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8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疲劳损伤钢件修复的最佳时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影响疲劳损伤中间退火修复效果的诸因素 ,找出最佳修复时机的变化规律 ,在恒应变± 0 .5 %和± 0 .8%控制下 ,对 40Cr调质钢进行疲劳循环加载 ,求得存活率为 90 %时的寿命Nf。将试样疲劳加载到少于Nf 的不同周次后 ,再进行中间退火修复。发现中间退火可以延长损伤件的疲劳寿命。本次试验条件下能使疲劳寿命提高到原始试样的二倍。修复效果与损伤周次和承受的循环应变大小有关。用高灵敏度电阻仪和TEM对疲劳损伤过程与修复后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测试和观察。发现中间退火不能使损伤的材料恢复到原始材料状态。疲劳加载对材料的微观变化有两个相反的影响 ,疲劳损伤导致形成微观裂纹 ,但疲劳加载在材料中累积的应变能在中间退火过程中 ,作为附加驱动力 ,促使材料更加均匀、稳定 ,从而减少了形成微裂纹的条件。当循环应变增加 ,获得最佳修复效果的损伤周次减少。  相似文献   
22.
X52输送管材料冲击转变特性与断口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X52输送管材料的冲击转变特性与断口分离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分离裂纹随试验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冲击功能的相关性。通过微观分析,讨论了分离生产的机制及引起韧性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3.
Ga加入到(Nd,Dy)—(Fe,Co,Nb)—B磁体中,可显著提高其内禀矫顽力iHc,每个Ga原子加入可提高约为147kAm~(-1)。显微组织分析表明,Ga主要分布于富Nd相中,约为硬磁相中Ga含量的10~20倍。Ga主要是通过改变富Nd相的特性来影响矫顽力的。  相似文献   
24.
为了研究影响疲劳损伤中间退火修复效果的诸因素,找出最佳修复时机的变化规律,在不同的恒应变控制下,对40Cr调质钢进行疲劳循环加载,求得存活率为90%时的寿命Nf.将试样疲劳加载到少于Nf的不同周次后,再进行中间退火修复.发现中间退火可以延长损伤件的疲劳寿命.本次试验条件下能使疲劳寿命提高到原始试样的二倍.修复效果与损伤周次和承受的循环应变大小有关.用高灵敏度电阻仪和TEM对疲劳损伤过程和修复后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测试和观察.发现中间退火不能使损伤的材料恢复到原始材料状态.疲劳加载对材料的微观变化有两个相反的影响:疲劳损伤导致形成微观裂纹,但疲劳加载在材料中累积的应变能在中间退火过程中,作为附加驱动力,促使材料更加均匀、稳定,从而减少了形成微裂纹的条件.当循环应变增加,获得最佳修复效果的损伤周次减少.  相似文献   
25.
用电火花予制裂纹的40Cr钢试样与经受不同周次塑性应变的试样在相同的弹性应力加载条件下测得的裂纹扩展速率da/dn进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着预先疲劳损伤周次的增加,da/dn也增大,中间退火后可以明显降低da/dn.TEM和SEM分析表明改变da/dn大小的主要原因是损伤和修复影响碳化物在晶界区的沉淀、形态和断口形貌.  相似文献   
26.
当前力学性能测试技术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论述了力学性能测试技术与工业生产、科学技术互为依赖、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及当前力学性能测试技术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7.
钢的快速深层渗氮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飞  马宝钿 《材料导报》1998,12(5):19-22
从渗氮工艺参数优化,渗氮气氛中添加催渗剂与渗氮钢成分优化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在钢的快速深层渗氮研究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28.
综述当前国内塑料模具钢研究进展情况,介绍了国产塑料模具钢的性能、热加工工艺及应用。  相似文献   
29.
30.
十七世纪前,观察物体主要靠人的肉眼,分辨率为0.2毫米。十七世纪初,发明了光学显微镜,使人类开始进入到微观世界的观察。本世纪四十年代,诞生了电子显微镜,以后又陆续出现了激光显微镜、声学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