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6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解决测量噪声等引起的损伤识别不确定问题,提出了基于应变能均化指标和云模型相结合的识别方法。分析了结构的模态应变能以及两种损伤指标,并考虑到模态应变能耗散率指标和等效指标之间的互补性质,通过均化方法建立了模态应变能均化指标;给出了云模型的基本理论,分析了云模型的数字特征、云处理算法以及确定度计算方法;结合随机测量噪声等引起的不确定性问题,建立了基于应变能均化指标和云模型的损伤识别方法。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应变能均化指标的识别结果略优于应变能耗散率指标和应变能等效指标,当考虑随机测量噪声时,云模型与应变能均化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较好地进行含噪数据的损伤识别。  相似文献   
22.
基于不完备频响函数的结构多损伤定性和定量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频响函数损伤探测方法对单损伤识别效果明显,却难于精确识别多损伤情况。为了解决结构的多损伤位置识别和损伤程度的判定问题,将不完备的频率响应函数应用于结构的损伤检测研究,并提出了一种两阶段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利用不完备的频率响应函数确定相应的损伤指标,并通过不同节点和自由度处损伤指标的改变来分别初步判断损伤的位置;然后,推导分析了损伤程度计算公式,利用该公式可以精确的计算出相应损伤单元的损伤程度。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自由度损伤指标的改变可以较为精确的识别出损伤的位置,优于节点损伤指标判别法,而通过损伤定量公式不仅可以得到损伤程度的量化值,而且可以更精确的判断损伤的位置。  相似文献   
23.
信息融合技术在智能建筑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惠勇  张陵 《信息与控制》2003,32(5):442-447
本文首先将信息融合技术引入智能建筑控制领域,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模式.该控制模式分析了各个组成部分的关联关系,并被划分为六级层次,而六级层次之中主要包含了四个子系统进一步分析了四个子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算法.最后对整体控制模式的优化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4.
李孟  郭惠勇 《振动与冲击》2024,(1):123-130+152
损伤识别技术是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提高损伤识别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提出一种融合信息距离函数J-散度与向量自回归滑动平均(vector 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ARMAV)模型的损伤识别方法。采用预白化过滤器对加速度时域数据进行消除激励相关性以及降噪处理;建立了ARMAV模型,并由模型的自回归参数和残差方差构建损伤判别指标;采用三层框架试验数据,并进行转播塔模型的损伤识别试验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ARMAV模型和J-散度距离的损伤识别方法可操作性强,能够准确、高效地定位框架和塔架结构的损伤,且该方法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小,可为在线结构健康监测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5.
结构损伤动力识别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结构损伤的动力识别技术近二十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的总结,阐述了结构损伤动力识别研究的发展历程。首先介绍了结构损伤动力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然后从三个方面,即结构损伤的动力识别机理、结构损伤的动力识别参数和结构损伤的识别算法,分别探讨了结构损伤动力识别技术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最后对结构损伤动力识别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6.
为了解决空间钢架结构非线性损伤的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uto 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ARCH)模型残差偏移距离的损伤识别方法。文章首先描述ARCH模型的基本理论,并给出了ARCH模型建模的定阶方法和模型参数的估计方法;接着分析结构非线性损伤的特性;然后,考虑到传统的非线性识别指标难以运用到空间钢架结构,提出基于ARCH模型的欧氏距离指标和改进的残差偏移距离指标识别钢结构损伤位置。最后,使用一个8层剪切结构数值模拟验证了2个损伤指标的有效性,并且将文章提出的指标运用于输电塔钢架模型的非线性损伤识别试验中。模拟和试验结果表明,传统的非线性损伤识别指标难以直接运用于钢架的损伤识别,而建议的欧氏距离指标和残差偏移距离指标可以较好地识别出钢架结构的非线性损伤。  相似文献   
27.
对输电塔进行损伤定位一直是一个研究难点,通过将输电塔简化为分层的10个子结构,利用加速度时间序列对输电塔结构进行损伤检测,提出了用基于预白化改进的AR前3阶系数指标对损伤进行定位。首先使用加速度数据建立ARMA模型,并提取其AR部分的前3阶系数建立基本指标,然后通过预白化来对该指标进行改进,去除各层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使得该指标具备对结构的损伤进行定位的功能,建立了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损伤识别方法。首先运用一个经典的3层试验案例验证了该指标的有效性,然后进行了一个6层输电塔损伤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建议的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识别方法可以较好地对输电塔进行损伤检测。  相似文献   
28.
基于库仑摩擦力的结构地震响应混合控制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惠勇  王伟 《工程力学》2000,3(A03):111-115
本文铎基于库仑摩擦滑移型基础隔震的混合振动控制问题进行了数值仿真,将运动过程分为滑移期和非滑移期,同时采用变结构趋近律方法进行了控制设计,给出了相应的控制律表达式。结果表明,该混合控制能有效地减少结构各楼层的地震反应,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
基于信息融合的智能建筑控制系统故障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信息融合技术引入了智能建筑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领域,研究了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智能建筑控制系统故障诊断的层次结构和内容划分,并提出了应用到智能建筑故障诊断的典型结构。最后对整体控制模式的优化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0.
采用改进遗传算法的结构主动控制器优化布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改进遗传算法研究了主动控制机构在建筑结构上的优化布置问题,先利用瞬时最优方法确定目标函数,在进行遗传操作时,为避免因采用普通遗传算法中的交叉和基本变异操作而产生违反约束条件的个体,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交叉方法,即利用识别码进行判断交叉,并采用了双基因座变异,以满足约束条件,数值算例和结果表明了本文所提方法行之有效,优化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