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22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39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17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0篇
水利工程   13篇
无线电   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7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首钢股份3号高炉于2010年1月投产,一代炉役寿命已达12年,进入炉役生产后期。生产中存在操作炉型既定,高炉炉况接受调整困难;炉缸炉底侵蚀严重,加钛护炉为常态;冷却强度下降,在炉墙处形不成稳定的渣皮等制约高炉强化冶炼的特征,高炉表现为煤气流分布紊乱,炉缸侧壁温度长期处在高位,被迫控制铁水产量适应,严重影响了高炉顺行,燃料消耗居高不下。通过采取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提高原燃料质量和入炉粒级;合理地上下部调剂,调整中心和边缘煤气流分布,提高煤气利用率;精细精准化日常管理,保证炉温和炉渣碱度合适稳定,炉外渣铁出匀出净等措施,3号高炉炉况长时间稳定顺行,铁水产量稳步提升,燃料比大幅下降,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2.
薄内衬双金属复合管受管壁厚度影响,无法对内衬层进行单道次焊接。文中对内衬层304厚度0.6 mm,基层Q235B厚度4.0 mm的双金属复合管,采用钨极氩弧焊及过渡层+基层2层3道次的焊接方法,选用ER309L焊丝、 TGF309L焊丝及ERNiCrMo-3焊丝进行过渡层的焊接,选用ER70S-6焊丝进行基层焊接,设计了3种焊接方案,对焊接接头进行了显微组织和耐蚀性能分析,重点分析不同过渡层焊材的选取对焊接接头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焊接方案的焊缝成形良好,选用ER309L和TGF309L焊丝焊接的过渡层焊缝显微组织致密,为奥氏体+少量蠕虫状铁素体,焊缝-母材合金元素过渡均匀,焊后接头自腐蚀电流较小;选用ERNiCrMo-3焊丝焊接其过渡层显微组织特点为镍元素不能充分扩散,在奥氏体中出现聚集现象,并伴有晶间组织,焊后接头钝化区间长度及击破电位较高,3组方案耐腐蚀性能均强于复合管母材。  相似文献   
183.
张俊伟  贾新  林春山  王荣刚  张小林  尚栋 《炼铁》2023,(2):25-28+32
首钢股份3号高炉中修开炉后,炉缸侧壁局部温度持续上升,TE31349点热电偶温度最高升至439℃。认为炉缸中心不活跃、炉温维持较低水平、风口损坏漏水对炉缸侧壁和炉底砖衬薄弱部位的侵蚀加剧是炉缸侧壁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加钛矿护炉、调整高炉操作制度、加大冷却强度、优化炉前操作等措施,炉缸侧壁温度普遍下降,TE31349点热电偶温度得以控制,稳定在120℃左右;2020年6—10月,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特别是燃料比由545.68kg/t下降至513.12kg/t。  相似文献   
184.
本文以登封市中岳文化旅游保护开发项目(少林大道)为例,介绍了在该项目设计与建设过程中采用的以道路更新引领带动城市有机更新,以景观绿化提升构建景城融合理念,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的多项方案,解决了综合治理城市主干道提升改造过程中存在的系列问题,为后续类似项目建设提供了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85.
在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方法中,传统的地下降水方法是在洞外单独设置降水井,但其会导致废弃工程量大、工程造价高、受地面环境限制等一系列问题出现。而洞内管井降水技术具有干扰小、成本低、适应性强的优点。以郑州港南高压电力隧道施工中采用洞内管井降水的实例,阐述了该方法的设计和施工情况,总结了洞内管井降水技术的适用情况、施工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