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9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54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123篇
化学工业   1054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13篇
矿业工程   33篇
能源动力   49篇
轻工业   564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86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5篇
冶金工业   19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环保型聚碳酸亚丙酯复合调湿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英  于国玲 《河南化工》2014,(11):36-38
以溶液共混法将聚碳酸亚丙酯(PPC)、木质素、沸石、硅藻土制得复合材料,测试复合材料的吸放湿性能。结果表明:无机调湿材料吸放湿速度快,但湿容量小;有机调湿材料吸放湿速度中等或较慢,但湿容量大。而通过复合无机与有机调湿材料料,可以得到吸放湿速度快且湿容量大的调湿材料。  相似文献   
32.
为了深入研究木质素磺酸钠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特性,采用Langmuir-Blodgett(LB)膜天平成功地将木质素磺酸钠Langmuir膜以Y-型膜转移到固体石英玻片上,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仪对其表征。通过研究木质素磺酸钠的π-A曲线得出其LB膜的制备条件:溶液浓度为10 g·L-1,亚相为0.01 mol·L-1 CdCl2,进样量为50μL,划障速率为10mm·min-1。通过添加5%(wt)的脂肪醇与木质素磺酸钠形成复合物,改变了木质素磺酸钠的分子构型,促使更多的木质素磺酸钠分子吸附于气/液界面,形成排列更加有序的Lamgmuir膜,长链脂肪醇对木质素磺酸钠吸附性能具有一定的促进效果,其促进效果随着醇的碳链增长而增强。  相似文献   
33.
不同预处理酶解木质素对丁腈橡胶的补强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球磨、喷雾干燥、气流粉碎三种方法分别对酶解木质素(EHL)进行预处理,考察其对丁腈橡胶(NBR)的补强性能影响。结果表明,EHL经气流粉碎预处理后的堆积密度最小(0.3329 g·cm-3),其在NBR基质中的分散粒径最细(约为2.5μm)且最均匀,对NBR的补强效果也最好。硫化胶的综合力学性能方面,气流粉碎预处理方法明显优于球磨法和喷雾干燥法。当EHL的用量为40质量份(phr)时,气流粉碎的NBR/EHL硫化胶的拉伸强度比球磨法、喷雾干燥法分别高出24.44%、61.29%;比空白NBR的拉伸强度提高257%。热重及热氧老化力学性能分析表明,酶解木质素在NBR/EHL共混体系中起到一定的热稳定及抗老化作用。扫描电镜图像显示,气流粉碎的酶解木质素与NBR的相容性比球磨、喷雾干燥法的有较大提高,木质素颗粒与橡胶相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  相似文献   
34.
利用反相悬浮聚合技术制备球形木质素珠体,再以Fe2+/H202为引发体系,采用正交实验综合研究了球形木质素珠体与丙烯腈的接枝共聚反应的各种影响因素对珠体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单体)/m(基体)=10:1,反应时间为90min,反应温度55℃,Fe2+浓度为0.03mmol/L,H202浓度为2.97mmol/L时,可以得到最佳的接枝率和较高的接枝效率,木质素一丙烯腈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为780%,接枝效率可达76.0%。  相似文献   
35.
以1,4-丁二醇为溶剂提取玉米芯中的木质素,考察了反应温度、原料/溶剂固液比(g/mL)、1,4-丁二醇的质量分数、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木质素收率的影响。最佳萃取条件为:反应温度200℃,固液比(g/mL)1:10,1,4-丁二醇的质量分数90%,反应时间1h,以少量硫酸作为催化剂,木质素收率37.03%。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1,4.T-醇提取的玉米芯木质素较好地保存了木质素原有结构。  相似文献   
36.
申琪  薛雨源  杨涛伟  张妍  李胜任 《化工进展》2022,41(5):2672-2685
木质素是植物细胞壁荧光的主要来源,是一种天然高分子荧光材料,但木质素的荧光机理和调控机制不明确,制约了其荧光特性的高值利用。本文从木质素荧光团化学结构的筛选和木质素荧光团间聚集耦合态的研究两方面出发,系统地综述了木质素荧光的研究现状,并分别对其研究思路和存在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凝练。分析表明,首先,由于木质素的自吸收效应和荧光淬灭剂的存在,仅从荧光强度和发射波长两方面筛选与真实木质素荧光相近的模型物作为其荧光团的结论存在一定局限性;其次,木质素荧光团间存在相互作用,单独分析木质素荧光团的化学结构意义有限,木质素真实发光基团是这些荧光团间的聚集耦合态;再次,在木质素微结构聚集行为研究和聚集诱导发光理论的基础上,已从宏观层面明确了木质素胶团间和胶团内两种基本聚集行为对其荧光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今后的研究应完善木质素聚集荧光行为的关联模型,并从微观分子层面深入揭示木质素荧光团间的耦合机制;最后,木质素荧光并非是一个单纯的光物理性质研究,更是一个由木质素化学结构解析、木质素微结构调控、木质素激发态能量转移等多方向交叉形成的综合性课题,揭示木质素荧光机制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进而会对木质素其他方向的研究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7.
娄瑞  刘钰  田杰  张亚男 《化工进展》2022,41(6):3170-3177
基于绿色低共熔溶剂(DES)高效分离麦草生物质组分以制备纳米木质素(LNP),本文采用化学活化法并进一步热解炭化制备纳米木质素基多孔炭(LNPC)。借助SEM、Raman、BET-物理吸附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锌系活化剂及热解炭化温度(600℃、700℃、800℃)对LNPC的结构特征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LNP直接热解炭化后纳米碳粒子的极易团聚,经锌化物活化后所制备的LNPC表现出更好的分散性和多级孔道形貌结构。尤其,以ZnCO3活化后制备的LNPC-ZnCO3-800具有更突出的性能,较高石墨化程度(ID/IG为0.68)、较高BET比表面积(679m2/g)、高介孔率(86.7%)、均匀纳米碳粒子构成的介孔结构。此外,以LNPC-ZnCO3-800制备的工作电极,在0.5A/g时的比电容可达179F/g,与直接热解炭化的LNPC-800(64F/g)相比,其比电容的容量提高了180%。  相似文献   
38.
为加强木质素高值化利用,以木质素和铁盐为原料,采用共热解法制备木质素生物炭载铁催化剂。考察铁源前体类型、铁负载量、升温速率和热解温度等制备条件对催化剂催化破络Ni-乙二胺四乙酸(EDTA)性能和铁活性组分浸出的影响,并结合不同热解温度下催化剂孔隙结构、表面元素及晶体结构等表征分析,系统阐述热解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铁源前体类型直接决定催化剂表面元素组成、极性及Fe活性组分分布情况,以硝酸铁为铁源前体时催化剂性能最佳。负载铁活性物种有助于增加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数量,升温速率可以改变生物炭孔隙结构,热解温度则决定生物炭碳质结构的形成及对Fe活性组分的固载能力。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Fe活性组分逐渐向催化剂内部迁移,600℃时Fe浸出量始终低于1.0mg/L,催化氧化过程由均相Fenton反应为主向非均相反应转变;与此同时,催化剂表面O、N、S活性位点减少,其共同作用致使催化剂失活和Ni-EDTA破络效果降低。上述结果为以木质素生物炭为催化剂载体设计与制备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9.
张丽珠  王欢  李琼  杨东杰 《化工进展》2022,41(7):3731-3744
木质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酚类高分子,具有来源广泛、含氧官能团丰富、含碳量高等优点。对木质素进行修饰改性、复合、热解炭化能够获得性能优异的木质素衍生吸附材料,在废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木质素的分子结构特点进行了概述,总结了木质素基吸附剂的种类及其制备方法,详细介绍了木质素基吸附剂的修饰改性方法,如金属离子、含N、O、S官能团表面修饰以及复合改性等,并综述了木质素基吸附剂在染料、药物、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最后,对木质素衍生吸附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如何实现木质素衍生吸附剂的可控制备和规模化生产,提高吸附剂在实际环境中的适用性是未来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40.
天然聚合物如磺化木质素、丹宁早就作为阻垢剂使用,其优点是价格便宜,在比较低级处理的系统也能达到要求。但缺点是天然产物的规格不稳定,原料来源也比较分散,产品质量不能保证。并且天然聚合物的阻垢效果不能满足生产上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在浓缩倍数较高的冷却水系统中不能单独用其做阻垢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