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4篇
机械仪表   24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武器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基于波束形成方法的货车车外加速噪声声源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基于波束形成的噪声源识别方法和外场车外加速噪声测量技术,构建一套完整的针对运动声源的车外加速噪声外场声源识别测试系统,给出了相应的测试计算流程与方法。利用该系统完成货车车外加速噪声声源识别试验,确定发动机为该货车车外加速噪声的主导噪声源,且对应最大噪声时刻发动机转速为2400r/min。进一步的发动机噪声源识别结果表明:涡轮增压器、发电机、气缸盖罩是其主要噪声辐射源。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BS 6841-1987、ISO 2631-1997、吸收功率法这几个国际上影响较大的全身振动评价方法。分析国际上振动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总结国际上对人体振动响应特性的研究,表明人体对振动的响应十分复杂,频率加权系数与人体姿势、体重、振动幅值等因素有关,寻找更科学的振动评价方法是全身振动评价研究的方向。结合国内振动评价的现状,指出应尽快依据国际标准修订国家标准,并开展振动评价的基础工作,以制定适合中国人特点的振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客车变速器异响噪声的非稳态特性,在ANSI_S3.4 2005标准基础上建立了Moore瞬时响度模型,并引入目前主流声学软件采用的Zwicker响度模型进行对比验证,最后将瞬时响度模型应用于车内噪声信号的识别及其定量评价。结果表明:Moore响度模型计算精度及其瞬时特征响度谱能量分布的清晰度均比Zwicker模型的结果更高,采用Moore瞬时响度有助于非稳态过程中的噪声源识别及噪声机理分析,用Moore响度来定量评价噪声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柔性化的驾驶室建立驾驶室悬置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道路试验测得仿真模型的激励和验证信号,从自由度、加速度均方根值和系统模态等三个方面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以俯仰角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为优化目标,在频域内对驾驶室悬置参数进行了正交试验匹配,使得不同车速下座椅处的俯仰角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平均降低14%,垂向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平均降低9%,驾驶室悬置动扰度平均降低18%。最后重新设计了驾驶室前后悬置弹簧。  相似文献   
15.
由于合理布放参考传感器是车内路噪主动控制(road noise cancellation, 简称RNC)系统的关键,提出了基于多重相干分析(multiple coherence analysis,简称MCA)法的参考传感器布置方法,结合多通道归一化滤波x最小均方(normalized filter-x least mean square, 简称NFxLMS)算法,建立基于MCA的参考信号选取数学模型,选取具有最大多重相干系数的布放位置,采用截断奇异值分解法提高多重相干系数的计算精度,并使用遗传算法进行多重相干法布放结果寻优。针对某电动汽车进行了车内路噪主动控制的仿真分析和实车道路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参考信号布放方法有利于提升车内路噪主动控制系统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利用有限元结合间接边界元的方法分析弹性板/矩形腔耦合系统的内声场,通过与实验对比,验证了这种结构-声耦合法在预估板-空腔耦合系统声振特性的可行性。运用ISO532B响度计算标准的算法,分析封闭腔内不同位置测点处的特征响度变化规律,讨论参与耦合的弹性板厚度及边界条件对闭腔内声响度的影响。最后,以响度作为声品质的评价指标,通过参数化滤波的方法对闭腔内不同位置的测点的各特征频带进行处理,找出对人耳主观感觉影响较大的频率范围,从而为进行闭腔噪声控制和声品质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车辆人机工程学相关理论,利用CATIA V5人体工程模块建立人车模型,对改进后的全地形车(All-Terrain Vehicle,ATV)样车进行了人机工程校核。重点针对驾驶员和乘员坐姿、视野、手伸以及脚部空间进行了校核,对人员乘坐舒适性、安全性以及操作便利性进行了分析,为ATV的CAE仿真和实车设计提供依据。校核结果表明,改造后的ATV整车布置满足人体骑乘姿势要求,视野宽阔,便于操作,具有较好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汽车驾驶员自适应模糊PID控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动力学控制系统具有强非线性特性,在人-车-路闭环系统中采用基于传递函数的传统方法难以建立精确的驾驶员模型.在"预瞄最优曲率模型"的基础上,对驾驶员校正环节采用模糊PID控制,对包括"魔术公式"轮胎模型在内的汽车模型,建立加速度反馈自适应模糊PID控制驾驶员模型.该模型通过模糊控制器在线实时调整PID的3个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驾驶员模型很好地描述了驾驶员的方向控制行为,为人-车-路闭环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和智能车辆自动驾驶控制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某摩托车排气管结构进行模态分析,结果表明排气管在外界激励下可能会发生结构共振,吊挂的位置不影响结构的模态特性,提}Il减小结构共振的可靠方案;通过功率谱阵分析,表明机械共振对该摩托车噪声贡献很小.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筒式液压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和阀系特性,根据流体力学缝隙流动、管嘴流动计算理论及流体连续方程,推导了油液流动数学公式。应用AMESim建立了减振器上腔、下腔、补偿腔及各种阀系的模型,仿真得到了减振器示功图和速度特性,按照减振器台架试验标准QC/T545进行了试验。仿真结果和试验数据吻合良好,表明:用AMESim对筒式液压减振器建立的仿真模型正确可靠,符合实际要求,准确地描述了阻尼力随行程变化的规律,仿真模型可用于指导减振器的设计以及进行性能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