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3篇
  免费   1112篇
  国内免费   109篇
电工技术   201篇
综合类   565篇
化学工业   65篇
金属工艺   96篇
机械仪表   65篇
建筑科学   167篇
矿业工程   62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11篇
水利工程   132篇
石油天然气   127篇
武器工业   19篇
无线电   102篇
一般工业技术   97篇
冶金工业   41篇
原子能技术   20篇
自动化技术   385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241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通过两步法对聚丙烯(PP)膜进行了亲水改性:首先,通过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PSMA)制备了水解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H-PSMA);然后,以聚乙烯醇(PVA)为亲水性改性剂,戊二醛(GA)为交联剂,将H-PSMA/PVA/GA复合材料浸涂在PP基底膜上,制备了亲水性水解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聚乙烯醇/聚丙烯(H-PSMA/PVA/PP)复合膜。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征了H-PSMA和H-PSMA/PVA/GA的结构;通过测试复合膜表面的静态接触角,探究了PVA和GA含量及成膜溶液的质量浓度等对膜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最后,测试了复合膜的油水分离效率和重复利用率。结果表明:当GA、PVA和H-PSMA的质量比为0.225∶1∶1,成膜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3 g/mL时,所制备的H-PSMA/PVA/PP复合物膜对水包油乳液(O/W)表现出优异的分离性能,初次油水分离效率为99.40%,当重复分离10次后,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仍达到98.83%以上。该复合膜的制备工艺具有安全性好、成本低和环境友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42.
建立了以一维无限深势阱中极端相对论粒子为工质的不可逆量子斯特林热泵循环模型。考虑高低温热源之间的热漏,导出了循环的性能系数与无量纲泵热率的表达式。分析了循环性能与各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热泵的性能系数与无量纲泵热率都随粒子在状态1进处于激收态上的占有几度单调递减,性能系数与无量纲泵热率都是势阱宽度比的凸单调函数。无量纲泵热率关于性能系数的关系曲线为回原点的扭叶型,并确定了该不可逆量子斯特林热泵的最优运行区间。  相似文献   
43.
胡红兵    林强  胡文祥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21,43(3):248-255
综述了近20年来环氧树脂流变学的研究进展。利用流变学来指导环氧树脂的最新应用,包括环氧树脂电子浆料例如底部填充胶(underfill),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环氧树脂涂料,环氧树脂黏合剂,环氧树脂与其他树脂/橡胶的复合体系等。环氧树脂体系中的填料规格、加入量以及环氧树脂的固化过程与黏度等流变指数息息相关。随着芯片等领域技术的快速发展,流变学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还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44.
朱良君    张海珍    王世朋    王明晓    梁晶   《热力发电》2021,50(2):35-42
为研究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在较高制冷负荷下的供能特性,以SGT-600小型燃气轮机组为顶循环与余热锅炉蒸汽轮机组为底循环的联合循环为研究对象,利用EBSILON软件分别建立了燃气轮机组、余热锅炉-蒸汽轮机组、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及电制冷机组的耦合模型,比较分析了采用吸收式制冷与电制冷直供冷情况下,耦合系统在燃气轮机组变工况下的总发电效率、能源综合利用率及净电能节约率等供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燃气轮机组的发电效率随燃气轮机组的负荷率的降低而降低,在高冷负荷下,蒸汽轮机组发电效率与综合能源利用率却随燃气轮机组负荷率而逐渐增加;耦合系统的能源综合利用率随着吸收式冷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在燃气轮机组一定的负荷率下,耦合系统的净电能节约率随着额定冷负荷的增加而提高,在吸收式冷负荷达到20 MW时,系统净电能节约率在燃气轮机组70%负荷率下最高能达到6.20%;但在较低的额定冷负荷条件下,采用吸收式制冷机组的效果反而不如直接利用电制冷机组进行直供冷。  相似文献   
45.
王大鹏    宋文贵  吴波  刘希念  田际  周钰涛  赵晋松       杜保华    吴智群    褚贵宏   《热力发电》2021,50(5):67-74
云的选择和构建以及云上应用在业务和管理层面的贯通是发电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两大难题。本文介绍了云计算的分类和私有云的技术优势,确认私有云是发电企业的最佳、必须且唯一选择;分析了虚拟化技术、大规模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动态资源调度与管理技术、微服务和容器技术等私有云发展的关键技术及其特点,提出“虚拟化+微服务+Docker”模式的发电企业私有云构建方案;基于私有云开发一体化平台,将发电企业生命周期内的各种生产与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实现云上应用在业务和管理层面的贯通,满足应用层、管理层、决策层的各级应用需求,同时支持未来应用功能的扩充,为未来企业级私有云化应用积累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46.
周喜超    孟凡强  李娜  丛琳  孟高军 《热力发电》2021,50(4):44-50
现有针对电化学储能在电网调峰领域的研究缺乏在不同负荷场景下不同控制策略的应用对比,使得削峰填谷控制策略的选择缺乏理论依据。本文结合已有相关研究和对储能系统特性的分析,首先在考虑电网负荷、电池功率、电池容量等约束条件下,建立了以削峰填谷效果为目标的储能系统优化模型;然后在现有典型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电池储能参与电网削峰填谷的恒功率充放电控制策略和功率差控制策略;最后,以某地区实际负荷数据为例,结合电池储能装置自身充放电特性,通过仿真对比了2种控制策略的优缺点,验证了考虑实际约束条件的功率差控制策略具有更优的削峰填谷效果。  相似文献   
47.
综合能源系统通过对电、热、气多能流间的互补协调,能够在满足用户用能需求的同时提高系统能源利用率。本文针对热电耦合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的最优容量配置问题,提出一种考虑能量成本和污染排放的线性加权双目标优化模型,并分析各目标不同权重对容量配置的影响;并以某厂房办公楼为例,计算得到不同权重组合下的最优容量配比,对不同权重下最优容量配比组合进行了运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权重配比的改变,系统组件容量、单位能量成本和污染排放成本也在不断波动,能量成本所占权重的增加会导致系统目标函数值的增大,从而使系统的性能降低。系统容量优化配置的运行分析表明,选取合适的权重系数,系统用能单价和污染物排放可以得到有效降低,具有经济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48.
杨健博    刘海玉  石晓寒  王一维  李宁 《热力发电》2021,50(6):163-168
通过在活性焦上负载Mn2O3实现微波低功率(200 W)高效脱除NO。实验发现,经硝酸氧化处理和负载Mn2O3,活性焦表面的羰基和羧基等含氧官能团含量增加,微波辐照使得活性焦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大幅增加,为反应气体在活性焦表面吸附提供丰富的表面活性位,有利于NO的脱除。硝酸处理后的活性焦负载Mn2O3,脱硝效率能稳定达到85%以上,负载Mn2O3使得微波诱导的放电强度增强,等离子体浓度增加,更多的稳定态NO分子被转化为激发态,促进了NO还原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9.
徐寅    金保昇 《热力发电》2021,50(12):169-178
针对烟气喷淋脱碳,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法建立了耦合气液流动、热质传递及化学反应的三维数值模型,并基于热力一致性简化模型中的热力学表达,以降低计算成本。模型验证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基于该模型考察了塔内气液流动、热质传递及CO2吸收等特性。结果表明:喷淋方式对塔内气液分布、温度分布及CO2吸收有重要影响;向下喷淋将卷吸喷嘴周围烟气沿塔中部向下流动,与新入烟气存在强烈的掺混行为,并造成液滴在塔中部集聚;气液温度分布及H2O气相体积分数分布有较高的关联性,汽化潜热占热交换总量的64%;传质阻力集中在液侧,比气侧高2个数量级;通过改变喷淋方向可以减小液滴分布不均匀性,将脱碳效率从38.3%提升至49.6%。  相似文献   
50.
谭增强    牛国平    王一坤  李元昊    张安超  李东阳    李子宁 《热力发电》2021,50(10):101-107
总结了生物质燃料与煤的元素含量的差异,分析了生物质锅炉积灰、结渣、腐蚀的机理,梳理了生物质锅炉的烟气特点,并对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湿法脱硫技术在生物质电厂应用的局限性进行了讨论和总结。结果表明:固态高分子脱硝和催化剂脱硝脱硫均需特殊催化剂或脱硝剂,属于专利产品,运行成本高;氧化脱硝技术属于氧化吸收反应,产生易溶于水的硝酸盐,部分地区禁止采用该技术;陶瓷催化滤管一体化脱除技术运行维护简单,锅炉过氧燃烧可提高燃烧效率,延长空气预热器使用寿命,而且没有脱硫废水、烟囱防腐、白色烟羽等相关问题,适用于生物质锅炉硫、尘、硝超低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