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 毫秒
11.
三峡库区自175 m 蓄水以来,地质灾害事件频发,尤其在地质环境脆弱的巫峡库岸段,2008年龚家方斜坡发生380000 m3崩滑,产生高达13 m 的涌浪,严重影响该库岸段航道运营安全。以巫峡口—独龙库岸段为研究区域,通过资料搜集、地面调查、工程地质测绘、山地工程等多种手段,在掌握其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和岸坡岩体结构类型的基础上,根据库岸段内斜坡变形及破坏特征,划分出18个潜在不稳定斜坡。分析表明:该库岸段变形破坏模式为复合弯曲倾倒、“V”倾倒、剪切破坏,其可能诱发斜坡整体失稳模式为倾倒型和滑移型。总结出其存在累进性破坏、“锁固段”脆性破坏和整体性破坏3种机理。成果可为今后同类高陡岸坡的调查研究提供借鉴意义,同时为三峡库区防灾减灾、地质灾害工程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龚家方Ⅳ号斜坡监测及变形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线位移计对龚家方Ⅳ号不稳定斜坡进行自动化远程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掌握该斜坡的变形状况。结果表明:斜坡呈整体运动,但斜坡自上而下的运动特征不同。斜坡上部总体变形趋势表现为拉伸,中部为先拉伸后压缩,下部为先压缩后拉伸,底部为拉伸。降水频繁时期,斜坡位移呈加速增大趋势。岩体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区域,位移量和降水量基本同步;岩体较完整区域,位移突变将滞后于降水,滞后期一般为20~45 d。  相似文献   
13.
为了查明珠江-西江经济带梧州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其成因机制,为区内国土规划、重大工程建设、区域防灾减灾提供参考,在取得翔实面上调查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其灾害类型、规模、发育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调查表明:研究区共调查地质灾害点151处,以滑坡、崩塌(危岩)、不稳定斜坡为主,泥石流仅2处,地质灾害规模均以小型为主;空间上,地质灾害70%分布在高程50~150 m之间,75%以上分布在坡度为25°~55°的斜坡,55%以上发育在顺向、逆向结构斜坡中,并沿主要构造断裂呈条带状发育;时间上,地质灾害多集中发生在汛期降雨密集的5~8月份;岩性上,地质灾害80%以上发育在寒武系、震旦系碎屑岩中。研究区地质灾害点多、面广、规模小,区内地质灾害成因机制的内在控制因素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斜坡结构类型和地质构造;外在控制因素为降雨、江水位升降和人类工程活动。  相似文献   
14.
岩体结构对三峡库区岸坡变形失稳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三峡库区114个高陡危岩及崩滑体的调查,总结了高陡岸坡变形失稳主要表现为沿结构面滑动、倾倒、弯曲等3种形式,分析表明,一定的岩体结构可能对应一定的失稳模式。滑动模式、倾倒模式、弯曲变形模式均有自身典型的岩体结构特点。野外调查发现,一定的结构面变化可能引起失稳模式发生变化或者复合。以神女峰至孔明碑一带的库岸为例,分析了该库岸坡结构和失稳模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岩层产状的变化,该段岸坡的变形失稳模式以滑动式→板裂-滑动复合→板裂倾倒式进行变化。同时,采用离散元概化模型模拟分析了节理化岩体中小型结构面组合对累进性变形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鄱阳湖白鹤栖息地分布,建立了基于水动力模拟的鄱阳湖白鹤栖息地适宜性空间模糊评价模型。模型的水动力部分采用Godunov格式的有限体积法求解非结构网格下的二维浅水方程组,模型的空间模糊评价部分以各水动力计算网格作为研究单元,选择水深、食物资源可利用性及人类活动强度作为鄱阳湖越冬白鹤栖息地适宜性评价模型的评价因子,从细观尺度对白鹤栖息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并采用两个典型年份的白鹤数量调查结果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然后利用评价模型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兴建前后的越冬白鹤栖息地适宜性变化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丰水年枯水期白鹤栖息地适宜性略有下降,枯水年枯水期白鹤栖息地适宜性则略有改善,从已考虑的各评价因子来看,在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拟采用的调度方案对白鹤栖息地适宜性的影响较为有限,基本能够满足白鹤栖息地的保护要求。  相似文献   
16.
干沟特大型拱桥右岸楔形岩体稳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位区处于鼻状山脊 ,重力使陡峻山脊张性扩张与构造裂隙复合 ,出现不利结构面组合。拱座基础为楔形岩体 ,按刚体极限平衡理论进行单滑面、双滑面空间稳定分析 ,并考虑了有无工程荷载两种外力情况。文章对滑移分析计算成果的合理性及尾岩的作用作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7.
近红外敏感的功能分离型有机光接受体系的光导性能研究Ⅰ.酞菁氧钒晶粒尺寸对其体系光导性能的影响刘广宁,王艳乔,任德源,邱家白(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酞菁氧钒,电照相,光接受器件激光打印和静电复印技术是当今信息处理、加工与传递的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查明大山庙危岩体宏观变形破坏特征,掌握在库水波动作用下,危岩体内部岩体劣化程度及其强度变化状况,分析其变形破坏机理,对其失稳模式进行研判,在宏观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现场声波测试,以及室内干湿循环状况下抗压强度和耐崩解性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危岩体变形破坏特征主要为拉裂、剪切、坠落,干湿循环对危岩体有较明显的劣化作用,其完整性、强度和耐崩解性均存在明显降低趋势。大山庙危岩体变形破坏机理为在库水波动作用下产生的结构和材料连续累进性破坏过程,其最可能的失稳模式为剪切-滑移。  相似文献   
19.
以三峡库区巫山县箭穿洞危岩体为研究对象,在库水位175 m、坐滑式完全入水工况条件下,进行库岸长度6 km的涌浪数值模拟分析。该数值计算可以形成涌浪瞬时水面、河道浪高分布、最大爬坡及预警分布图。结果表明:该工况下产生的最大涌浪高度为32.1 m,在对岸最大爬坡高度为24.1 m。通过涌浪沿河道传播过程,得出沿程传播分为急剧衰减区和平缓衰减区。急剧衰减区呈指数函数形式下降,平均100 m内涌浪下降高度为4 m,该急剧衰减区约有800 m长,上下游各400 m长,是涌浪危害航道的重点区域;平缓衰减区呈缓斜线形式下降,平均100 m内涌浪下降高度为0.1~0.2 m。根据该规律,箭穿洞危岩体失稳产生的涌浪传至巫山县城的浪高在1~2 m,抱龙河岸坡浪高在1.5~2.5 m,培石浪高在1.0~1.5 m。该分析方法可为涌浪灾害的预测、风险评价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缓倾层状高边坡典型破坏模式及宏观判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倾层状高边坡是三峡库区典型的岸坡结构之一,其稳定性主要由岩体结构和岩性组合决定。通过对长江上游云阳—江津100个高边坡详细调查,针对缓倾角层状岩质边坡特殊情况,考虑其形成机理将三峡库区缓倾层状高边坡典型破坏模式概化为风化崩落型、压剪滑移崩落型、拉剪倾倒崩落型、拉裂坠落型4种破坏模式。以岩体结构控制论为指导,结合实例分析了4种破坏模式的基本特征。从陡崖(坡)断面形状、主控结构面特征、优势面数目、节理密度以及岩性等方面构建了缓倾层状边坡破坏模式的宏观判据。经云阳—江津100个高边坡现场验证,利用这些宏观判据判识的破坏模式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