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03篇
金属工艺   1篇
轻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新工艺以大孔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氯乙醇和三甲胺为原料.合成氯化胆碱。所用原料三甲胺和氯乙醇均为化学纯,大孔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为自制产品.反应器为带可调转速的电动搅拌玻璃反应釜,体积为1l,转速为100~1000r/min轴封为机械密封。合成方法:称取500g32%的氯乙醇,放入反应釜中,加人5g自制的大孔强碱阴离子树脂,控制反应温度为50℃,在搅拌下慢慢将373g33%的三甲胺水溶液加入到湍流混合区,约40min加完,继续反应1h,过滤分离催化剂,得到870g氯化胆碱32.3%的水溶液,计算反应收率为99.3%。蒸去水份,并于105℃…  相似文献   
102.
酯交换法反应精馏制备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酯交换法反应精馏制备工艺,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物羟值和数均分子量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反应工艺条件:以甲醇钠为催化剂,DMC与1,4-丁二醇以适宜摩尔比,减压精馏阶段真空度控制在700~740mmHg,反应温度不要超过210℃,最终产物的羟值约为56,分子量约为2000。  相似文献   
103.
6.2工艺技术现状 传统合成聚氨酯主要是以光气法为主,以胺和光气为原料先合成异氰酸酯,继而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得到聚氨酯,反应中涉及到的光气以及异氰酸酯都有很强的毒性,尤其是光气。  相似文献   
104.
刘冰灵  田恒水  崔喜 《化工进展》2016,35(9):2892-2897
采用酯交换缩聚法,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和1,6-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甲酯(HDC)为原料,1,4-丁二醇(BDO)为扩链剂,分别采用有机锡类和钛酸酯类为催化剂制备聚醚型聚氨酯(PEPU)弹性体。用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DSC)、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力学性能与光学性能测试等考察有机锡类和钛酸酯类催化剂对聚氨酯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工艺条件下,有机锡类和钛酸酯类为催化剂均能有效催化酯交换缩聚合成高分子量的聚氨酯(PEPU)弹性体,钛酸四乙酯和二丁基氧化锡催化制得PEPU的特性黏度较高。二丁基氧化锡催化制得PEPU的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较优,钛酸四乙酯催化制得PEPU热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05.
乙二醇生产新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乙二醇现有生产的工艺及其缺点,介绍了作者开发的联产化工原料碳酸二甲酯的乙二醇生产新工艺及以二氧化碳为载体的水解法乙二醇生产新工艺,与原工艺相比可节约蒸汽57%、节约冷却水50%、节约电35%、提高收率10%。  相似文献   
106.
酯交换合成碳酸二甲酯工艺过程开发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酯交换法,以甲醇和碳酸丙烯酯为原料,反应精馏合成碳酸二甲酯,筛选出最佳催化剂,确定了其用量,考察了原料配比等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同时,采用萃取精馏法对甲醇和碳酸二甲酯二元恒沸物的分离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适宜的萃取剂,研究了萃取剂的配比和回流比对分离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催化剂和萃取剂的回收及循环使用时反应和分离性能的影响,对副产品丙二醇的分离提纯工艺也进行了考察,从而得到了酯交换合成碳酸二甲酯全  相似文献   
107.
对抽余C4中异丁烯杂多酸催化水合制备叔丁醇的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搅拌转速、水油相比、叔丁醇初始含量以及催化剂循环使用次数等因素对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在60℃~70℃、水油相体积比在1.5均有利于异丁烯的转化;搅拌转速大于500r/min时,可消除异丁烯扩散因素的影响;水相中添加叔丁醇对反应不利;催化剂循环使用20次,对异丁烯的平衡浓度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8.
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甲酯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酯交换法,以甲醇和碳酸丙烯酯为原料,反应精饱同最佳剂,确定了其用量,考察了原料配比等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同时,采用萃取精馏法对甲醇=碳酸二甲酯二元恒沸物进行了分离研究,得到了适宜的萃取剂,研究了萃取剂的配比和回流比对分离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催化剂和萃取剂的回收及循环使用对反应和分离性能的影响。对副产品丙二醇的回收及回流比对其纯度的影响也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09.
铜基催化剂催化丙二酸二乙酯加氢一条绿色制备1,3-丙二醇的路线。在消除内外扩散的基础上,根据丙二酸二乙酯加氢反应体系建立本征动力学反应模型,得到了在实验条件下适定的动力学模型、反应物的吸附方式和速率控制步骤。进一步通过该模型的活化能、吸附焓和指前因子计算,说明了提高选择性催化酯基能力和抑制副产物丙酸乙酯的生成是以后提高丙二酸二乙酯加氢制备1,3-丙二醇的关键。为以后合理设计催化丙二酸二乙酯加氢制备1,3-丙二醇的铜基催化剂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0.
采用溶胶凝胶法改变氨水和硝酸铜用量制备系列Cu/SiO_2催化剂,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氮气吸附脱附,广角X射线衍射,电子透射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手段,系统研究了催化剂的物化性质与催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氨水用量,可以有效调控SiO_2载体的形貌,增强铜活性位点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改进还原后的催化剂的Cu~0/Cu~+比例。确定了最佳的氨水加入量是n(NH_3)/n(Cu~(2+))为56,催化剂最佳铜质量分数为35%。最佳的Cu/SiO_2催化剂,在200℃、2MPa下催化丙二酸二乙酯(DEM)加氢制备1,3-丙二醇(1,3-PDO)的反应中,展现出了91.5%的DEM转化率和43.2%的较高1,3-PDO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