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9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5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冶金工业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笔者通过对熊耳山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的野外地质特征、岩石学、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的研究,提出岩体成因为下部地壳物质部分熔融而成,并利用稀土元素的数学模型加以论证;岩体依构造环境划分应为造山期后型花岗岩类(POG);在空间、时间、同位素组成及岩体内部矿化信息等几个方面都表明了花岗岩不仅为矿床提供了热能,而且也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22.
王军升  王玉往 《矿产勘查》2014,5(6):866-872
文章介绍了豫西熊耳山地区银多金属矿床及特征,通过对矿床地质、铅同位素、氢氧同位素、稀土元素和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得出该区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中生代花岗质重熔岩浆和太华群老变质地层这一结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豫西熊耳山银(金)多金属矿成矿模式,以期对该区及类似地区开展找矿与勘查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3.
沙沟矿集区位于豫西有色金属重点成矿区,华北地台南缘与秦岭造山带相接带,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新太古界太华岩群高级变质岩系,属于薄脉状构造蚀变岩型矿床,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含矿构造破碎带以北北东向为主,其次为近南北向和北西向。该矿床形成于晚侏罗世中国东部构造体制大转换初期。北西西—南东东向主压应力场迁就、利用、改造已经形成的近南北向主压应力场产生的断裂构造体系,原来的断裂构造的产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叠加了新的力学性质。文章认为该地区找矿潜力很大,并指出了下步找矿的方向和重点部位。  相似文献   
24.
干树金矿床位于豫西著名的熊耳山矿集区,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勘查及科研工作,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总结了深部矿体发现过程:热液矿床的成因理论及流体力学理论分析→浅部矿体形态的成因分析→深部矿体预测→工程验证。分析认为,断裂带内含多条矿化蚀变带或矿脉时,处于断裂带底板的矿化蚀变带或矿脉找矿潜力远大于其他矿脉;有矿部位断裂带顶底板蚀变强于无矿部位,构造膨大部位相对于闭合部位更易于成矿。建立了矿床尺度的含矿流体运移成矿模式,为区域深部找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5.
正2002年秋,在豫西绵延千里的熊耳山腹地——河南省嵩县黄庄乡,人们惊喜地发现了一种从不被外界知晓的新的天然岩石,其上分布有酷似竹子茎干和叶子的矿物斑晶集合体,基质部分则灰黑坚硬,时而其间夹杂白色矿物团块,它就是现在已经受到玩赏石收藏者喜爱的玩赏石新族——竹叶石。在被人们收藏的上佳品相的竹叶石中,粒度较大的白色长条型矿物近似定向排列,尤似咬定青山的竹林,意志坚定、神态清雅自若,粒度较小的条状、针状矿物则像簇簇竹叶,全无随风摇曳迹  相似文献   
26.
李国平 《黄金》2013,(7):22-26
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是河南熊耳山矿集区最重要的金矿床类型,空间上常成群成带分布,且具有明显的方向性、等距性。矿集区内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的控矿构造主要是呈北东向展布的7条断裂破碎带,金矿化多集中出现于控矿断裂交汇复合部位及断裂的中央、局部拐折、弯曲、派生分支裂隙出现的地段。  相似文献   
27.
众所周知,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开展直流电法勘探,由于地形起伏的影响,电阻率往往不能反映出真实的地电结构,给后期的推断解释带来较大的困难,这一问题常常是物探工作者急需解决的课题之一。较详细地阐述了利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解决直流电法勘探中电阻率地形改正问题的方法和过程,介绍了用APDL语言编写电阻率地形改正命令流的步骤,讨论了网络划分密度的选择原则,以龙门店银铅矿区效果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8.
熊耳山地区内生金矿床成矿物理化学环境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熊耳山地区内生金矿床是一个由多种矿来类型组成的成矿系列。通过对区内祁雨沟(角砾宕型)和上宫(构造破碎带性变宕型及石英脉型)等代表性金矿床成矿物理化学环境及其演化的详细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最初均源于岩浆。上宫同祁雨沟相比,各成矿期的成矿温度和压力向较低的方向漂移,而流体来源及其成分则向复杂的方向演化。金在热液中被搬运的距离更远,而沉淀相对滞后。矿质的搬运形式及沉淀机制在不同的热液演化条件下也不相同。文章通过成矿物理化学综合图解的形式讨论了热液的演化过程及金在热液演化中的性状,阐明了对热液演化过程的研究在成矿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熊耳山矿集区地处秦岭造山带中东部,印支—燕山期地幔与地壳相互作用导致区内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和构造运动,从而形成区内分布众多的不同期次和规模的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床。东草沟金银矿床是近年来在熊耳山矿集区新发现的一处金银矿床,目前处于勘探开发阶段。野外构造解析表明,东草沟金银矿床矿体严格受断裂控制,根据产状、运动学和变形特征,将矿区控矿断裂划分为构造破碎带(强构造变形带)和陡倾断裂。东草沟金银矿床构造与矿化时空关系研究表明:早、晚成矿阶段的控矿断裂特征明显不同。其中,早成矿阶段(印支末期—燕山早期)的控矿断裂为压性断层,显示出明显的韧—脆性变形特征,发育有S-C构造及构造片理化带,反映的构造应力场为近SN向挤压;晚成矿阶段(燕山中晚期)的控矿断裂表现为张性断层和脆性变形特征,矿脉具有典型的扩张性充填脉的特征,反映的构造应力场为近EW向引张。区内不同方向的控矿断裂是在近SN向挤压作用下形成的多方向复共轭断层(conjugate-conjugate faults)系,及由其派生的次级断裂,复共轭断层系统的组合式样(assemblage patterns)控制着区内矿体空间展布及式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