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18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27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21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14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冶金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首先从纯理论角度介绍了数据模型的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然后介绍了运营商的数据模型架构、企业级模型的定位和作用以及系统级模型的定位和作用;最后从用户需求、工程立项、开发设计及上线实施4个环节详细阐述了企业级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2.
介绍了一种基于MCGS组态的风力控制系统,通过以太网和RS485通讯将触摸屏与变频器、PLC进行连接。经过软硬件设计及触摸屏组态,实现了触摸屏同时对PLC及变频器的控制。在实验平台的基础上,可以实时监控不同风速及风向条件下,风力发电机的发电情况,对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3.
针对目前轨道交通U形梁底板横向仅布置普通钢筋的构造特点,为了提高轨道交通U形梁底板横向抗裂性能和安全性能,以青岛地区某无砟轨道交通U形梁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研究U形梁底板横向抗裂和应力分布,并提出一种横向预应力布置方式。研究结果表明:跨中底板的横向拉应力主要由自重和设计荷载引起,而梁端底板的横向拉应力则受纵向预应力、自重等多因素影响。设计荷载作用下,结构最大横向拉应力为1.71 MPa;在1.3倍超载作用下,最大横向拉应力达到2.04 MPa,超过规范要求,结构安全储备较低,横向抗裂性能较弱。布置横向预应力后, U形梁跨中底板底面横向拉应力明显减小,达到-0.117 MPa,且拉应力的分布趋于均匀,结构安全性显著提高。研究结果可为U形梁底板抗裂及横向配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4.
利用不同频率的核磁共振仪器(23 MHz和2 MHz)测试不同粉碎程度页岩样品的孔隙度,评价页岩孔隙度的有效性,探究粉碎粒径对页岩样品孔隙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与2 MHz仪器相比,23 MHz仪器在信噪比和回波间隔上有明显优势,更适合于评价页岩孔隙度;60~80目范围内页岩碎样的核磁共振T2谱、核磁共振孔隙度与完整柱状页岩测试结果一致;粉碎程度达到120目时,部分页岩样品的孔隙度出现一定程度减小,这与样品内部孔隙结构被破坏有关;当粉碎粒径超过230目时,页岩的主要粒度组分(即粉砂)被破坏,导致所有页岩样品核磁共振T2谱改变的同时孔隙度也明显减小,且页岩粉粹过程大孔隙的损失是影响T2谱变化的重要原因。在一定粒径范围内粉碎的页岩样品依然能够保持自身孔隙的完整性;当粉碎超过一定程度时,页岩的粒度组成与孔隙结构均会遭受破坏从而导致孔隙度明显降低。对页岩粉碎程度与粒度之间关系对比分析认为60目范围内的页岩碎样依然能准确表征页岩储层本身的孔隙度。  相似文献   
105.
依托某地区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有砟轨道连续梁,阐述了该工程的监控方法和理论,介绍了其监控内容和工具,并实施了变形和应力监控工作。监控结果表明,主梁各节段的高程与设计值差异较小,符合设计控制要求;测得了梁体及内外侧温度变化情况;梁体顶、底板基本均为压应力状态,和理论值基本吻合,顶板应力受光照温度影响变化明显,底板相对较稳定。  相似文献   
106.
本文根据文献[1]给出的设计,对电视同步信号的电子综合法,采用优化设计及组合逻辑函数多变量输出的计算机化简方法,取得了与计算机模拟验证和电路实验验证完全一致的结果。经比较发现,本文的效果优于电视同步机常用方法的相应结果。  相似文献   
107.
本文通过理论联系实际,阐述在实验室审核中,如何发现不符合项,如何对不符合项进行整改。有应用实例,针对性强,对于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校准检测机构的审核、内部审核,具有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8.
正为落实南方电网公司加快配置"70后""80后"干部的部署,贵州电网公司在2017年工作会议上对进一步做好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17年5月起,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贵州公司")人事部组织35岁以下年轻干部员工中开展实施了"加速培养计划"(Accelerative Training Program,以下简称"ATP培训"),通过改进和创新年轻干部培养方式方  相似文献   
109.
黄土细沟流跌坑的形成与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跌坑是细沟侵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床面形态,其是床面形态和水流流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借鉴下切型阶梯-深潭理论采用6种坡度(2°、4°、6°、8°、10°、12°),5种流量(8、16、24、32、40 L/min)完全组合冲刷试验,系统研究了黄土坡面细沟流跌坑形态发育过程及动力特性。结果表明:跌坑平均深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跌坑平均间距与跌坑平均深度的比值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表明跌坑随坡度的增加发育越加成熟,且流量对两者影响均较少;跌坑发育系数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大,其值介于1.01和1.14之间,与细沟阻力系数呈正势变化,表明随着跌坑发育越显著,水流阻力越大,能量耗散越剧烈。相同坡度下,跌坑消能率随流量的增加呈线性减小趋势;而消能率随坡度和跌坑发育系数的增加呈幂函数增加关系,消能率范围在87.28%~98.58%之间,研究结果表明跌坑的发育及作用机制对细沟流流动特性及侵蚀产沙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0.
本文详细描述了国内三代压水堆核电机组超大型防护门在横向推拉和纵向平移行进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的过程。本文论述的防护门结构可在水平面两个方向顺序移动,解决了超重、特大门扇移动时推动力过大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