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6篇
无线电   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44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波像差与光束质量β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分析了光学系统的波像差与对应的光束质量β因子间的关系,推导了光束质量β因子的近似计算公式。用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了各种泽尼克多项式的波像差均方根值(RMS)与口因子问的拟合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科尔莫哥诺夫大气湍流引起的波像差与对应光束质量口因子间的关系。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推导的近似计算公式在相当大的像差范围内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22.
23.
大气折射和大气色散的数值计算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学军  姜文汉 《光电工程》2002,29(2):1-5,34
介绍了大气折射和大气色散的概念,推导了它们的计算公式。通过数值迭代的方法计算了一定条件下各种模型的大气折射和大气色散值。分析得到了各种模型下大气折射和大气色散的差异以及大气压、气温、观测站点海拔和工作波段对大气色散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利用控制技术使光学系统能动地适应外界条件的变化,是近十年来光学技术的新发展。国外进行了大量工作。本文概述了国外的发展情况。叙述了现有的各种波前检测技术和波前校正技术的分类和原理。介绍了在组合孔径望远镜、航天望远镜、极限分辨力望远镜和高能激光发射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5.
本文提出一种以被测表面自为基准的圆环形平面不平度的测量方法—三点测量法,并分析了这种测量方法对不同周期不平度的传递函数。实践表明这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适用于高精度的圆环形平面。  相似文献   
26.
本文所讲述的相机是为获得最大的灵敏度和1弧秒的测量精度而设计的。光学系统是由一个630毫米直径的简单的非球面校正板和800毫米孔径的球面反射镜组成的施密特(Schmidt)型系统。此系统将来自离系统光轴10°范围以内的物体的全部光线反射到成像圆内。反射镜用径向和轴向的配重系统平衡。在照相底板前方装有一个平像埸透镜。使用两个快门。一个膜片式快门,位于光学系统的孔径处,用于恒星曝光的定时。一个靠近焦面的转动扇形快门产生卫星光迹的定时间隔。这种间隔的时间可达0.1毫秒,精度为±0.1毫秒。定时系统是一个由1兆周的晶体管振荡器和与之相连接的电路所推动的石英钟。恒星校正曝光是在卫星通过相机视埸之前和之后进行的。本文还讲述了系统精度的试验和用于一个测地卫星的情况。  相似文献   
27.
弱光61单元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控制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自适应光学系统中,波前校正残误差主要由未完全补偿湍流所引起的误差和系统闭环噪声组成。基于一阶比例-积分控制器分析了弱光61单元适应光学系统的控制特性。在此基础上风云地非Kolmogorov湍流情况,提出一种根据实际测量的大气湍流波前扰动功率谱来确定系统,针对非Kolmogorov湍流情况,提出一根据实际测量的大气湍流波前扰动功率谱来确定系统最优控制带宽的新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对弱光61单元自适应光  相似文献   
28.
基于累加器的哈特曼-夏克波前斜率处理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硬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支持尽可能多的子孔径进行实时波前斜率处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累加器的波前斜率处理器.该处理器的运算核心是子光斑质心计算模块,根据二维图像矩计算的可分解性以及一维矩的递推累加求解方法,用加法运算代替子孔径坐标与像素灰度的乘法运算,获得灰度重心法所需的所有二维低阶矩.该模块仅由5个累加器组成,硬件实...  相似文献   
29.
30.
在大型经纬仪一类仪器中,常使用平面止推垂直轴系提供精确的方位旋转轴线。本文分析了这种轴系晃动的数学特性,报导了关于不平度和载荷等因素对轴系晃动幻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