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49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27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34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31.
王京菊  杨挺 《纺织导报》2016,(10):135-137
手工艺是跳跃在指尖上的文化,古老的中国传统手工艺是自然材料与人类智慧的巧妙结合。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流传下来无数经典手工艺技法,这些经过大浪淘沙世代相传下来的经典中国传统手工艺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多样化发展的文化精髓的一种体现和记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有生命的。总有生生不息的手工艺匠人和设计工作者们会不由自主的热爱钻习这些手工艺技法并把他们悠悠传承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232.
建立有向传感器节点模糊感知模型,利用模糊数据融合规则减少网络不确定区域.对于有向传感器网络路径覆盖问题,提出基于模糊粒子群算法的有向传感器网络路径覆盖增强算法,将n维求解问题转化为一维求解问题,以提高单个传感器节点净覆盖域为目的,提高网络覆盖率.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感知方向可连续调节的有向传感器网络节点,在随机部署情况下与现有算法对比,文中算法能有效提高有向传感器网络路径覆盖率,并且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延长网络生存期.  相似文献   
233.
为了制备特异性强、吸附效果好的分析材料,本实验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农药氯氰菊酯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 (MAA) 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EDMA) 为交联剂,合成了对氯氰菊酯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通过平衡吸附实验,评价了其对氯氰菊酯的亲和力和选择性。结果表明,与空白MIP相比,氯氰菊酯MIP对其表现出较高的亲和力。Scatchard 分析表明,在MIP中存在对氯氰菊酯有不同亲和力的两类作用位点,其中高亲和力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Kd为3.604×10-4mol/L,最大表观吸附量Qmax为53.045μmol/g,低亲和力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Kd为1.8015×10-3mol/L,最大表观吸附量为116.61μmol/g。氯氰菊酯MIP上有两个不同性质的结合位点,它对模板分子氯氰菊酯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234.
李建明  杨挺  王惠栋 《包装工程》2020,41(7):175-184
目的针对目前工业自动化生产中基于人工特征提取的包装缺陷检测方法复杂、专业知识要求高、通用性差、在多目标和复杂背景下难以应用等问题,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实时包装缺陷检测方法。方法在样本数据较少的情况下,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Inception-V3图像分类算法和YOLO-V3目标检测算法相结合的缺陷检测方法,并设计完整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在线包装缺陷检测系统。结果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的识别准确率为99.49%,方差为0.0000506,只使用Inception-V3算法的准确率为97.70%,方差为0.000251。结论相比一般基于人工特征提取的包装缺陷检测方法,避免了复杂的特征提取过程。相比只应用图像分类算法进行包装缺陷检测,该方法在包装缺陷区域占比较小的情况下能较明显地提高包装缺陷检测精度和稳定性,在复杂检测背景和多目标场景中体现优势。该缺陷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可以很容易地迁移到其他类似在线检测问题上。  相似文献   
235.
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及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需要发展更加智能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及综合能源系统。人工智能(AI)是当前最具颠覆性的科学技术之一,在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方面具有强处理能力。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和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应用,将改变能源传统利用模式,促进系统进一步智能化。文中主要从人工智能概述、电力系统及综合能源系统对人工智能的需求,以及人工智能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几个层面进行综述和分析,最后对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及综合能源系统中应用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236.
精确的短期负荷预测能通过预知所需用电负荷来指导电网的调度运行。但电力负荷不仅与用户用电习惯相关,还容易受到温度、湿度等气象因素的影响。因此,文章在现有的使用负荷历史数据基础上,增加了影响区域型电力负荷的气象数据,并考虑高维气象参量数据对预测算法的过拟合问题,提出了基于稀疏核主成分分析(sparse 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KPCA)的高维气象数据降维方法。进而以历史负荷功率和SKPCA重构后主成分为输入,构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和长短时记忆(long-short-term memory, LSTM)神经网络的混合深度学习预测模型。CNN-LSTM模型可以同时提取负荷功率及气象数据的空间和时间相关特征,从而全面利用数据的时-空相关性特征,提升负荷功率的短期预测精度。相比于常见的数据降维和负荷预测方法,文章所提方法的数据维度降低了71.43%,预测精度达到了98.92%。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融合通过SKPCA降维后的气象数据能够显著提升区域型电力短期负荷预测准确度。  相似文献   
237.
正智能化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及综合能源系统是实现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使用,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核心。人工智能作为当前最具颠覆性的科学技术之一,被寄予厚望以提升电力和综合能源系统智能化水平。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起,以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已开始被尝试在电力领域应用,但由于当时信息感知、通信传输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局限性以及硬件算力的限制,实践效果存在着不足和缺陷。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能源转型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