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渤海南部莱州湾凹陷KL16油田沙河街组三段、四段和中生界分布4大类20余种岩性,富含火山碎屑、分布层系多、岩性识别困难。在对岩(壁)心及薄片分析基础上,应用元素测井、成像测井以及常规测井资料对其进行分类和识别。结果表明:自然伽马测井(GR)与深侧向电阻率测井(RD)交会的成分-结构图版可以有效区分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类、富火山碎屑砂砾岩类、湖相碳酸盐岩和混积岩类、硅质砂岩类4大类岩性;建立了研究区火成岩岩石成分和结构识别图版,可将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类细分为安山岩、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安山质凝灰岩、流纹斑岩、流纹质火山角砾岩和流纹质凝灰岩6种;中子测井(CNCF)和密度测井(ZDEN)曲线交会,结合深侧向电阻率测井(RD)曲线对砂砾岩具有较好的区分效果,可细分为贫泥砂砾岩、灰质砂砾岩、凝灰质砂砾岩以及泥质砂砾岩4种;光电吸收截面指数测井(PE)和声波时差测井(DT)曲线交会,结合成像测井和岩性扫描测井可以识别互层型湖相碳酸盐岩和组分混合型混积岩中的碳酸盐岩富集段。取得的这些认识为具有火山成因沉积盆地的复杂地层岩性测井识别提供了有益借鉴,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无限长超材料任意形状壳为理论模型,研究超材料这种新型人工复合材料。在变换光学中,空间变换可以被认为是材料的变形,变换空间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张量是材料的变形场得到的。通过数值求解拉普拉斯方程,根据光学变换理论,可以获得超材料的材料参数。利用全波仿真的方法仿真二维任意形状的隐身衣,电磁旋转器和集中器。当斗篷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满足理论值时,隐身衣和电磁旋转器表现出完美的隐身和电磁旋转等特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渤海油田湖底扇发育特征系统分析,认为渤海油田发育的湖底扇从成因机制上可分为两种沉积模式,一种与早期继承性发育坡折带相关,另一种与同沉积坡折带相关;并对两种模式的湖底扇规模与富砂特征进行了对比。以BZ21区为例,在对古地貌背景和三角洲推进形成同沉积坡折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精细地震追踪、复合微相刻画等手段,建立了BZ21区大型湖底扇群沉积模式,精细刻画了各个湖底扇富砂区和富砂边界,并指明BZ21区、BZ19区是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14.
渤海海域火山活动频繁,为了落实火山热液活动对碳酸盐岩储层的影响,利用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稀土元素和流体包裹体等分析手段,对渤海海域火山热流体活动特征及其对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的改造作用进行了研究。渤海海域火山热液流体主要受断裂控制,主要成分包括幔源成因的岩浆并携带大量的CO2、H2S等气体;建立了碳酸盐岩储层中火山热液活动的标志,包括热液诱导缝、热褪色,鞍形白云石(渤海海域首次发现)、硅质结核、柱状自生石英和脉状黄铁矿等典型热液矿物。受热液作用影响的方解石具有δ18O值异常低、87Sr/86Sr值异常高、轻稀土元素富集及Eu正异常等特征,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远高于地层温度。火山成因热液流体在沿断裂进入碳酸盐岩围岩过程中,促使围岩产生了大量诱导缝,发生热液白云岩化作用,产生大量的晶间孔,磷灰石包壳、硅质结核等热液矿物对先存的孔缝具有一定的支撑和保护作用,火山热液流体沿孔缝进入,进一步对碳酸盐岩进行溶蚀改造,形成大量的溶蚀孔隙,储层物性大大改善,提升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15.
大学班级,是大学生活不可缺少的集体,是每个院系的基本组成的单位,班级管理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在整个学生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学生必须从班级管理开始,而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破窗效应’现象。因此,我们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一定要警惕“破窗效应”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以硝酸铋、碘化钾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出花状的碘化氧铋。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和比表面孔径分析仪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陈化时间对花状碘化氧铋的形成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对光催化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陈化时间为1 h的样品由纳米片紧密地交错在一起形成的花状结构组成,且直径最小;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样品的光催化活性先上升后下降,陈化时间为1 h的样品光催化活性最高。花状碘化氧铋对甲基橙的降解主要是通过空穴直接氧化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复合左右手传输线技术研究设计超小型的天线,通过对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结构的适当调整获得一个零阶谐振天线,此时天线的工作频率不再依赖于天线的几何尺寸,而只与构成左手传输线的电感与电容相关,从而可大大降低天线的几何尺寸。文中基于复合左右手传输线设计了一款小型天线,使其可以工作在ISM频段,能够满足无线局域网(2.4~2.4835GHz)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介绍霍尼韦尔Experion PKS R300 DCS过程知识系统与TRICON TS3000控制系统、SIMENS S7 PLC控制系统、ROCKWELL PLC控制系统、BENTLY 3500振动位移状态监视系统等第三方设备通讯实现的硬件配置、接线方法、组态与参数设置方法、常见故障分析与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渤中西次洼东营组层序地层特征与沉积体系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结合高分辨率基准面旋回分析,根据钻井、地震、古生物、电测曲线等资料对渤中西次洼东营组开展了层序地层学研究。东营组可以划分为三个三级层序,即东一层序、东二层序、东三层序,其中东二层序发育较为完整,进一步细分出低位体系域、湖扩展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最后识别出东营组各层序单元沉积体系类型并恢复了岩相古地理,渤中西次洼及围区沉积体系主要受来自石臼坨凸起和沙垒田凸起两大物源体系控制,按层序及体系域发育时间分析了本区东营组沉积体系平面展布规律及纵向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渤中凹陷西北缘古近系物源演化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真实物源,准确预测储层和判定储层质量,利用三维地震、钻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应用岩矿示踪法,结合物源区残留的岩性分布特征,对渤中凹陷西北缘陡坡带古近系储层的砾石成分、岩矿成分及物源区岩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古近系沉积过程中物源岩性演化过程及其对储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物源在纵向上和平面上是不断变化的,现今残留的物源岩性并不是整个古近系沉积时期的真实物源岩性。东三段沉积之前,研究区西部的真实物源岩性为火成岩,而非现今的碳酸盐岩;中部和东部物源的真实岩性为火成岩和碎屑岩。东三段沉积期,物源岩性面貌基本定型,西部物源的真实岩性为现今的基岩岩性,即碳酸盐岩;中部和东部物源的真实岩性为现今的火成岩和碎屑岩,但碎屑岩的范围明显缩小。古近系沉积时期,纵向上,物源岩性经历了碎屑岩—火成岩—碳酸盐岩—变质岩4个演化阶段;平面上,由于物源区的差异抬升导致同一时期不同位置的剥蚀岩性不同。物源演化对沉积区储层的规模和发育位置具有重要影响,物源为火成岩或变质岩时,沉积区形成的储层规模、厚度较大,粒度较粗,而物源为碎屑岩时,储层规模和厚度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