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19篇
  免费   1153篇
  国内免费   494篇
电工技术   182篇
综合类   1251篇
化学工业   3237篇
金属工艺   524篇
机械仪表   378篇
建筑科学   731篇
矿业工程   252篇
能源动力   108篇
轻工业   6955篇
水利工程   173篇
石油天然气   375篇
武器工业   37篇
无线电   26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74篇
冶金工业   197篇
原子能技术   62篇
自动化技术   566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481篇
  2022年   572篇
  2021年   585篇
  2020年   575篇
  2019年   619篇
  2018年   384篇
  2017年   485篇
  2016年   527篇
  2015年   629篇
  2014年   991篇
  2013年   790篇
  2012年   932篇
  2011年   970篇
  2010年   758篇
  2009年   761篇
  2008年   901篇
  2007年   746篇
  2006年   586篇
  2005年   556篇
  2004年   467篇
  2003年   423篇
  2002年   304篇
  2001年   252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散粒体的自组织临界性与非均匀介质的元胞自动机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普遍认为自组织临界性的发生与尺度效应和组织原则有关。尺度效应以各国开展的沙堆试验为基础,而组织原则未见有人讨论。首先,进行了不同级配的散粒体沙坡试验,发现散粒体自组织临界性与粒径的非均匀系数有关。随着非均匀系数的逐渐增大,散粒体呈现出不同的试验现象和统计结果,并且散粒体系统的动力行为由准周期到自组织临界性再到准周期进行演化。其次,设计了能够描述非均匀介质和体现非均匀系数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即引入由于摩擦力造成的能量损耗作为表征沙粒表面不同粗糙度的物理量。通过调整能量损耗和半径的取值,可以进行不同非均匀系数、不同规模的元胞自动机数值模拟,其统计结果与真实散粒体沙堆试验相类似。通过沙堆试验和计算机模拟,发现组织原则与系统的鲁棒性和敏感性是否达到平衡有关。只有当非均匀散粒体维持整体的鲁棒性和敏感性的平衡时,才可能突破尺度局限,使大尺度的系统仍呈现自组织临界性;但当非均匀系数继续增大,使系统的鲁棒性占优,而敏感性消失或减弱,两者的平衡被破坏时,非均匀散粒体仍不能呈现自组织临界性现象。因此系统的鲁棒性和敏感性达到平衡是系统呈现自组织临界性现象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02.
新型双泥生物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   总被引:52,自引:3,他引:52  
在对生物脱氮与除磷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生物脱氮与除磷是两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交叉的生理过程,其交叉点是部分聚磷菌在缺氧状态下的反硝化吸磷脱氮。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新型双泥生物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由两个不同功能的SBR反应器组成)成功地解决了硝化菌与聚磷菌的泥龄之争。反硝化与聚磷菌厌氧释磷的矛盾等难题,该工艺运行稳定且处理效果良好,特别适合于处理BOD5/TP值低的污水。  相似文献   
103.
居住区绿地对其空气中细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居住区内不同楼间绿地的绿化覆盖率和空气含菌量的关系初步分析表明,小区绿化对空气含菌量的影响决定于正负两种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绿地的正作用大于负作用,绿化覆盖率高有利于降低空气含菌量。  相似文献   
104.
UV诱变技术培养造纸废水高效降解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连续流条件下以活性污泥代替纯菌种进行UV诱变,结果表明诱变作用效果显著且具应用潜力。通过与普通驯化的污泥进行比较发现,经诱变活性污泥更适于降解木质素,且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5.
将元胞自动机法和有限差分法相结合,建立焊接熔池凝固过程中枝晶生长模型。运用此模型对Ti-Al合金凝固过程显微组织进行模拟研究,分析形核数及冷却速率对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Ti-Al合金焊缝处显微组织主要表现为柱状晶,且随时间的延长,枝晶之间竞争生长激烈,高次枝晶随之产生;形核数增加,枝晶间距减小,高次枝晶生长受限,出现胞枝混合现象;冷却速率不仅影响枝晶生长速度和枝晶臂间距大小,而且带来严重的溶质浓度偏析。  相似文献   
106.
针对强非线性系统混沌演化与激变难以掌握,阻碍线谱混沌化技术工程化应用的问题,采用点映射胞轨迹法对强非线性系统的全局性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激励力幅值的增加,系统经历了不止一次的对称破缺分岔,逆对称破缺分岔过程,系统通过不同形式由周期状态转变为混沌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了解郴州市食源性疾病的病原学特征和流行规律,为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7—2019年郴州市2家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的病例信息、粪便或肛拭子标本,依据《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中的方法对标本开展病原学检验、病原体分型以及药敏试验。结果 采集腹泻病例标本825份,病原体总检出率为30.18%(249/825),其中沙门菌16.24%(134/825)、诺如病毒11.76%(97/825)、致泻大肠埃希菌3.52%(29/825)、副溶血性弧菌0.73%(6/825)、志贺菌0.12%(1/825);第二、第三季度细菌检出率高,第一、第四季度病毒检出率高;不同年龄段病原体检出率以2~6岁年龄段最高(40.79%,31/76);可疑暴露食品主要为乳及乳制品、粮食类及其制品和水果类及其制品;检出的沙门菌中以鼠伤寒沙门菌占比最高(74.63%,100/134),致泻大肠埃希菌中以肠黏附型(EAEC)和产肠毒素型(ETEC)占比最高(34.48%,10/29),诺如病毒以GⅡ型为主(85.57%,83/97);沙门菌对四环素(TET)耐药率最高达88.71%(110/124),沙门菌多重耐药率达85.48%(106/124);致泻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AMP)耐药率较高(79.31%,23/29),致泻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率为62.07%(18/29)。结论 郴州市食源性疾病腹泻病例的主要病原体为沙门菌和诺如病毒,沙门菌和致泻大肠埃希菌耐药严重,应针对性地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强化抗生素耐药监测,严防抗生素滥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究可生食蔬菜品种、温度、接种部位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以下简称单增李斯特菌)存活的影响,为可生食蔬菜中单增李斯特菌的风险评估和关键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冻干定量单增李斯特菌为菌株来源,以彩椒、洋葱、黄瓜、圣女果和生菜5种可生食蔬菜的表面和切面为单增李斯特菌的接种点,在4 ℃、25 °C条件下培养7 d,定期监测每份样本中的单增李斯特菌的菌量,对其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单增李斯特菌冻干菌种不同瓶间菌量均匀(F=1.923,P<0.05),-20 ℃储存28 d后的复苏率为93.3%±4.2%。在4 ℃条件下,除了彩椒表面、黄瓜切面、生菜表面和生菜切面外,单增李斯特菌在其他蔬菜上放置7 d后均未见显著生长(δ<0.5 log10 CFU/mL)。在25 ℃条件下,单增李斯特菌在彩椒、洋葱、圣女果、生菜以及黄瓜切面上均呈现为支持生长[δ为(1.16±0.35)~(2.68±0.18)log10 CFU/mL]。单增李斯特菌在黄瓜切面、生菜表面和切面放置7 d后,菌量仍持续增长,在生菜的表面和切面生长趋势和浓度基本一致。结论 单增李斯特菌在可生食蔬菜上的存活能力与蔬菜种类、表面与切面、储存温度等条件密切相关,温度的控制对降低其在可生食蔬菜中的风险至关重要。生菜和切后的黄瓜作为单增李斯特菌高风险食品,应引起风险评估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9.
利用秩次集对分析理论在处理系统不确定性方面的优势,提出一种新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在电力地理信息系统中,根据待预测区域内各10 kV馈线供电范围生成Ⅰ类元胞,将Ⅰ类元胞的历史负荷数据分别按不同的集合容量生成多个历史数据集合和1个目标数据集合;其次,对各历史数据集合进行秩次变换得到相应的秩次集合,并分别将其与目标数据秩次集合构成集对;然后,寻找与目标数据集合相似的历史数据集合,选取相对误差最小的集合容量对应的预测值作为各Ⅰ类元胞负荷预测值;最后,以等大小网格生成Ⅱ类元胞,根据Ⅰ类元胞负荷预测值结合用地信息求出各Ⅱ类元胞的负荷预测值,从而得到网格化后的空间负荷预测结果。工程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0.
在电力系统大停电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电压失稳问题,为了研究停电事故发展机理,从事故演化过程中电网各节点电压变化入手,依据元胞自动机理论进行建模。将节点作为元胞,根据静态电压稳定性理论定义了元胞状态以及转换规则,建立了一种考虑节点静态电压稳定性的电网元胞自动机故障演化模型,并定义了电压稳定裕度指标。在IEEE39节点系统中,利用该模型进行单次停电事故仿真,分析了不同扰动方式下停电事故过程中节点电压稳定裕度的变化。进一步,利用该模型进行了多次停电事故仿真,探究了负荷扰动方式及电网热稳定裕度对各节点电压稳定裕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