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32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3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陈云  胡志刚  徐晗 《岩土工程学报》2017,39(Z1):177-181
灌水法因其原理简单、简便易用,能直接检测出填筑体的密度而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土石坝填筑料的填筑质量检测。而在实际工程试验检测过程中,诸多因素均会影响到检测成果的精度,甚至会得到很多异常且不合理的结果。因此有必要结合土石坝填筑质量的实际检测经验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相关试验研究提出消除或减小影响因素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02.
电阻应变测量方法浅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介绍了应力应变电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设计了电阻应变测量电路,中推导的应变计算公式消除了非线性误差,修正了导线电阻引起的误差,并且考虑了材料的泊松效应,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03.
地热能因具有稳定、储量大、分布广泛等特点,在建筑供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地热能供热技术分类出发,详细阐述了浅层地源热泵技术、水热型供热技术及中深层地埋管供热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沿革及应用现状。通过对现有报道的地热能供热技术研究方向和相关成果进行总结,从运行机理和应用实践角度出发,对该领域技术发展做出展望。未来地热能供热技术领域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大型浅层地埋管管群热平衡分析、水热型供热高效回灌技术研究及中深层地埋管管群换热性能评估等。  相似文献   
104.
微拉曼光谱技术及其在微结构残余应力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多孔硅薄膜,硅基底结构是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中的一个基本组元,其厚度为微米量级。由于薄膜与基底材料之间存在着晶格错配,在薄膜,基底间的界面上会出现残余应力,严重时会导致裂纹出现而发生断裂。微拉曼光谱法(micro-Raman spectroscopy,MRS)是近些年来在化学、物理、材料和力学等学科领域迅速发展的光学测量方法。文中对这一方法进行介绍,并且用来测量化学腐蚀多孔硅薄膜结构的残余应力,发现随着孔隙率的增加,多孔硅表面的拉伸应力逐渐增大。特别对某一样品出现裂纹区的拉曼测量表明,在裂纹区的残余应力急剧上升,达到了0.92GPa。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不同孔隙率的多孔硅薄膜表面的微观形貌,这种不同程度的微观孔穴结构与残余应力的分布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5.
"施工组织管理"是工程管理专业中既传统又比较综合的科目,结合现阶段BIM技术的高速发展,对BIM信息技术融入该门课程进行实践研究.通过对传统课程教学中导致学生被动学习缺乏创造性的弊端进行剖析,深入研究BIM信息技术优势,寻找与课程教学的契合度.在教改过程中,利用翻转课堂、角色模拟、理实相结合等教学手段总结出BIM信息技术的引入不仅能将全过程案例导入,让学生体验施工全过程管理,而且通过软件的使用,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并在课程结束后真正实现了与市场动态链接等多方面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建在深厚覆盖层上的高土石坝,混凝土廊道与防渗墙的应力变形性状十分复杂,针对深厚覆盖层上高土石坝防渗体系的受力特点,提出对廊道与防渗墙之间可设置定向支座连接型式,并开展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刚接、定向支座两种不同的连接型式以及定向支座接头嵌固时机对防渗墙应力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定向支座型式的主要优点是在完建期允许防渗墙能自由伸入廊道,与防渗墙顶端刚接廊道的传统结构型式相比,能充分减小上部坝体的巨大自重经过廊道传递给防渗墙的压应力;防渗墙顶端蓄水前受到一定的压应力是有益的,可避免防渗墙在水压力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拉应力;提出对于定向支座连接型式,应在坝体填筑到一定高度后将廊道与防渗墙顶端嵌固起来,使得蓄水后防渗墙的拉压应力处于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7.
松散弃渣土在重力抛(滚)下自然休止形成。由于未经碾压,其结构松散,受外界环境影响极易发生变形失稳,目前有关松散弃渣土工程特性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某水电工程高弃渣场边坡为例,考虑弃渣体颗粒组构分布特征,沿垂向在坡面布置4条采样高程线,经对松散弃渣现场测量、采样和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鉴于松散弃渣现场密度试验难以开展,提出一种基于现场测量取样和室内休止角测试获取松散土石体天然密度的新技术方法,并在结合大型三轴压缩试验开展一致性验证后,得出松散弃渣土现场相对密度Dr=0.50~0.55,且垂直方向自上而下呈增加趋势。(2)大变形是松散弃渣的主要工程问题,其全过程试样球应力p-体应变εv很好遵循线性关系,体积模量B与应力水平s无关,而仅随围压σ3而变。邓肯–张E-B模型对松散弃渣土适用性较好,松散弃渣土的破坏应力比Rf=0.65左右,大变形过程总体呈应变硬化特性,15%应变下偏应力无峰值,其变形机制可归纳为非稳定颗粒结构的摩擦大变形。(3)对各采样高程的松散弃渣土试样,经试验发现体积模量B与σ3均较好满足线性关系,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B在应力坐标轴上截距约等于0,该规律的揭示...  相似文献   
108.
总方量约320m^3的一危岩需要实行控制爆破,该地段的地质条件属于喀斯特地貌,岩石为泥质胶结的石灰岩、泥质页岩,普氏系数f=6—8,岩石节理裂隙发育。根据爆破点所处的环境及工地现有的施工条件,选择垂直浅孔小台阶爆破方案,确定爆破范围,根据爆破点的爆破高度,将危崖分成两个小台阶,用手持式轻型凿岩机钻孔,台阶高度3m。每级台阶上布置多排垂直钻孔,采用排间顺序微差爆破方案。通过周密设计,在拟爆破的危崖顶部凿几排密集炮孔,确定合理的每孔装药量与堵孔长度,松动爆破这部分岩石,使上部岩体借助爆破震动和自重作用坍塌下来。  相似文献   
109.
为在深厚覆盖层上高土质心墙堆石坝的设计中准确预测混凝土防渗墙的应力,开展了防渗墙刺入黏土的模型试验,利用CT断层扫描获得了防渗墙顶端土体的变形性状;提出在防渗墙顶端与土体的法向接触模拟中,应采用柔性法向接触本构模型;建立了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刚柔性法向接触对混凝土防渗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防渗墙顶端切削周边土体,发生了明显的刺入位移;刚性法向接触本构模型不允许接触面发生嵌入,因而防渗墙顶端周边土体对防渗墙的约束效应过于强烈,导致防渗墙顶端较高的压应力;柔性法向接触本构模型允许一定程度的接触面嵌入,接触面嵌入位移可理解为实际刺入位移,可较好地模拟实际工程中防渗墙刺入黏土的冲切破坏现象。  相似文献   
110.
以某围堤穿越深厚软土区大桥群桩基础为工程实例,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手段,分析工程实施过程中附加荷载施加对既有桩基工作环境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大面积堆载对桩基产生不利影响,并显著受控于桩-土摩擦系数,鉴于工程中取值较困难,通过对比数值计算桩周负摩擦力与原位试验地基土侧摩阻力标准值,确定本工程桩-土摩擦系数在0.2~0.3;②填筑会对邻近桩基产生负摩擦力,进而增加基桩轴力,但不引起桩身破坏;③对称而均匀的填筑可最大程度降低桩基不均匀沉降及附加荷载向地基深部水平向的扩散,基桩弯矩影响可控;④群桩中各基桩空间分布不同,附加荷载引起同一承台下基桩-土变形协调存在差异,对桥桩安全监测应具有针对性。该研究成果可有效克服规范法的一些局限,对于指导实际工程方案的制定以及工程施工过程中合理布置监测措施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