电化学测量技术(包括极化曲线测量技术、电化学阻抗谱技术以及扫描电化学显微镜技术等)的研究进展,评述了其在腐蚀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前景以及不足。  相似文献   
86.
为了提高钢丝的耐腐蚀性能,使用连续涂覆工艺制备一系列锆基非晶合金(Zr41.2Ti13.8Cu12.5Ni10Be22.5)100-xNbx (x=0, 3, 5, 8 at. %)涂覆Q195钢丝。相分析结果表明涂层主要由非晶基体和一些金属间化合物组成;阳极极化实验发现所有非晶涂覆钢丝表现钝化行为,具有高的点蚀破钝电位和低的腐蚀电流。随着非晶涂层中铌含量增加,非晶涂覆钢丝的钝化区宽度增加,点蚀破钝电位升高。电子能谱分析发现,非晶涂覆钢丝抗点蚀性能提升可能与金属铌元素容易钝化,形成稳定钝化膜,同时能够稳定锆、钛,降低相分离有关。  相似文献   
87.
通过化学浸泡试验、动电位极化曲线的测量并结合扫描电镜(SEM)对经特殊热处理的690合金(690TT)点蚀形貌的观察,研究探讨了两种国产690TT合金在室温下的点蚀性能;并根据ASTM G48A与ASTM G61两种标准对690TT合金抗点蚀性能评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国产690TT合金中,合金B的抗点蚀性能显著优于合金A的。ASTM G48A对690TT合金进行点蚀试验的最佳试验参数为50℃/3h,所得相应数据结果可靠;由于缝隙腐蚀等原因使ASTM G61对690TT合金管的点蚀电位测量稳定性不佳,可重复性较差。  相似文献   
88.
采用显微显色法对不同表面粗糙度的304不锈钢在3.0%、2.0%、1.0%、0.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与纯水中的点蚀行为进行全场原位检测,并采用三维视频显微镜技术对不锈钢早期点蚀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腐蚀介质中NaCl含量及304不锈钢表面粗糙度的降低,点蚀诱导时间延长,所形成的点蚀坑减少且分布稀疏;显微显色法结合三维视频显微镜技术可以检测直径为3~6μm的早期点蚀。  相似文献   
89.
以高速列车转向架用耐候钢S355J2W与SMA490BW为母材,匹配G424M21Z焊丝与CHW-55CNH焊丝得到三种焊接接头。观察三种接头的显微组织,并比较三种接头的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结果显示,三种接头的焊缝区显微组织均由先共析铁素体、针状铁素体、粒状贝氏体以及珠光体组成,过热区组织粗大出现魏氏组织,正火区组织细小均匀。S355J2W母材匹配两种焊丝所得接头的拉伸断裂强度接近,且断裂位置均位于母材,而SMA490BW母材匹配CHW-55CNH焊丝所得接头拉伸断裂位置位于焊缝,且其拉伸强度明显高于另外两种接头。SMA490BW母材的腐蚀速率低于S355J2W母材。以S355J2W为母材匹配两种焊丝所得的两种接头腐蚀速率接近。以CHW-55CNH为焊丝匹配SMA490BW母材的接头低于匹配S355J2W母材所得接头。母材是影响接头耐蚀性的主要因素,而焊丝对接头的耐蚀性的影响小于母材。  相似文献   
90.
拉应力对2205双相不锈钢耐点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东海  刘睿  程从前  赵杰 《表面技术》2016,45(3):12-16,126
目的探究分别在40℃和60℃下,拉应力与2205双相钢耐点蚀性能的关系。方法分析2205双相不锈钢在施加0、140、540 MPa三种拉应力的条件下,于临界点蚀温度以下(40℃)和临界点蚀温度附近(60℃)的3.5%Na Cl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行为,并对比了不同拉应力对2205双相钢阻抗特性的影响。结果动电位极化曲线表明,140 MPa下点蚀电位稳定,40、60℃下击破电位分别为0.7、0.8 V;540 MPa拉应力使双相钢点蚀电位从无应力时的0.9 V下降至0.3 V。阻抗分析表明,40℃时所有样品均为单一阻抗特征,且阻抗值较大,应力会降低阻抗值。在60℃、开路电位条件下,0、140 MPa拉应力时具有较高阻抗,540 MPa拉应力时为具有点蚀萌生的阻抗弧;在60℃、600 m V偏压条件下,0、540 MPa拉应力时呈现点蚀阻抗特征,而140 MPa时阻抗仍较高。阻抗谱等效电路拟合结果结合不锈钢表面微观形貌表明,在40℃溶液中,OCP及600 m V偏压下试样表面均没有发生点蚀,应力对钝化膜电阻Rp没有明显影响,阻抗值为30 000Ω·cm2左右。温度升高至60℃后,钝化膜阻值明显降低;开路电位、540 MPa应力条件下不锈钢发生点蚀,阻抗值由0 MPa下的20 000Ω·cm2左右降到10 000Ω·cm2左右;在600m V偏压下,0、540 MPa拉应力时均发生点蚀,而140 MPa时均未发现点蚀。结论在40℃和60℃,140MPa拉应力可以抑制2205双相钢的点蚀,540 MPa拉应力则加速点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