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1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引入空气动力学计算领域中发展起来的AUSM+-UP格式,建立了基于非结构网格的有限体积法求解二维间断浅水流动的数学模型。模型通过变量重构和梯度限制将空间精度提高到二阶,同时使用单元节点水深计算压力项以实现源项平衡,并对动边界进行特殊处理。最后模拟了两个经典的水力学算例和钱塘江河口潮流运动实例,结果表明模型不仅保持了AUSM+-UP格式的各种优点,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精度及适用性。  相似文献   
42.
上海纸浆厂地处上海市区,利用城市废木材为原料生产硫酸盐法本色木浆,虽设有碱回收车间,但排放污水仍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3.
程文龙  韩冰冰 《石油学报》2015,36(11):1402-1410
实际气体状态方程是分析实际气体混合过程的重要方程,瞬态导热函数是分析多元热流体井筒传热的关键函数。针对目前多元热流体井筒传热模型将多元热流体中多元组分实际气体混合物简化为理想气体混合物进行运算的问题,基于实际气体状态方程、混合法则与新型瞬态导热函数建立了多元热流体井筒传热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多元热流体井筒内各热力学参数变化进行分析,并把分析结果与理想气体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注入相同参数的多元热流体情况下,理想气体模型各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与实际气体模型结果存在一定差别,证明了实际气体状态方程对多元热流体井筒传热过程存在一定影响,将多元热流体中多元组分实际气体混合物简化为理想气体混合物会给计算结果带来误差,降低计算结果的准确度。实际气体传热模型为进一步准确分析井筒内多元热流体流动与传热规律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4.
王潇敏  程文龙  张利嵩  刘娜 《化工学报》2018,69(4):1385-1390
针对树脂基热防护材料烧蚀传热的关键参数分析问题,采用碳化层-热解层-原始材料层一维模型,分析了热防护材料烧蚀热解响应过程的传热特性,得出了不确定参数影响传热过程的敏感性大小,结果表明:材料的热导率对树脂基热防护材料烧蚀传热特性影响最大,密度、比热容和材料厚度影响程度较大,其他参数的影响性可以忽略。同时建立了温度和不确定参数之间的量纲1准则关系式,为热防护材料的选取设计以及模型参数修正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5.
风冷垂直管降膜吸收器及其传热传质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吸收器是吸收式制冷机的关键部分,传统的吸收器都是采用水冷却,该文提出了风冷吸收器的设计方案,建立了风冷吸收器降膜吸收过程中传热、传质耦合问题的物理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风冷垂直单管内溴化锂水溶液吸收过程的传热、传质问题进行了数值研究,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这些结果对于垂直管降膜吸收过程的研究以及风冷吸收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6.
由于湿法磷酸中Fe~(3+)、Ca~(2+)的存在会影响湿法磷酸及后续磷酸盐的正常生产及产品质量,研究了一种新型离子交换树脂(IER-FC)对湿法磷酸中的Fe~(3+)、Ca~(2+)的吸附特性,包括对Fe~(3+)、Ca~(2+)的荷载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吸附净化效果的影响,对Fe~(3+)、Ca~(2+)的吸附选择性。结果表明,IER-FC对Fe~(3+)、Ca~(2+)载荷量分别为2.219、1.289 mg/g,Fe~(3+)、Ca~(2+)在1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反应温度对净化效果的影响较小,对Ca~(2+)的吸附选择性高于Fe~(3+)。  相似文献   
47.
回收PAFC废热与LNG冷能的动力循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液化天然气(LNG)作为磷酸型燃料电池(PAFC)燃料的电站中,大量的LNG冷能和PAFC废热被释放.提出一种利用LNG和环境作为冷源的双冷源动力循环和LNG直接膨胀做功相结合的回收PAFC废热和LNG冷能的能量系统.对循环的分析表明,当工质为水时,该循环对PAFC废热和LNG冷能的可用能的回收效率最大可达47%左右.  相似文献   
48.
以扩散控制蒸发模型为基础,在考虑了液滴和固体碰撞影响的情况下,建立了真空喷雾法制取冰浆的分析模型,并对液滴在闪蒸器内的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液滴直径对液滴温度变化影响较大,降低液滴初温对于减少降温时间的影响不大,而降低环境压力可以使得液滴更快达到形成冰晶的条件;研究还发现采用上喷方式可以大大减少闪蒸器的尺寸.  相似文献   
49.
生物质热解气的快速冷凝是影响生物油品质和出油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喷雾冷凝是实现快速冷凝的有效方法。文中以生物质热解气的关键组分所形成的多组分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组分体系传热传质经典的膜模型,使用Maxwell-Stefan方程描述其质量传递,结合气液相际传质的特点,进行了喷雾冷凝过程中的传热传质耦合计算。通过计算获得了液滴直径、液滴平均温度以及混合气体平均温度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初始流速、喷雾液滴直径和气液质量流量比对热解气冷凝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系统压力影响下的喷雾冷却特性及温度均匀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文龙  韩丰云  刘期聂  范含林 《化工学报》2010,61(12):3086-3091
喷雾冷却是一种新型的高热通量换热方式。对以水为工质的封闭式喷雾冷却进行了实验研究,并结合实验现象对不同系统压力下喷雾冷却的换热特性及表面温度不均匀性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量纲1压力换热关联式。实验结果显示:由于系统压力较低,喷雾工质在较低的温度下进入两相区,其换热能力远远高于常压下的换热能力,且换热性能随系统压力减小呈指数性增大关系;在实验条件中,可以实现在85℃的平均壁面温度下,热通量达到360W.cm-2;低压下喷雾冷却被冷却壁面的温度不均匀性小于常压下温度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