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90篇
  免费   525篇
  国内免费   333篇
电工技术   129篇
综合类   1069篇
化学工业   3525篇
金属工艺   66篇
机械仪表   108篇
建筑科学   2529篇
矿业工程   145篇
能源动力   464篇
轻工业   3599篇
水利工程   716篇
石油天然气   38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1篇
冶金工业   386篇
原子能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37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43篇
  2022年   341篇
  2021年   324篇
  2020年   368篇
  2019年   321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88篇
  2015年   342篇
  2014年   859篇
  2013年   670篇
  2012年   814篇
  2011年   802篇
  2010年   838篇
  2009年   816篇
  2008年   707篇
  2007年   715篇
  2006年   602篇
  2005年   601篇
  2004年   587篇
  2003年   508篇
  2002年   343篇
  2001年   345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01.
针对某机械加工厂含水基切削液清洗废水水质成分复杂,COD、石油类等污染物浓度高且处理难度大的特点,采用"隔油+混凝气浮"预处理去除废水中大量的石油类污染物和悬浮物,再通过"UASB+MBBR"降解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COD、石油类、悬浮物平均去除率分别达95.5%、98.8%、92.1%,最终出水水质ρ(COD)≤500 mg·L-1、ρ(石油类)≤20 mg·L-1、ρ(悬浮物)≤400 mg·L-1,满足所在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纳管标准;废水处理成本为6.7元·m-3,处理成本合理。  相似文献   
10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污水量急剧增加。污泥作为污水处理后的附属产品,对环境影响极大,因此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迫在眉睫。燃煤电厂污泥掺烧是实现最大体积减少污泥的处置方法之一。发达国家和地区中,污泥掺烧工艺已逐渐成熟,在燃煤电厂的应用更为广泛。综述了污泥掺烧技术的现状,分析了燃煤电厂掺烧污泥造成的影响,并讨论了燃煤电厂污泥掺烧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3.
为了解决单一负荷或逐步提高负荷下培养颗粒污泥所需时间较长、污染物去除不稳定的问题,本文提出采用交替改变进水碳氮负荷方式,研究好氧颗粒污泥(AGS)形成过程及污染物去除效果。通过设计进水/曝气/沉淀/排水(S1反应器)和进水/曝气/停曝/曝气/停曝/曝气/沉淀/排水(S2反应器)两种运行方式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对比分析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污泥形态变化、污泥沉降性能及对污染物去除情况。结果表明,S1反应器在第84天、S2反应器在第78天均可形成平均粒径为0.5mm的颗粒污泥,第115d时两个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的平均粒径分别为0.85mm、0.97mm。S1、S2反应器内的MLSS、SVI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了4.94g/L-1、5.895g·L-1和80mL/g、46mL/g,S2运行方式下,形成的颗粒污泥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使反应器内维持较高的生物量且沉降性能更优。两种运行模式下COD、NH4+-N的去除效果变化甚微,TN、PO43--P去除效果差异较明显。S1运行方式下COD、NH4+-N、TN、PO43--P去除率分别为90.0%、99.7%、74.5%和85.0%,S2运行方式下COD、NH4+-N、TN、PO43--P去除率分别为94.0%、99.9%、94.4%和95.0%,与前者相比COD、NH4+-N、TN、PO43--P去除率分别增加了4.0%、0.2%、19.9%和10.0%。因此,进水碳氮负荷同步交替变化-进水/曝气/停曝/曝气/停曝/曝气/沉淀/排水方式可在更短的时间内培养出粒径更大、污染物去除性能更优的好氧颗粒污泥。  相似文献   
104.
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高锰酸钾/亚硫酸钠对剩余污泥进行预处理,研究其对剩余污泥发酵产酸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锰酸钾-亚硫酸钠可有效促进剩余污泥产酸,最大产酸量达到3 299mg COD/L,是未加氧化剂对照组的2.2倍。与对照组和高锰酸钾组相比,高锰酸钾-亚硫酸钠实验组在预处理阶段污泥有机质溶出和VFAs浓度增加更为显著,而发酵阶段差别不大。这些结果说明,高锰酸钾-亚硫酸钠促进产酸的机理主要是生成的高活性物质一方面增加了污泥中有机质的释放,另一方面直接将部分有机质氧化成了VFAs。该氧化体系对VFAs的组成影响较小,产生的VFAs中乙酸占比最高,达44%以上。  相似文献   
105.
《广东化工》2021,48(13)
研究以06Cr19Ni10(304)钢板和喷涂有特氟龙(PTFE)的Q235钢板为加热面,控制温度在100℃、120℃、140℃不同加热温度下的间接加热,分析试验过程中污泥的干燥曲线、干燥速率曲线以及含水率-黏壁强度曲线。试验表明:以为304不锈钢板为加热表面,在100℃,120℃,140℃温度下,污泥的干燥速率曲线、含水率-黏壁强度曲线都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相似趋势;在140℃以喷涂有PTFE的Q235钢板为污泥间接加热面时,干燥速率曲线的变化趋势与以304不锈钢板为加热面时类似,但黏壁量为0 g/m~2;在含水率为60 %时,以304不锈钢板为加热面时,污泥黏壁强度达到最大,分别为140 g/m2、215 g/m~2、160 g/m~2,而喷涂有PTFE的Q235钢加热板为加热面的黏壁量为0 g/m~2,说明温度和含水率是影响污泥间接加热干燥黏壁量的主要因素,PTFE在污泥间接加热干燥中具有良好的防黏性。  相似文献   
106.
《广东化工》2021,48(15)
以污泥作为主要材料,以污泥焚烧灰渣和粘土作为辅料制备污泥陶粒催化剂。考察了HCO_3~-及水质背景对污泥陶粒催化剂(SCC)催化臭氧氧化头孢曲松钠(CRO)的效能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臭氧投加量为0.95 mg/min,SCC投加比例(催化剂与废水的体积比)为1︰1,反应温度为20℃,CRO浓度为100 mg/L时,HCO_3~-对催化臭氧氧化抑制作用明显,而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HCO_3~-浓度增大而表现得更加显著;并且随着溶液水质的复杂化,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出现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07.
《广东化工》2021,48(17)
采用"离心浓缩+板框压滤+低温除湿干化"集成工艺处理高有机质污泥,结合了板框压滤和低温除湿干化的优点,能将98%污泥含水率稳定降至40%以下,能达到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的要求,且能与末端掺烧焚烧友好衔接。文中介绍了深圳某水质净化厂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和主体工艺段设计要点,为其他类似项目设计、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剩余污泥中蛋白质的资源化利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污泥预处理则是实现污泥中蛋白质释放的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提高剩余污泥中蛋白质的溶出效果,选取热碱预处理、超声碱联合预处理、溶菌酶预处理对污泥进行溶胞,以蛋白质提取浓度为主要指标进行参数优化,并利用等电点法对粗提取蛋白进行纯化回收。结果表明:溶胞效果热碱预处理(pH值13、温度140℃、时间1.5 h,2 062.98 mg/L)>超声碱联合预处理(497.76 mg/L)>溶菌酶预处理(269.95 mg/L),且在pH值为3时热碱预处理蛋白质纯化回收率可达62.42%。试验结果表明:热碱预处理在提取效果方面较另外两种方法优势明显,具有良好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