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12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30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5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介绍了环境监测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面的改革情况,并指出了实施改革的主要切入点和发展方向。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善教学效果,提出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实验教学与校园环境监测相结合的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监测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2.
43.
徐州地区是典型的黄泛区,地下水中氟的含量很高,地氟病情严重.为了研究氟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该文对150m深的钻孔岩芯进行了取样,对地层剖面中的32组样品的水溶性氟、pH值及主要水溶性化学组分进行了测试,研究了徐州丰沛地区第四系地层水溶性氟垂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F-含量范围5.59-31.66mg/kg,平均值为11.72mg/kg,其含量随着地层深度增加明显降低;浸提液中F-与其他化学组成密切相关,F-含量与pH值、Ca2 含量、Cl-含量呈负相关,与HCO3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样品浸提液的水化学类型有HCO3-Mg型、SO4·HCO3-Mg型和SO4·HCO3-Mg·Ca型,在上述类型中F-含量从高到低.  相似文献   
44.
环境因子对南四湖底泥磷释放的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分析了环境因子(温度、pH、扰动)对底泥内源磷释放的影响及原因.实验表明:温度升高和水的扰动有利于底泥磷的释放;中性条件磷的释放速率较慢,偏酸或偏碱条件都有利于底泥磷的释放.  相似文献   
45.
针对分散建筑的特点,厌氧-生物托盘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试验,分析研究了处理系统污染物的去除效果,COD去除率为90%以上,SS为85%以上,NH3-N为80%以上,TP为80%以上,出水水质各项指标达到中水回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46.
矸石山植被恢复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兴隆庄煤矿矸石山覆土绿化造林20a土壤中重金属状况进行分析,由于树木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收固定作用,土壤中Zn、Cu、Hg、Pb、Cr和As的含量均小于矸石中的含量。局部土壤中Zn、Hg和As的超标,可能是造成矸石山植被中出现树木枯死的原因。  相似文献   
47.
根据我国目前火力发电厂生活污水的处理状况,研究开发一种新型的,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的分散式生态节能污水处理工艺,将其应用到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当中,并对其机理及诸多因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8.
鲁西南地区的红层岩溶及其水文地质意义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在收集大量勘探、建井和采矿资料基础上,结合室内的测试成果对鲁西南红层的物质组成、孔隙结构、岩溶形态及溶蚀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探讨了红层岩溶的水文地质意义,突破了过去认为红层贫水的观点.  相似文献   
49.
兖州矿区红层砂岩中自生绿泥石的产状和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带有X射线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详细研究了兖州矿区上侏罗统红层砂岩中自生绿泥石的产状、成因及其水文地质意义.根据其在砂岩孔隙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颗粒骨架的关系,自生绿泥石的产状可分为网膜式,渡桥式和填隙式(玫瑰花状集合体)3种;依据扫描电镜图片中矿物间的赋存关系并参考其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成岩环境,自生绿泥石的成因被划分为高岭石蚀变形、钾长石蚀变形和酸性热液生成3类.  相似文献   
50.
徐州弧形构造与地下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徐州弧形构造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褶曲三度弯曲的概念,并探讨了三度弯曲的控水机制。其中,第一度和第二度弯曲在总体上控制了地下水的赋存特征及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而第三度弯曲及其伴生的横张断裂对大型水源地的圈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