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0篇
  免费   251篇
  国内免费   162篇
电工技术   30篇
综合类   329篇
化学工业   347篇
金属工艺   28篇
机械仪表   38篇
建筑科学   681篇
矿业工程   280篇
能源动力   28篇
轻工业   307篇
水利工程   273篇
石油天然气   1378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72篇
一般工业技术   82篇
冶金工业   64篇
原子能技术   66篇
自动化技术   9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罗马印象:永恒之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韶 《世界建筑》1998,(4):32-35
自1970年意大利统一后,作为国家首都的罗马经历了130年大发展,它的人口增长了近10倍,成了名符其实的国际大都会。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从未停顿发展的脚步,但始终以2000年前的历史遗址为城市核心,悉心保护那些千年古建筑和遗址废墟,本世纪60年代更把1600年前的奥瑞安古城墙内大部分古迹区划作历史中心区。罗马城市现代化建设放在向外延伸的新区。为了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保持可持续发展,它还保留了大片开放绿  相似文献   
32.
龙游大型古洞室群变形破坏方式及加固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位于中国浙江省西部龙游县的龙游大型古地下洞室群由24个洞室组成,该发现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关注。对该洞室群进行了多次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发现该洞室群已产生了程度不一的破坏,其破坏方式主要表现为洞顶及岩柱的破坏。对完整洞室1#~5#洞而言,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调查发现,在这5个洞室内,洞顶、边墙上的裂缝较为发育,其中1#洞洞顶靠近柱子周围部分、1#,2#洞公共墙上、2#洞洞顶以及3#,4#洞西边墙上的裂缝均较为发育,对洞室群的整体稳定极为不利。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人类文化瑰宝,采用FLAC3D数值计算,对洞室变形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以1#,2#洞为例,本着安全第一,整旧如旧的原则,提出了以支顶为主的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33.
驿亭的调试     
文章是对象城建筑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合作完成的南粤古驿道潮惠下路段遗产保护、修复和再利用的设计研究。以古驿道中的若干驿亭设计为对象,从设计对传统“茶亭”的学习和理解入手,尝试讨论新的驿亭设计和古驿道遗产的关系,着重分析遗产保护和设计中的布局策略、设计可能的姿态,并对设计中还需要调整和改进的句法、表情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34.
塔河油田2区奥陶系储层为一间房组碳酸盐岩礁滩相地层,结合储层岩芯、岩石薄片、测井分析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构造-沉积特征研究,通过井震结合,应用填平补齐法,恢复了该区及周缘奥陶系顶面海西早期岩溶古地貌,并划分为4个亚地貌单元,分析了奥陶系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了储层岩溶作用期次,得出海西早期的溶蚀-岩溶-构造破裂是储层改造的主要作用机制;通过现今钻井缝洞单元分布,结合海西早期岩溶古地貌、古水系及断裂控制,提出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带,得出环T443、TK220、T207井附近泄水洼凼北部区域是岩溶储层发育最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35.
轮古西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洞、缝,岩溶储层类型可分为裂缝型、孔洞型、裂缝—孔洞型、洞穴型4种,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不同地貌单元岩溶缝洞系统具有明显的垂向分带特征,应用薄片分析法对不同类型岩溶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轮古西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发育模式。认为:东部轮古7井区区域位置最高,为轮南潜山区域补给区;轮古西地区岩溶台地为该区补给区,大气降水以下渗、径流为主,溶蚀孔洞及溶蚀裂缝发育,泥质、方解石充填;岩溶坡地为地下水径流区,地下水以水平径流为主,岩溶暗河管道系统发育,岩溶角砾岩、泥质充填;岩溶盆地为排泄区,其排泄基准面决定了岩溶发育规模。  相似文献   
36.
塔北哈拉哈塘地区奥陶系多个层位均发育岩溶缝洞型储层。对钻井岩心系统采样测试分析,总结了哈拉哈塘地区不同地层的岩石类型及其纵向组合发育特征。不同类型碳酸盐岩溶蚀试验研究发现,泥质含量及Mg O含量对岩石可溶性具有影响,溶蚀强度为纯颗粒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泥灰岩。以此为基础进行层组划分,将奥陶系碳酸盐岩划分为2类3型5个亚型:一间房组及鹰一、二段为灰岩连续型层组,属强岩溶层组;良一段,鹰三、四段为灰岩夹云岩亚型,岩溶强度属中等;其余各层组溶蚀性较弱。实际钻井结果及地震剖面"串珠"发育情况统计认为,该区岩溶层组类型控制了缝洞型储层的发育。  相似文献   
37.
利用地质、物探、钻井、录井、测井、测试、地化分析及生产数据等资料,对塔河油田跃参1号区块油气富集规律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表明:跃参1号区块奥陶系油气富集程度受T74不整合面、断裂、储层、构造等因素综合影响;T74不整合面是古岩溶发育的前提,也是油气横向调整和侧向运移的主要通道,是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断裂控储、控藏特征明显,主干断带是油气纵向运移的主要通道,控制原油密度分布,油气富集程度高;远离主干断裂带的次级断裂油气富集较差,连通主干断裂带的次级断裂油气富集较好;T74古构造高部位的断裂带是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油气富集程度高,是勘探有利区。  相似文献   
38.
渤中坳陷沙北地区构造—沉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维地震和钻井资料,基于构造—沉积分析方法,在盆地构造活动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渤中坳陷沙北地区古近纪的构造—沉积充填响应及其演化过程,结合钻井岩相、地震相和地震属性的对应关系,探讨了研究区构造—沉积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区发育U型沟谷、W型沟谷、V型沟谷、单断槽、双断槽5种古沟谷体系和断崖型、断坡型、同向断阶型和反向断阶型4种构造坡折带类型。不同古沟谷的输砂能力及对应扇体规模各异,不同坡折带类型对应的沉积物的堆积样式不同。研究区在沙河街组沉积时期发育富砂的扇三角洲沉积和富泥的滨浅湖沉积,物源来自石臼坨凸起和沙垒田凸起,为近源体系;在东营组沉积时期除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外,开始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包含了近源的石臼坨凸起和沙垒田凸起以及远源的北部古滦河流域两大物源体系。  相似文献   
39.
垦东—埕岛构造带是济阳坳陷东北部重要的富油气带,通过对该区古近纪应力场和断层活动特征进行分析,明确了各个断层的形成机制,从而理清了各个凸起的形成原因和彼此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北西向、北东东向与北北东向3组前新生代基底断层,前两者为中三叠世印支期前陆变形中形成的逆冲断层,而后者为晚侏罗世郯庐断裂带平移伴生的左行平移断层。在古近纪南北向区域拉张过程中,研究区北西向基底断层为左行张扭性复活,而北北东向基底断层为右行张扭性复活。至新生代,在南北向拉张应力作用下,新生断层表现为近东西向。在多期构造活动下,多方位断层使该构造带上的各个凸起呈现为张扭性的半地垒构造,它们共同复合构成了垦东—埕岛构造带。  相似文献   
40.
海相叠合盆地蕴含丰富的油裂解气资源,其晚期成藏过程经历了早期古油藏成藏与晚期油裂解成气阶段,受构造演化控制作用明显。探索构造演化与晚期油裂解气成藏的关系,对油裂解气藏的勘探具有指导意义。以四川盆地蜀南地区构造演化与晚期油裂解气成藏关系为研究实例,通过分析构造演化与沉积响应,研究古老烃源岩生烃演化过程、原始油气聚集、原油裂解与天然气晚期成藏关系。蜀南地区寒武系筇竹寺组烃源岩存在3次生烃期和2次生烃停滞期,筇竹寺组烃源岩在加里东期和海西期发生的沉积埋藏和抬升剥蚀事件出现了2次生烃和2次停滞,印支期和燕山期上覆巨厚沉积地层使得筇竹寺组烃源岩持续生烃;龙王庙组古油藏内原油存在一次油裂解生气过程,印支期后三叠系埋藏深度足够大并激发了龙王庙组古油藏内原油的裂解成气,持续到燕山晚期,提供充足的气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海相叠合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控制了油气基础地质条件的发育;2构造沉积演化控制了古老烃源生烃过程;3构造沉积演化控制了古构造发育、古油藏聚集与保存;4构造沉积演化控制了古油藏的原油裂解与晚期聚集成藏;5建立了古老海相烃源层系晚期油裂解气成藏的研究思路,以期对同类古油藏研究起到借鉴作用,扩大油裂解气藏勘探的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