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自由基胶束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酰胺(AM)/丙烯腈(AN)/烯丙基(对-壬基)苯基醚(ANPE)疏水缔合型水溶性共聚物,考察了温度、盐度和剪切时间对聚合物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合成的AM/AN/ANPE三元共聚物的临界缔合质量浓度为4.39g/L,具有较好的抗盐、抗温及抗剪切性。  相似文献   
32.
以二噻吩(BT)和三联噻吩(TT)为单体,FeCl3为氧化剂,在不同n(FeCl3)/n(单体)比例下,通过固相反应法合成出了聚(二噻吩)(poly(BT))和聚(三噻吩)(poly(TT))。并以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透射电镜等测试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n(FeCl3)/n(单体)比例对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FeCl3)/n(BT)为4∶1和n(FeCl3)/n(TT)为8∶1时,所得聚合物相对于其它比例下的聚合物表现出了较高的分子量、共轭程度和热稳定。其中,poly(TT)的分子量、共轭程度、热稳定、结晶性等特性随单体与FeCl3比例发生明显变化,但在微观形貌上无明显变化,而poly(BT)则随单体与FeCl3比例变化结果与poly(TT)相反,只是在微观形貌上产生了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33.
研究了以油酸甲酯为原料,乙酸和正己烷的混合物做溶剂,臭氧氧化法制备壬二酸单甲酯的方法。考察了物料比、臭氧化温度、氧化裂解温度和氧化裂解时间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壬二酸单甲酯的最佳条件为:V(油酸甲酯):V(混合溶剂)=1:4,臭氧化反应温度为10~13℃,氧化裂解温度为90~95℃,氧化裂解时间为2.5 h,反应粗产物用分子蒸馏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在此条件下,壬二酸单甲酯的收率≥78%,纯度≥96%。其结构经过IR,~1H NMR,GC-MS确证。  相似文献   
34.
首次采用固相聚合法在室温条件下制备了聚(3,6-二噻基-哒嗪)[P(DThPD)],聚(1,4-二噻基-苯)[P(DThPh)]和聚(4,7-二噻基-2,1,3-苯并噻二唑)[P(DThB)].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光谱、荧光光谱、电子扫描显微镜、电子透射显微镜、循环伏安(cyclic voltammogram)等测试方法,对聚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固相聚合法合成的P(DThPD)和P(DThPh)具有纳米颗粒串连的棒状或环状结构;P(DThPD)分别在336 nm、450nm和580nm(w)处有吸收峰;P(DThPh)分别在325nm和410nm处有吸收峰;P(DThB)分别在460nm、550nm和700nm处有吸收峰.P(DThPh)和P(DThB)分别在488nm和599nm处有较强的荧光.循环伏安测试表明,固相聚合法合成的3种聚合物均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35.
紫外(UV)光聚合法合成高吸水性树脂,对比于传统的聚合方法具有工艺过程简单,反应时间短,易操作,可在常温下进行以及无三废污染等优点。本文以丙烯酸、淀粉和聚乙烯醇为原料,采用紫外光引发聚合方法制备了互穿网络耐盐性高吸水树脂。研究了丙烯酸中和度、聚乙烯醇(PVA)和淀粉用量、辐照时间等因素对高吸水树脂吸液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了样品。在最佳试验条件下聚合制得的高吸水树脂,其吸去离子水率为2235g/g,吸生理盐水率(0.9%NaCl水溶液)为148g/g。  相似文献   
36.
Ni(II)配合物为催化剂,具有给电子基团甲氧基的N,N′-二氯-3,3′-二甲氧基联苯醌二亚胺分别与1,4-二溴苯,2,5-二溴噻吩共聚得到了相应的聚合物:聚(3,3′-二甲氧基联苯醌二亚胺-苯)(聚合物-Ⅰ)和聚(3,3′-二甲氧基联苯醌二亚胺-噻吩)(聚合物-Ⅱ)。单体通过1H-NMR和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所得聚合物的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以及循环伏安特性等性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聚合物-Ⅰ和聚合物-Ⅱ分别在317、506、329、385、430nm处出现吸收峰。循环伏安图表明所得聚合物有一定的电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37.
采用NaClO氧化联苯二胺成功合成了N,N′-二氯苯醌二亚胺、3,3′-二甲基-N,N′-二氯联苯醌二亚胺和3,3′-二甲氧基-N,N′-二氯联苯醌二亚胺,将其分别与4,6-二氯嘧啶采用金属配合物催化法共聚合,合成了3种新型共聚物:聚(N,N′-二氯联苯醌二亚胺-嘧啶)、聚(N,N′-二氯-3,3′-二甲基联苯醌二亚胺-嘧啶),聚(N,N′-二氯-3,3′-二甲氧基联苯醌二亚胺-嘧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循环伏安、充放电对共聚物进行结构与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类共聚物具有一定的电化学活性,每种共聚物均在-0.2~1.0 V出现一对氧化还原峰;聚(N,N′-二氯苯醌二亚胺-嘧啶)、聚(N,N′-二氯-3,3′-二甲基联苯醌二亚胺-嘧啶,聚(N,N′-二氯-3,3′-二甲氧基联苯醌二亚胺-嘧啶)的比电容分别为46.2,34.4,23.9 F/g。  相似文献   
38.
以二价镍配合物(Ni(dppp)Cl2)作为催化剂,2-二异丙基氨基-4,6-二氯均三嗪分别与3-丁基-2,5-二溴噻吩格氏(Grignard)试剂、3-辛基2,5-二溴噻吩格氏试剂、3-十二烷基-2,5-二溴噻吩格氏试剂交替共聚合成了3种含2-二异丙基氨基均三嗪的聚合物P1,P2和P3。并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循环伏安、X射线粉末衍射和凝胶渗透色谱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对聚合物P1在CHCl3溶液中的酸致变色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得到的聚合物在甲苯、氯仿、四氢呋喃(THF)等有机溶剂中溶解性好,3种聚合物的紫外-可见最大吸收波长在372 nm处出现,在CHCl3溶液中聚合物P1,P2,P3最大发射峰分别位于478 nm,549 nm和523 nm。聚合物均在-1.8~0 V出现n-掺杂峰。通过X射线衍射测试聚合物均有一定结晶性但结晶性较差。  相似文献   
39.
以苯并噻二唑为初始原料,通过硝化、还原、缩合等反应合成了2种新型单体5,10-二溴-2,3,7,8-二萘基双喹喔啉(M1)和5,10-二溴-2,3,7,8-二菲基双喹喔啉(M2)。2种单体分别与1,4-二炔基-2,5-二氧十二烷基苯共聚,得到了2种新型共轭共聚物,聚(2,3,7,8-二萘基双喹喔啉-二炔基-2,5-二氧十二烷基苯)(P1)(产率86.1%)和聚(2,3,7,8-二菲基双喹喔啉-二炔基-2,5-二氧十二烷基苯)(P2)(产率41.6%)。所得单体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进行了表征。单体和聚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M1的最大吸收波长在339nm,354nm处出现。M2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在304nm,317nm处出现双吸收峰外,在长波431nm,459nm处出现双吸收峰。P1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48nm处出现,在305nm和317nm处出现2个吸收峰。P2在短波处吸收峰分别在350nm,368nm处出现。单体荧光光谱图中分别在480nm和579nm出现最大发射峰。聚合物分别在487nm和478nm处出现最大发射峰。得到的共聚物通过X射线衍射发现结晶性较差。  相似文献   
40.
以l,3-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为缩合剂,通过微波辐射法制备了不同取代度的丙烯酸β-环糊精酯(β-CD-AA),并且采用溶液法成功合成了丙烯酰胺-β-CD-AA-烯丙基-联苯基醚(ABE)三元共聚物和丙烯酸(AA)-β-CD-AA-ABE三元共聚物。研究表明:微波法合成β-CD-AA具有反应时间短,易于控制的优点;所合成的三元共聚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吸附性能,其中,AA-β-CD-AA-ABE三元共聚物对Zn2+的吸附达47.5 mg/g,在废水处理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