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84篇
化学工业   230篇
金属工艺   8篇
建筑科学   20篇
矿业工程   28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5篇
冶金工业   20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Selective catalytic oxidation(SCO) of ammonia was carried out over Cu-Mn compounds catalysts modified with trivalent rare earth oxide Ce2O3 and La2O3 respectively.TiO2 was used as support and different ratio of O2 were tested in order to find an appropriate O2 concentration(vol.%),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O2(vol.%) was propitious to SCO of ammonia.The effects of the two rare earth oxides modified catalysts Ce2O3-Cu-Mn/TiO2 and La2O3-Cu-Mn/TiO2 o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of ammonia oxidation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the reaction condition of 500 ppm ammonia,1%O2(vol.%),at the temperature from 125 to 250 oC.The results revealed the beneficial role of Ce2O3 and La2O3 in catalytic activity at low temperature and lean oxygen concentration,while the modification with Ce2O3 and La2O3 led to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n N2 selectivity.For the catalysts modified with Ce showed lower NO and N2O selectivity than the catalysts modified with La,then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e loadings on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were also considered,in combination with catalysts preparation methods,which include incipient wet impregnation,sol-gel method and co-precipitation.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catalysts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 obtained preferable catalytic activity compared with the others,reaching 99% ammonia at 200 oC,whereas 96% NO was detected.It also indicated that different catalyst preparation method significantly determined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442.
PBO纤维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结合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纤维分子结构特点和表面特性,综述了PBO纤维化学法、共聚改 性、偶联剂处理、等离子处理、电晕处理和辐射处理等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43.
受阻胺改性PA6树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己内酰胺水解开环聚合中加入质量分数0.15%的可反应型受阻胺类改性剂,合成了相对粘度为2.35,末端氨基含量为41 mmol/kg,具有良好的熔体加工稳定性、热稳定性及可染性的改性PA6树脂。实验表明:改性PA6熔体的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变缓,熔体加工稳定性有所改善;从IR谱图发现,改性前后树脂的分子链结构基本不变,由TG分析可知,改性树脂初始热分解温度、最大热分解温度分别为424.91,455.64℃,比空白PA6各升高了3.62℃和5.68℃,热稳定性有所提高;用酸性染料对纤维进行染色,所得纤维的上染量由改性前的9 mg/g增至17 mg/g,染色深度明显提高。关键  相似文献   
444.
在釜式反应器中,进行CO与甲醇羰基化合成甲酸甲酯的工艺研究,考察温度、压力、助剂、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甲醇钠浓度为0.4mol/L,助剂浓度为2mol/L,反应温度在79~82℃,一氧化碳分压为3.8MPa.同时实验得到,在该条件下甲醇单程转化率可达42.95%,CO转化率达95.58%.  相似文献   
445.
吸附了沥青烟的的饱和煅后焦难于处理,造成资源浪费及二次污染,普通的再生法又存在各种问题.本文采用了一种简单的再生方法,即饱和煅后焦电炉加热再生法.通过不同加热温度、载气流量、煅后焦量、再生次数的影响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饱和煅后焦在电炉加热温度为280℃,载气为氮气且气流速为0.4m^2/h时再生效果较好,再生效率达82.31%.  相似文献   
446.
基于某市售1.6L汽油缸内直喷(GDI)发动机轿车,进行底盘式汽油机颗粒过滤捕集器(GPF)/催化型汽油机颗粒过滤捕集器(CGPF)设计和性能研究,研究了不同涂覆量、涂覆工艺和贵金属含量设计对GPF/CGPF催化剂冷流背压、涂层形貌的影响,从而设计出低背压CGPF催化剂样品。通过对配备有国六标定系统的GDI汽油车进行系列全球统一轻型车测试循环(WLTC)工况排放试验,分别考察了加装底盘式GPF、CGPF及不同贵金属载量CGPF对尾气后处理排放的影响,并与采用原装紧密耦合式三效催化剂(TWC)时的排放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加装GPF或CGPF配置,会对造成排气系统背压提升,但油耗变化不大;采用紧耦合式TWC+底盘式GPF/CGPF后处理集成净化系统,可有效解决单TWC布局下颗粒物数量(PN)超标问题;使用CGPF可在保证颗粒物捕集效果同时,较好发挥对气态污染物的处理作用,并使各个指标满足国六b排放要求;使用CGPF的催化剂后处理系统进行多次WLTC工况预处理运行,可有效提升其对颗粒物的捕集能力,使PN捕集效率从76.38%跃升至97.00%。  相似文献   
447.
磷化氢(PH3)是一种来源广泛的剧毒气体,未经处理排放到大气中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国家对PH3的排放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因此,尾气中PH3的深度净化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干法是主流的PH3净化技术,主要包括吸附法和催化法。相较于湿法,干法具有性能好、稳定性强、耗水量小以及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本文首先从吸附法入手,分别探讨了复合金属氧化物吸附剂、活性炭基吸附剂及其他材料(分子筛、二氧化硅等)的研究现状,深入分析了各类脱磷吸附剂的结构性质及优缺点。其次对催化分解PH3的机理进行了总结归纳,重点讨论了各类催化剂的构-效关系。最后,介绍了其他干法(燃烧法、等离子体降解法、生物法)在PH3净化领域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干法脱磷技术的主要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对干法脱除PH3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本工作可以为脱磷吸附剂/催化剂的构建和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448.
采用熔盐燃烧法和不同焙烧温度处理制备了一系列尖晶石型LiNi0.05Cr0.05Mn1.90O4(LNCMO)正极材料,研究了焙烧温度对LNCMO的结构、微观结构形貌、电化学性能和动力学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都归属于LiMn2O4立方晶系Fd3m空间群,随焙烧温度升高,样品颗粒逐渐增大,其中550℃制备的为纳米级颗粒,其余为亚微米级。其中600℃焙烧温度制备的LNCMO样品展现出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5C倍率下,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09.1mAh/g, 5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为75.7%。电流密度增大到15C和30C时,经800次循环后该样品仍有64.4%和60.6%的容量保持率,并且其具有最大的Li+扩散系数(6.31×10-16cm2/s)和最小的电荷转移电阻(89.0Ω)。Ni-Cr共掺有效抑制了Jahn-Teller效应,适宜的二次焙烧温度有利于稳定材料的晶体结构,从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