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66篇
化学工业   42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325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471.
丝状真菌三孢布拉霉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丝状真菌三孢布拉霉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条件;培养7hr的幼龄菌丝体,用1%溶壁酶和1%纤维素酶混合酶液处理,以0.6Mol/L蔗糖作为渗透压稳定剂,28℃酶解3hr。形成原生质体量达到8.0*10^6个/ml原生质体的固体法再生率为1.4%,液体法再生率为40%。  相似文献   
472.
面包酵母原生质体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包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两亲株原生质体的制备,是用对数生长早期的细胞,在蜗牛酶和17%蔗糖、20u/ml青霉索的作用下完成的,3060分钟内原生质体的形成率达8592%.两亲株的原生质体在35%PEG(M.W.6000),0.4M CaCI2条件下被诱导融合.融合频率为10-410-5.  相似文献   
473.
以菌龄5 d的菌丝体为原料,采用1.5 %溶壁酶和1.5 %蜗牛酶酶液,酶解3 h,酶解温度为30 ℃,0.6 mol/L KCl为渗透压稳定剂,制备得到金针菇和平菇原生质体。两种原生质体融合后,25 ℃静置培养2 d随后涂布于再生培养基。以34 ℃菌丝培养温度作为标记筛选出融合子,融合的细胞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otato dextrose agar,PDA)培养基中实现再生,通过菌丝形态、细胞学观察、拮抗性试验、出菇试验验证再生出的为融合子,最终从18个再生菌株中选择出1株耐34 ℃高温菌株可进行出菇试验,且融合菌株子实体粗壮、原基形成较多、菇形好的金针菇新品种,命名为F1P8。  相似文献   
474.
为优化杏鲍菇GIM5.344 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条件及建立稳定有效的遗传转化体系,对裂解酶、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再生培养基稳渗剂等原生质体制备、再生条件以及潮霉素浓度、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介导转化方法进行优化,探究不同原生质体制备、再生条件对原生质体产量和再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溶壁酶1 进行酶解效果最佳,当酶解温度30 ℃、酶解时间2 h、再生培养基稳渗剂为甘露醇时,原生质体的产量可达到7×108 CFU/mL,再生率达到0.40%。得到转化子最多的转化方法为固体预培养+双层培养法,即PEG 介导转化后在无抗性再生培养基上28 ℃预培养48 h,然后再添加一层含有30 μg/mL 潮霉素的培养基进行拟转化子的筛选。所得转化子中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能稳定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475.
α-ALDC产生菌的抗性标记与融合条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应福  阚振荣  邸胜苗 《酿酒》2005,32(6):56-59
利用青霉素和链霉素分别对α-ALDC产生菌枯草芽孢杆菌3226-5、V-20进行抗药性标记,筛选得到稳定的青霉素抗性标记株P-67和链霉素抗性标记株S-17,并以P-67和S-17为融合的亲本在溶菌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EG浓度和pH等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原生质体融合,从而确定了其融合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476.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已用于生产天然2-苯乙醇(2-phenylethanol, 2-PE),但其产量低,耐受性差。该研究筛选出3株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酿酒酵母菌株,其中菌株LSC-1的2-PE产量为3.41 g/L,菌株NGER对2-PE的耐受性达3.60 g/L,菌株S.C-1耐热性好并能在41℃下生长。以这3株菌为亲本,通过2轮原生质体融合获得融合子菌株RH2-16,对2-PE的耐受性提高了20%。以L-苯丙氨酸为底物,发酵转化36 h, 2-PE产量达到4.31 g/L,与亲本菌株LSC-1和2-PE工业生产菌株CWY132相比,分别提高26.4%和38.1%。利用CRISPR/Cas9系统,在RH2-16中构建了含突变的Ras特异性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CDC25(W1416C)菌株,2-PE的产量提高了8%。在RH2-16中过表达艾氏途径合成2-PE关键基因ARO8,ARO10和ADH2未能提高2-PE产量。研究为筛选合成2-PE等天然产物的新型酿酒酵母菌株及其育种提供了一种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77.
该研究在对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原生质体单核化再生菌株分离及交配型鉴定的基础上,对单交配型原生质体再生菌株进行对峙培养杂交实验制备杂交菌株。以菌株交配型、生长势、抗鞣酸能力和菌核产生能力为技术指标,对单核化再生菌株及杂交菌株的多态性进行分析,并对杂交菌株的交配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20株MAT1-1-1单交配型及17株MAT1-2-1原生质体再生菌株表现较好,其菌丝带宽度均≤10 mm,褐变圈直径分别为25~34 mm、23~34 mm;从63组杂交菌株中得到40株(占63.50%)双交配型(MAT1-2-1/MAT1-2-1)杂交菌株,杂交菌株的菌丝带宽度均≥10 mm,褐变圈直径为32~54 mm,杂交菌株的交配型电泳结果表明,成功获得40株具有双交配型的杂交菌株(两条扩增带)。因此,双交配型杂交菌株在生长势、抗鞣酸能力方面存在杂交优势,而菌核产生能力与菌株交配型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78.
以双灭活原生质体作为遗传标记,将高产的平菇与松乳菇进行融合杂交。采用菌落表型比较、拮抗试验、酯同工酶及全蛋白电泳图谱比对鉴定融合菌株,用比色法和重量法分别测定融合菌株与其亲本的4种酶的活力和生物量。试验结果表明:融合菌株形成了稳定的新遗传性酶谱;具有更强利用基质的能力,淀粉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漆酶活力分别为亲本松乳菇的377.32%,194.83%,149.64%,亲本平菇的539.27%,209.26%、195.24%,而木聚糖酶活力介于两亲本之间。融合菌株鲜干菌丝重高达亲本松乳菇的168.09%,149.92%,平菇的525.02%,253.79%。融合菌株R6可作为高产发酵生产菌丝体的起始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