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7篇
机械仪表   3篇
能源动力   6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金属材料在马来酸中的腐蚀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顺酐装置工况条件,通过静态模拟浸泡腐蚀试验和电化学腐蚀试验,探讨了金属材料在马来酸中的腐蚀规律,为顺酐装置的合理选材及防护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2.
柴油机颗粒物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柴油机的进一步普及,由柴油机颗粒物产生的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因而颗粒物控制技术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目前,采用柴油机颗粒物过滤器技术(DPF)是最有效的颗粒物控制方法。综述了近年来颗粒物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着重从颗粒物的形成机理、柴油车颗粒物过滤技术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3.
针对路面起伏导致前方车辆距离测量偏差过大,提出一种基于PnP算法的前方车辆距离测量方法。以前方车辆的车牌作为靶标,采用深度学习算法SSD对车牌进行识别,获得车牌在图像中的位置坐标,根据PnP算法估计车牌的位姿,由相机的映射关系计算出目标车牌与本车的纵向和横向距离。该方法与地面是否起伏无关,仅与前方车辆车牌图像测量相关,通过靶标测试、虚拟场景和实际场景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表明,目标在5~30 m,车距的相对误差为1.4%,可实现较好的距离探测与预警。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GB/T 9755—2014新标准中透水性测试方法的深入研究,探讨了实验板材、保养时间、实验用水与实验温、湿度等因素对乳胶漆透水性测试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针对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易发生侧后方碰撞交通事故的问题,基于现有安全距离模型建立了侧后方分级预警策略,其中针对现有安全距离模型不能适用弯道工况的问题,建立了弯道车距识别算法.基于PreScan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对建立的分级预警策略与弯道车距识别算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 表明,弯道车距识别算法可适用于弯道工况车辆相对距离的识别,半径125m弯道工况纵向距离误差率不超过1.2%,半径60m弯道工况纵向误差率不超过1.5%;半径125m弯道工况同车道与相邻车道车辆横向距离最大误差为0.56m、0.45m,从而降低弯道工况的虚警率、漏警率.分级预警策略贴合驾驶员的行为习惯,基于弯道车距识别算法在直道工况与弯道工况均下可适时预警,提高了策略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6.
我厂1.2.3号锅炉容量分别为35吨、65吨和130吨。三台锅炉投产后尾部系统几乎每年都要更换容气予热(?),每运转3—12个月就有相当数量的予热(?)管子腐蚀穿孔,三台锅炉尾部系统平均每年因腐蚀消耗钢材50吨左右。由于停工频繁  相似文献   
27.
汽油车排气中颗粒物粒径的分布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电子低压冲击仪(ELPI)对一台排放满足欧III排放标准的汽油车进行了颗粒物粒径分布特性的研究,实验按照欧III测试循环(NEDC)在转鼓试验台上运行,分别测量了催化器前后排气中颗粒物粒径和粒数.测量结果表明,汽油机排气中包含有大量的颗粒物,粒径主要分布在1μm以内;超细颗粒物体积浓度较小,但其数密度很大,起动阶段颗粒物排放非常恶劣;三效催化器对降低颗粒物总体积浓度有一定效果,催化效率在60%以上,但对降低颗粒数密度效果较差,催化效率只有30%,特别是对直径在40~120 nm之间的超细颗粒物催化效率仅为5%~10%.  相似文献   
28.
分别按照北京城市客车的实际道路驾驶循环BJCBC和重型柴油机的法规试验循环ETC,对满足国Ⅲ标准的中型柴油机及装配相同型号柴油机的整车进行排放测试,研究试验工况对柴油机NOx和PM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工况的变化对PM粒径浓度分布、NOx瞬时排放浓度和瞬时排放率产生明显影响,而且BJCBC的排放评价结果远远偏离ETC的排放评价结果,所以在满足认证标准工况的基础上,应按照北京市典型工况对排放控制进行优化标定。  相似文献   
29.
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排放颗粒物的粒度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车载颗粒物测试系统对在实际道路上运行的重型柴油车的颗粒物排放用市内公交车测试循环进行了试验研究。粒度范围为0.007~10μm的颗粒物排放的粒度分布用一台低压电冲击器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对于粒度为0.3μm以下的排放颗粒物数量,达到国Ⅲ排放限值的车(国Ⅲ车)比达到国Ⅱ排放限值的车(国Ⅱ车)平均高出23.8%;对于粒度为0.3μm以上的排放颗粒物数量,国Ⅲ车比国Ⅱ车平均降低27.4%,而在此粒度区间,国Ⅲ车颗粒物排放质量比国Ⅱ车的平均降低65.4%。  相似文献   
30.
通过络合法制备了Ni基催化剂,考察了温度、压力、空速、反应时间因素对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加氢生成环己烷1,2-二甲酸二辛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8.0MPa,180℃,0.5h-1是较优的实验条件,此时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加氢选择性可达99.2%。之后,寿命考察显示此催化剂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这些研究为今后催化剂的工业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