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72篇
  免费   1881篇
  国内免费   1424篇
电工技术   2727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2889篇
化学工业   4352篇
金属工艺   2315篇
机械仪表   2614篇
建筑科学   3531篇
矿业工程   1808篇
能源动力   959篇
轻工业   3497篇
水利工程   1396篇
石油天然气   2005篇
武器工业   394篇
无线电   30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89篇
冶金工业   1626篇
原子能技术   480篇
自动化技术   3463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740篇
  2022年   723篇
  2021年   669篇
  2020年   803篇
  2019年   1064篇
  2018年   1049篇
  2017年   510篇
  2016年   603篇
  2015年   807篇
  2014年   1917篇
  2013年   1291篇
  2012年   1359篇
  2011年   1504篇
  2010年   1429篇
  2009年   1507篇
  2008年   1461篇
  2007年   1642篇
  2006年   1604篇
  2005年   1512篇
  2004年   1380篇
  2003年   1251篇
  2002年   1077篇
  2001年   1071篇
  2000年   1159篇
  1999年   1311篇
  1998年   1175篇
  1997年   1141篇
  1996年   1016篇
  1995年   1028篇
  1994年   858篇
  1993年   777篇
  1992年   801篇
  1991年   762篇
  1990年   662篇
  1989年   491篇
  1988年   185篇
  1987年   138篇
  1986年   142篇
  1985年   152篇
  1984年   152篇
  1983年   136篇
  1982年   102篇
  1981年   77篇
  1980年   72篇
  1979年   47篇
  1978年   33篇
  1965年   13篇
  1964年   12篇
  1957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量化分析煤岩原生裂隙结构对其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以不同冲击倾向性矿井煤样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业CT扫描和三维重构技术,提出了以长度因子、宽度因子、面积因子、体积因子、倾角因子和分形因子来量化描述煤岩原生裂隙结构的三维特征,并且依据样本相关性分析原理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原理,对原生裂隙结构几何特征与物理力学特性之间关联的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物理力学特性的煤岩介质,原生裂隙结构特征差异明显,发育程度与其冲击倾向性成反比;除泊松比,煤岩物理力学特性与原生裂隙结构特征的几何因子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不同的几何因子对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能力以及各个物理力学特性受几何因子的影响程度均不同。  相似文献   
102.
针对层次分析法(AHP)处理可靠性分配问题时存在的局限性,将直觉梯形模糊数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控机床可靠性分配方法。在确定影响机床可靠性分配的重要因素种类及分配原则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数控机床可靠性分配问题的层次模型和可靠性分配中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权重。运用直觉梯形模糊数准确表达出模糊信息和专家意见,最终确定子系统在可靠性分配中的分配比例。以一数控机床为例,通过和层次分析法进行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3.
为了验证E6控制系统的配机效果,并使4020CT型天然气发动机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使用E6控制系统对该发动机进行各工况运行条件的优化标定。E6控制系统使用空燃比闭环控制策略,能够使发动机保持运行在设定的各工况最佳运行条件下。通过E6控制系统的应用试验,完成了发动机性能参数的标定和优化,以及试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4020CT型天然气发动机的性能特性、排放指标等均达到设计要求。这说明E6控制系统标定效果较佳,同时,为E6控制系统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4.
105.
针对刚刚闭坑的抚顺西露天矿,开展其周边水环境的调查与评价,探清了抚顺西露天矿矿区内地表水、地下水环境质量污染的现状,阐明了矿区地理环境对周围水环境影响的程度。调查结果表明:该矿区地表水主要污染物有高锰酸性指数、COD、BOD_5、DO、NH3-N、总磷等6种;地下水主要污染指标有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NH_3-N、Fe、Mn、Na、氯化物、氟化物、耗氧量及石油类等11种,其中铁离子超标率最高,从污染物分布的空间分析,污染源主要分布在汪良舍场、西舍场、东舍场以及西露天矿的北侧和东露天矿的北侧。  相似文献   
106.
应用赫兹弹性接触理论,首先分析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结构参数、预紧原理及其预紧受力,再运用SolidWorks建立了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三维模型,最后通过ANSYS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得出在不同的预紧载荷下的接触应力和变形,为轴承预紧力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研究气固两相流中固体颗粒间碰撞对冲蚀的影响。方法 使用Eulerian-Lagrangian方法,将气相作为连续相,通过Navier-Stokes方程求解,颗粒平移运动由离散相模型(DPM)求解。颗粒间碰撞运动采用直接模拟蒙特卡罗(DSMC)方法进行模拟,用少量采样颗粒代替真实颗粒计算颗粒间碰撞,碰撞的发生条件通过修正的Nanbu方法判定,碰撞过程遵循颗粒间碰撞动力学模型,采用Grant-Tabakoff随机颗粒-壁面碰撞反弹模型,计算颗粒与壁面的碰撞运动。将颗粒运动信息导入5种不同的冲蚀模型,并将计算与未计算颗粒间碰撞的冲蚀预测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颗粒间碰撞位置主要分布在90°弯头外拱侧的颗粒高浓度区,随着颗粒质量流量的增大,颗粒碰撞次数增加,且直管段中碰撞次数占比增大。随着入口速度的增大,颗粒碰撞次数减少。使用DSMC-CFD方法计算的最大冲蚀位置沿弯管外拱轴线向高角度方向偏移,且数值比忽略颗粒间碰撞的CFD方法约低5%~15%,总冲蚀率则两者区别不大。结论 引入DSMC方法计算颗粒间的碰撞,可以节省大量算力。弯管处发生颗粒间碰撞,DSMC-CFD冲蚀预测方法更符合实际,使用DSMC-CFD方法的Oka模型与实验测得值最贴近。  相似文献   
108.
王萌  雷辉  姜舟  孙理理  马剑钢  贺晨  李俊峰 《表面技术》2020,49(12):50-54, 198
目的 以ZnO/SiO2复合粉体为填料,开展新型热控涂层制备方法研究,提高传统白色热控涂层的紫外反射率, 研制出具有太阳全光谱高反射性能的热控涂层。方法 以硫酸锌和硅酸钠为原料,采用常温化学合成与高温热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制备ZnO/SiO2复合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仪器,对复合粉体的微观结构及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然后以ZnO/SiO2复合粉体为填料,以无机硅酸钾为粘结剂,制备了ZnO/SiO2热控涂料,通过不同颜基比和厚度的优化,得到了太阳全光谱(200~ 2600 nm)高反射白色热控涂层的制备方法。结果 研制的ZnO/SiO2复合粉体在紫外波段的反射率均大于88%,与传统ZnO粉体相比具有明显提升。当以无机硅酸钾为粘结剂、颜基比为2:1、喷涂厚度为100~140 μm时,所制备涂层在太阳全光谱呈现高反射特性,此时涂层的太阳吸收比为0.12,红外发射率为0.92。结论 ZnO/SiO2热控涂层具有优异的热控性能,与传统白色热控涂层相比具有更低的吸收比,同时在太阳全光谱具有高反射特性,可以满足新一代大功率卫星长寿命和高效散热的技术需求。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分析森林脑炎病毒不同感染途径对小鼠模型的致病性、病毒分布及增殖动态。方法将适应原代地鼠肾(primary hamster kidney,PHK)细胞的森林脑炎病毒进行10倍系列稀释,取4个连续稀释度的病毒液,分别通过脑腔注射、灌胃、滴鼻、肌肉注射、腹腔注射的感染方式,对昆明小鼠进行攻毒,逐日连续观察14 d,计算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并分别取攻毒后第3、5、7天发病典型的腹腔感染组小鼠脑、肺、肾脏、肝脏、心脏、小肠、血液7种组织器官,采用蚀斑法检测病毒滴度。结果脑腔、灌胃、滴鼻、肌肉注射和腹腔注射攻毒方式的LD50分别为10、105.1、105、101.2和102PFU/mL。所有攻毒途径小鼠的脑腔中病毒滴度最高,达109PFU/mL,肺组织为106.5PFU/mL,肾脏为105PFU/mL,心脏和肝脏中病毒滴度较低,分别为102和101.5PFU/mL,肠道中出现一过性病毒感染,而血液中病毒滴度最高为105.5PFU/mL。结论森林脑炎病毒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小鼠模型,除具有较强易感性的脑组织外,对肺组织细胞同样具有较强的感染性。  相似文献   
110.
采用无定型B粉为原料,在催化剂Fe2O3和CaO辅助作用下,控制反应气氛氨气的流量(150~200 mL/min),在1200℃下于真空管式炉中保温4 h,制备氮化硼纳米管(BNNT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竹节状氮化硼纳米管(BNNTs),其晶体结构为六方氮化硼,外径约为35~100 nm,长度为数微米至数十微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