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66篇
化学工业   32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48篇
矿业工程   37篇
能源动力   13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12篇
石油天然气   1234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篇
冶金工业   15篇
自动化技术   6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7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1.
地层三维建模及OpenGL下三维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层三维重构及其三维可视化对地质信息的获取和地质解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地层模型的三维重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TIN的地层建模方法,有效地实现了地层模型的三维重构。该建模方法实现简单,构模速度快,适用范围广,并在OpenGL三维图形库下,实现了地层模型的三维可视化。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不规则三角网的构网效率,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执行效率高,构网速度快,实现较简单,并用VC 6.0编程语言对算法进行实现,最后用实验数据对算法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各大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校园网络的规模逐渐扩大,移动应用已逐渐占领校园市场。本文通过问卷的方式了解了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需求,开发出基于J2EE与Arc GIS平台的校园移动GIS——"长大校园通",解决了长大师生获取校园资讯不便、出行困难等难题。系统整体采用J2EE体系架构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用性与可移植性。在基本信息服务实现中采用部分静态地图数据客户端存储、服务端请求数据利用SQLite在本地缓存等方法,实现信息离线缓存浏览,减少网络访问流量,提升用户体验;采用网络信息抓取技术从校园网上获取动态信息,避免信息内容管理系统的重复建设。  相似文献   
14.
砂岩储层烃类不混溶包裹体特征、成因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系统研究储层中鲜有关注却较为普遍检测到的一种包裹体类型——烃类不混溶包裹体,采集了多个沉积盆地的大量砂岩样品,利用包裹体岩相学、显微荧光、显微测温、包裹体气液比和水油比检测等一系列手段,研究了天然形成的烃类不混溶包裹体特征与成因:(1)油气不混溶包裹体为天然气气侵原油,因压力变化引起的油气相态分离而非均一捕获形成,具有异常高均一温度和变化的气液比与捕获相态;(2)沥青-油和(或)气不混溶包裹体成因是油包裹体被均一捕获后热裂解、气相逃逸或者油藏水洗、生物降解、气侵和热裂解等生成的沥青与油(气)非均一捕获,前者具有相似的沥青含量,后者沥青从不含到富有均有分布;(3)包裹式水膜和与水相呈分离式接触的水-烃包裹体反映油气充注储层驱替地层水的过程,微量水对均一温度影响甚微;(4)薄油膜的油-水包裹体反映水与烃类流体的相互作用,指示古油藏破坏而残余油与地层水非均一捕获或以生气为主的超压沉积盆地,携带轻烃的天然气溶解于水,"萃取油相"与地层水非均一捕获;(5)气-水不混溶包裹体表明储层中水溶气存在,具有异常高均一温度和变化的气液比,形成于压力变化引起的天然气与水的相分离过程。沉积盆地的有机质类型、构造和热演化历史,决定烃类流体的类型、成熟度、以及之间的相互作用、储层流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以及稳定性,这些从根本上控制着不混溶包裹体发育及类型。  相似文献   
15.
Snesim是第一个被应用到油田储层建模中的多点地质统计学算法。文中以弯曲河道作训练图像,对该算法建模过程中常涉及到的参数(如目标边际分布与伺服系统参数、搜索半径与搜索角、旋转角与仿射率,以及多重网格层数等)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目标相比例值与训练图像边际概率值接近时,模拟结果较合理;增大伺服系统参数可使模拟结果的边际概率接近目标相比例,但伺服系统参数设置过高将降低河道连续性;搜索邻域应与模拟维度相适应;局部旋转角和仿射率可将训练图像中的平稳与非平稳信息融合起来,用于趋势模拟;多重网格模拟中,网格层数取决于最大尺度结构信息的大小。以上认识可为利用Snesim算法进行储层建模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镇287区块是超低渗的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微裂缝发育,水驱规律复杂,导致油藏注水关系不明确。通过研究精细小层对比成果,应用小层平面图以及连井剖面图,进行综合研究分析井间砂体连通性,然后结合油藏开发动态、监测等资料,分析镇287井区长81储层注采对应与生产动态的相关性,了解到注采对应性好的,高产井所占比例大,达到90.9%,注采对应性差的,高产井所占的比例小,只能达到40%,这充分的表明注采对应性好,是油井高效开发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马二段发育典型的碳酸盐台地相岩石类型,本文以盆地东部全取心井镇钾1井作为基干井。镇钾1井位于陕北凹陷内部,马二段地层发育完整,其岩性主要以灰黑色生物碎屑灰岩和灰色白云岩为主。通过对镇钾1井约81m的岩心的矿物成分、组构和生物化石的观察及显微镜下分析,共划分出7种微相类型。根据微相类型及组合关系,划分为3个相带,即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和蒸发台地相。沉积相的变化特征表明研究区在马二段沉积时期经历了3次海侵,其中马二段沉积早期海侵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8.
扶余油田泉四段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有利区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远峰  邓南涛  杨勇  贺永红  梁卫卫  孙德瑞 《当代化工》2014,(8):1474-1478,1481
针对扶余油田泉四段储层地质研究现状及不足,综合利用地震、测井、钻井、化验分析资料,以储层地质学及沉积岩石学为指导,首先开展小层划分与对比、沉积微相、微构造、储层特征等方面的基础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并预测了有利挖潜区带。研究表明研究区泉四段可划分为13个小层,主要储集砂体为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储层经历了机械压实、胶结等成岩作用,次生孔隙不发育,总体上属于中孔-中渗性储层。沉积微相展布及储层的岩性、物性、非均质性是研究区泉四段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正向微构造,断阶及河道侧翼等区域剩余油潜力较大,I类潜力区是下一步挖潜工作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牛居油田牛12断块东营组为例,储层存在严重的非均质性,层间渗透率级差高,层间矛盾突出,并已在特高含水期。为提高采收率,延缓断块递减趋势,控制含水上升速度,进而达到稳产目的,提高整体水驱油效率。有必要对作为含油目的层的东营组加以分析,结合该区块70口井的地质资料,利用储层"四性"对该该区块进行测井解释分析,确定了划分油层的标准层,同时总结了水淹判别方法,为剩余油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构造地质学在油藏描述中的主要应用有:揭示油气藏的构造形式及断裂特征,探讨油气藏的构造演化及形成机制,恢复构造应力场及进行断块划分,进而阐明构造对油气藏形成和破坏的控制作用;揭示油气藏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和高产富集控制因素,研究微型构造对剩余油形成分布的影响,为寻找更多的油气藏和剩余油挖潜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