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18篇
综合类   21篇
化学工业   26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37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27篇
水利工程   17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6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01.
高磨地区、川中北斜坡地区、川西北北部地区龙王庙组因陆源距离、沉积环境等因素导致了沉积特征具有差异性。根据微观镜下薄片、测井及岩心等资料,对研究区龙王庙组沉积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不同区域中沉积特征的差异性,以期为该区的地质研究及勘探开发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02.
在点集配准中,噪声、非刚性形变和误匹配的存在,产生了求解非线性最优空间变换困难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引入局部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采用局部空间聚类和邻域结构特征的点集配准优化算法(PR-SDCLS)。首先,利用点集空间距离矩阵构造运动一致性聚类子集和离群值聚类子集;然后,在运动一致性聚类子集中分别使用高斯混合模型拟合,并引入通过融合形状上下文特征描述子与加权空间距离获得考虑全局和局部特征的混合系数;最后,采用最大期望算法完成参数估计,实现了混合模型的非刚性点集配准模型;为了提高算法效率,模型变换采用再生核希尔伯特空间建模,并使用核近似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涉及不同类型数据退化(变形、噪声、离群点、遮挡和旋转)的非刚性数据集上,面对大量异常值时具有良好的配准效果和鲁棒性,配准平均误差的均值在经典和先进的算法基础上降低了约42.0538%。  相似文献   
303.
针对涡旋型线齿头修正最优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综合考虑齿头修正对基元腔气体力与齿头强度的影响,推导双圆弧加直线修正方法几何模型,建立双圆弧加直线修正方法参数化模型,解析涡旋齿头修正后压缩机气体力、齿头修正面积计算公式,研究了各修正参数对气体力与涡旋齿头修正面积的影响规律。以气体力峰峰值、涡旋齿修正面积为优化目标,齿头修正参数为设计变量,基于多目标遗传优化算法对修正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涡旋齿头面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径向、切向气体力峰峰值下降最大达到22.61%,研究结果可为修正涡旋齿气体力解析计算、齿头修正最优参数选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04.
从太湖流域全局角度入手,在全面分析流域及大泖港水文情势及水动力特征变化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太湖流域河网模型和二、三维水流模型各种不同尺度的模型相结合的模拟手段,较为全面地开展了大泖港河道整治的数值模拟研究,并推荐了相应的整治方案。分析表明:推荐的方案能有效地实现保滩、导流、理顺河势,不影响下游黄浦江干流段的防汛安全。   相似文献   
305.
四川盆地川西地区前陆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发育多种油气资源类型,由于受多期构造裂缝与岩性复合控制和改造,该区油气藏富集规律复杂多样。为此,基于全油气系统新概念,诠释了它们的基本油气地质条件、常规—非常规油气共生特征与形成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川西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全油气系统具有多层系垂向叠置,以裂缝与低孔渗储层构成的立体成藏系统,是原生气藏和次生气藏共存、常规和非常规共存的陆相天然气富集区;(2)由北向南,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侏罗系气藏压力系数降低、产层层系具有向浅层(向上)变迁的趋势,且甲烷含量和甲烷碳同位素特征具有增加趋势;(3)垂向上,须家河组至侏罗系气藏具甲烷含量和天然气干燥系数逐渐增大、非烃组分(CO2和N2)含量减小趋势,且山前带—前陆坳陷—斜坡带气藏垂向发育层系也具有明显的不同性,体现出山前带更加易于多套成藏组合垂向常规—非常规气藏叠置。结论认为,川西前陆坳陷—前陆斜坡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全油气系统常规和非常规气藏富集共存区,邛崃—新津隆起带为常规油气—非常规油气垂向多层系富集带,其规律性认识对于川西前陆坳陷的不同类型油气资源分布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