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33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离子渗钨钼手用锯条齿部合金层含碳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提出了双层辉光离子渗钨钼手用锯条齿部合金化层含碳量的确定方法,导出渗碳时计算齿部合金化层含碳量的经验公式,通过淬火,回火及切削试验选了了离子渗钨钼手用锯条齿部的最佳含碳量。  相似文献   
12.
离子氮化对H13钢表面CrTiAlN镀层结合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经过离子氮化处理的H13钢基体上,采用闭合场非平衡磁控溅射法制备了CrTiAlN硬质涂层,并与未氮化的镀膜试样进行了膜基结合强度、膜层微观结构形貌及相组成的对比。结果表明:离子氮化处理可提高基体硬度,形成硬度梯度过渡;氮化+镀膜复合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膜基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13.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研究了碳原子在TiAl(010)表面及有Nb的TiAl(010)表面的扩散机理。通过晶胞最终能量和形成能计算得出,Nb—C复合渗虽然使TiAl(010)面晶胞总能量上升,但却使其形成能下降,即Nb—C共渗后的TiAl合金稳定性提高。电子结构分析发现:渗Nb可使Ti (3d)—Al(3p)键合作用减弱;渗Nb后使费米能低能级处电子成键数目多,稳定性增强,因此从电子层面说明了Nb元素对渗碳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对纯钛进行表面渗镍处理,对渗镍后形成的合金层显微组织、物相组成及硬度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渗镍后在纯钛表面形成了与基体结合良好的钛-镍合金层,合金层主要由Ti2Ni、TiNi及钛相组成,厚约30μm,显微硬度约为570HV,合金层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较纯钛基体的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Fe-Co-W-Mo型表面时效硬化合金的表面时效硬化特性(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工业纯针表面形成高钴的Fe-Co-W-Mo型表面时效硬化合金。研究表明,这种表面合金具有时效硬化迅速、硬化能力强和抗回火退化能力强的特点。合金经1240℃固溶处理后540℃的时效5min,硬度就从固溶态的500HV0.2左右上升到750HV0.2;时效40min,硬度上升到1200HV0.2左右;于700℃回火2小时,表层硬度仍保持720HV0.2以上。  相似文献   
16.
双辉离子渗钨钼层渗碳组织的电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双志了子渗金属技术,首先在低碳钢表面渗入合金元素钨、钼,然后作固溶处理,使金属间化合物溶于基体中,接着渗碳,使合金层内形成在碍区弥散、均匀、细小的合金碳化物。经淬及回火后的合金层具有高速钢组织及性能。对渗透了金属层渗碳后的组织进行了电子分析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T8钢等离子体脱碳对随后渗金属的影响. 介绍了两种处理工艺, 一种是脱碳后渗金属, 另一种是直接渗金属. 结果表明, 在离子轰击下, 高碳钢表层产生严重的脱碳层, 脱碳层的存在对随后的渗金属过程有着很大的影响. 脱碳后渗金属, 渗层厚度达80μm; 直接渗金属, 渗层厚度仅15μm. 在两种渗金属条件下, 表面合金层的非碳化物形成元素Co含量差别不是很大, 而强碳化物形成元素W和Mo的含量却有着显著差异, 直接渗金属的, 表层W和Mo含量几乎为零, 而脱碳后渗金属的, 表层W和Mo总量最大达到6%左右.  相似文献   
18.
根据现行规范,大坝混凝土施工基础部位最高温度控制标准为:大坝中轴线上的稳定温度加基础允许温差.对于底宽较小的大坝,其中轴线上的稳定温度具有一定代表性,在同一高程上采用统一温控措施是合理的;但对于设置1条或者2条纵缝的重力坝,因上下游方向稳定温度变化较大,坝体中轴线上的稳定温度,已经不具备代表性,如果同高程坝体仍然采用单一温控措施,将导致上游部位温控措施偏松,下游部位温控措施过严.利用FZFX3D软件,对向家坝水电站导流底孔2号坝段分区分高程选择温控措施,使各部位混凝土温度与应力更接近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9.
刘小萍 《建材与装饰》2013,(37):156-157
人力资源工作对于高速公路企业意义重大,但目前部分高速公路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阐述了高速公路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简要叙述了工作中存在的部分问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对高速公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出了建议,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H2+Ar等离子刻蚀后的C/C复合材料表面进行等离子渗Co和CoNiCrAlTaHfY共渗复合处理,形成CoNiCrAlTaHfY/Co多元复合涂层,通过与刻蚀前后制备的CoNiCrAlTaHfY涂层对比分析,研究了刻蚀与Co过渡层对CoNiCrAlTaHfY/Co复合涂层组织、成分及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刻蚀前、后形成的CoNiCrAlTaHfY涂层厚度分别为10μm和14μm。刻蚀处理后,原棒状炭纤维与紧密包裹其的碳基体分别被刻蚀成针状和薄壁管,在炭纤维与基体碳之间形成孔隙,比表面积也相应增大,促进元素形核和扩散,使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增加。在刻蚀表面与CoNiCrAlTaHfY多元涂层间增加Co过渡层,形成的CoNiCrAlTaHfY/Co复合涂层厚约30μm,复合涂层成分连续,组织均匀致密,由CrCoTa,Al2Ta,Cr2Ta,Alx Cry,Al Co2Ta,Co,AlxNiy组成,Co过渡层与CoCrAlTaHfYNi表层分别以三维岛状和柱状生长。CoNiCrAlTaHfY表层/Co过渡层/基体间的互扩散导致涂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