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06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4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3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触变成形镁合金的热处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触变成形镁合金的热处理研究现状以及合金元素在热处理过程中的作用,热处理过程中的析出相形态、数量以及在基体中的分布与合金的力学性能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采用液-固轧制复合技术制备A356/6082复合板,研究热处理温度对A356/6082复合板界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A356铝合金一侧共晶Si组织发生颈缩、溶断、球化,并且球化现象首先在界面处发生,界面区剪切强度逐渐增大。当热处理温度为550℃时,复合界面处组织分布均匀,Si颗粒细小圆整,界面区元素得到充分扩散,元素扩散宽度约为136μm,复合板剪切强度最大值约为145MPa,复合界面在受到均匀塑性变形时,其剪切断裂方式为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3.
以一种结构复杂,不易分型和出模的U形框架带底盘且有凸缘的镁合金压铸件为例,说明了利用Pro/Engineer进行镁合金压铸模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实践证明,该系统大大提高了模具设计的效率,并对复杂压铸件的压铸模设计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成形工艺参数,如坯料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模具预热温度(模具温度)对AZ91D镁合金触变成形性与缺陷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形性、缺陷形成与加工参数紧密相关。合适的成形参数为:坯料加热温度在575~595℃,加热时间超过75min,模具预热温度超过275℃;主要有冷隔、液相偏析、缩松、裂纹和氧化夹杂5种缺陷。其中,裂纹和氧化夹杂是主要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成形工艺参数,如坯料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模具预热温度(模具温度)对AZ91D镁合金触变成形性与缺陷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形性、缺陷形成与加工参数紧密相关。合适的成形参数为:坯料加热温度在575~595℃,加热时间超过75min,模具预热温度超过275℃;主要有冷隔、液相偏析、缩松、裂纹和氧化夹杂5种缺陷。其中,裂纹和氧化夹杂是主要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建设工程项目需要消耗大量的社会(工、料、机)资源,它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综合性强,关系到建设各方的经济利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重大。而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在项目管理中占据着非同寻常的作用。建设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投资控制实质上就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孕育法制备新型的ZA92镁合金,研究了冷却槽对组织的细化作用,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金熔体内部的形核与冷却槽的激冷作用、熔体的流动速度及剪切力的大小有关,合适的冷却槽角度有利于晶粒的游离和增殖。熔体在流经冷却槽的过程中,其组织变化趋势为:粗大枝晶→细小枝晶→等轴晶→蔷薇状晶和近球状晶。冷却槽角度较大或较小均不利于组织的细化,当冷却槽角度在30~45°之间时,坯料组织的晶粒分布比较集中且细小,其平均晶粒尺寸在47.5~51.4μm之间。  相似文献   
8.
AZ91D镁合金的触变成形及其磨损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加热时间和模具预热温度对AZ91D镁合金触变成形性、组织和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AZ91D镁合金触变成形的最佳加热时间为90min(在585℃),模具预热温度为350℃;在此工艺条件下,初生相颗粒较圆整、粒度较小,组织最致密,相应地,其耐磨性也最好;与金属型铸造相比,明显地提高了耐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AISI 300系列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制备单一S相渗氮层,提高该系列不锈钢渗氮层的硬度、抗磨损性能,对比揭示渗氮前后不锈钢的磨损机制。方法 采用低温辉光等离子渗氮技术(LTPNT)在AISI 300系列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制备渗氮层。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探针(EPMA)、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渗氮层的截面形貌、元素分布和物相组成;通过比磨损率和磨痕形貌分析渗氮层的摩擦学性能;利用电化学实验考察渗氮前后3种不锈钢的耐蚀性。结果 AISI 300系列奥氏体不锈钢经380 ℃、12 h处理后,其表面获得了厚度为15 μm左右、与基体致密结合、组织成分均匀的渗氮层;渗氮层的相结构主要为S相,无CrN相析出;经渗氮后,该系列不锈钢表面硬度均为1 100HV左右,较基体硬度提高了5倍左右;不锈钢基体的磨损机理为黏着和磨粒磨损,经渗氮后转变为氧化磨损和微切削;渗氮层的比磨损率约为不锈钢基体的1/20,抗磨损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25 ℃环境温度下渗氮后,304L、316L和321的自腐蚀电位下降,腐蚀电流密度增加,腐蚀速率加快,耐腐蚀性能稍有降低。通过对比腐蚀形貌发现,渗氮层仍具有一定的耐蚀性能。结论 通过LTPNT可以获得高硬度、组织均匀致密、结合强度高的渗氮层,渗氮层中S相的存在可以显著提高AISI 300系列奥氏体不锈钢的表面硬度、抗磨损能力,降低其摩擦因数和比磨损率,对延长不锈钢的服役寿命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显微硬度计及电化学工作站等设备,研究了固溶处理对Mg-2Dy-0.5Zn(at%)合金显微组织及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的显微组织由α-Mg枝晶和分布在枝晶间的析出相组成,其中析出相由片层状Mg12Zn Dy相、蜂窝状Mg8Zn Dy相和少量立方体颗粒状Mg24Dy5相组成。随着固溶温度(500~540℃)和固溶时间(0~12 h)的增加,合金的析出相逐渐溶解,同时有少量颗粒状的(Mg,Zn)xDy相沿晶界析出。合金在530℃固溶8 h,析出相几乎完全固溶到α-Mg基体中,合金基体的显微硬度增加,其值达到74.74 HV0.1。此外,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固溶态(530℃固溶8 h)合金显示出优异的耐蚀性能,其腐蚀电流和腐蚀电位分别为8.650×10-4A和-1.159 V。该优异的耐蚀性主要来自于合金元素的均匀分布,低的析出相体积分数和细小的晶粒尺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