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31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钨矿是中国的优势矿产,钨资源量、产量、出口量长期处于世界首位。研究通过对中国小型以上420余个钨矿床资料的系统梳理,定量分析了中国省、市、县级及Ⅲ级成矿区带钨矿成矿密度、成矿强度及各成矿时代钨矿的成矿强度问题。结果表明:中国钨矿集中分布于华南地区,以江西省矿床数量最多、成矿密度最大,成矿强度最强;在地级市统计中,以江西赣州市矿床数量最多,成矿密度最大,而江西景德镇市成矿强度最强;在县级统计中,以江西崇义县、大余县含钨矿床数量最多,成矿密度最大,而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以成矿强度约851 t/km2名列成钨矿强度全国第一县;在成矿区带统计中,南岭成矿带(Ⅲ-83)钨矿产地数量最多,南岭东段是全国钨矿分布最密集的成矿亚带,其中的赣南崇  相似文献   
52.
赵汀  刘超  周凤英  张艳  赵海云 《中国矿业》2021,30(11):56-61
煤化工产业是一个高度依赖煤炭和水资源的资源型产业,其选址布局的优劣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后运营的成本和效益。在煤化工用煤特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基于多指标线性规划算法的煤化工产业智能优化选址方法,通过分析满足煤化工工艺要求的煤质关键指标,建立一套含煤质、水资源、运输、环境等多参数约束方程和目标函数的智能优化选址模型,基于我国第一轮矿产资源国情调查煤炭成果数据库和大量企业调研,采集矿山煤质参数、运输途径、水资源、环保等多目标参数,融入GIS智能优化模型软件,通过不断迭代优选煤化工选厂位置,循环试错发现生产所需要素配置最优化布局方案。以新疆准东、伊利、五彩湾三个煤炭富集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此方法进行智能选址评价获得最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53.
周毅  松权衡  张勇  王岩  于城 《黄金》2016,(7):25-29
长安堡斑岩型钼铜矿床是吉林中部地区新发现的一座大型矿床,钼铜矿化与二长花岗岩密切相关。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含矿二长花岗岩开展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获得了二长花岗岩成岩年龄为170.2 Ma±0.6 Ma,与已获得的辉钼矿Re-Os加权平均年龄(168.0 Ma±1.0 Ma)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表明长安堡钼铜矿床成岩成矿作用发生于中侏罗世。锆石ε_(Hf)(t)值为7.0~10.08,Hf单阶段模式年龄(t_(DM1))为417~542 Ma,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570~768 Ma,揭示矿区二长花岗岩源自新元古代亏损地幔中增生的新生地壳。成岩成矿作用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54.
以新疆阿尔泰铁矿为研究对象,综述铁矿成矿背景,划分成因类型和成矿时期,对典型矿床地质特征进行描述,研究成矿流体的温度和盐度以及成矿流体来源,最后探讨构造演化与铁矿成矿作用。结果表明:铁矿成因类型可划分为火山岩型、矽卡岩型、伟晶岩型、与花岗岩有关的热液型、与基性岩体有关的钒钛磁铁矿型和砂矿型;矽卡岩矿床流体包裹体从矽卡岩阶段到退化蚀变阶段再到石英-硫化物-碳酸盐阶段的均一温度(从200℃~500℃到200℃~350℃,再到160℃~300℃)以及流体盐度(NaCleq)峰值(从4.5%~21.5%到3.5%~20.5%,再到1.5%~17.5%)逐渐降低;托莫尔特铁(锰)矿沉积期成矿流体以中低温(集中在160℃~300℃)、低盐度(主要集中在4%~9%和14%~20%)为特征;两棵树伟晶岩型铁矿成矿流体为中温(173℃~290℃)、低盐度(0.35%~16.05%);氢和氧同位素特征表明,火山沉积型铁矿沉积期成矿流体是海水与岩浆水的混合,矽卡岩阶段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石英-硫化物-碳酸盐阶段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混合少量岩浆水,同时两棵树伟晶岩型铁矿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碳和氧同位素表明,矽卡岩型铁矿成矿流体中碳主要来自深部岩浆,少量来自海相碳酸盐岩。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赣南九龙脑矿田东南部洪水寨云英岩型钨矿、九龙脑内带石英脉型钨矿和樟东坑外带石英脉型钨矿等3个不同类型钨矿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其成矿年龄集中在150~160 Ma之间,属于华南中生代第二次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产物。3个矿床的成矿年龄分别为(156.3±1.3)Ma(MSWD=1.5)、(151.5±1.1)Ma(MSWD=1.12)和(151.3±1.7)Ma(MSWD=0.35),与九龙脑岩体SHRIMP锆石U-Pb年龄(155.8±1.2 Ma)存在最小4 Ma的时差。成矿年龄由岩体内部向外接触带呈现变年轻的趋势,反映了3个矿床为同一岩浆-流体体系作用的产物,成矿流体以九龙脑岩体为中心向外逃逸,并呈现脉动式成矿的特点。  相似文献   
56.
拿若铜矿是较为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床,是多龙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上。该矿床成矿母岩为花岗闪长斑岩,矿体产于花岗闪长斑岩体及蚀变长石石英砂岩中,大部分铜矿体由蚀变长石石英砂岩组成。该铜矿床中含有大量隐爆角砾岩,角砾为蚀变长石石英砂岩和少量岩体。拿若矿床发生过大量岩浆热液作用,岩浆岩主要以岩株和岩脉的形式产出,具有有利的成矿条件。拿若矿床主要的控矿因素有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矿区内的找矿标志较为显著,例如岩石、化探和围岩蚀变等。  相似文献   
57.
云南兰坪盆地云龙组硫酸盐硫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三江特提斯南段的兰坪盆地,发育云龙组含石膏-石盐的蒸发岩系,这些蒸发岩系不仅对钾盐研究,而且对著名的金顶铅锌矿的成因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其南端思茅盆地的研究提出了可以与云龙组相对比的勐野井组蒸发岩为新特提斯自西而东的海侵所致。那么,兰坪盆地沉积的蒸发岩是否也是来自于同时期的新特提斯海水?因此,通过系统的露头采样,本文开展了岩相学和石膏硫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兰坪金顶、小盐井、拉井和河西乡原生石膏样品δ34S值在12.6‰~17.6‰之间,且主要集中在13‰~15‰范围内,几乎没有受到细菌还原作用的影响。这与思茅盆地勐野井组下段硬石膏、老挝他曲盆地含钾盐塔贡组基底硬石膏和泰国坷叻盆地含钾盐马哈萨拉堪组基底硬石膏的硫同位素值一致。云龙组石膏硫同位素值大部分样品落于白垩纪海水δ34S范围内,表明石膏为海相成因。根据前人古地理和古地磁资料,推断在晚白垩世时期,由于新特提斯洋的海侵,在兰坪-思茅-万象-坷叻形成了相互连通的蒸发盆地系。  相似文献   
58.
ICP-AES法测定天然卤水中11种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天然卤水中钾、钠、钙、镁、锶、锂、硼、铜、铁、锰、锌11种元素含量的方法。样品经过简单稀释后即可测试,元素检出限为0.000 7 mg/L~2.4 mg/L,加标回收率为91.6%~108%,相对标准偏差(RSD)2%。方法简单快速,精密度好,准确度高,适用于天然卤水中钾、钠、钙、镁、锶、锂、硼、铜、铁、锰、锌元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59.
为了探讨玄武岩铜矿成矿流体的特征,对滇黔交界地区峨眉山玄武岩铜矿3个成矿期次铜矿石中石英和方解石的气液包裹体进行了激光拉曼成分研究和均一温度、盐度测定,对古石油包裹体通过荧光显微镜进行了成分鉴定。结果表明:第1、2期次成矿流体主要为盆地卤水,其气液包裹体气液比小(一般5%~10%),w(NaCl)为8%~22%,气相为甲烷,液相为水,无子晶及液相CO2,均一温度为80℃~260℃;第2期次成矿流体除盆地卤水外,还有以古石油为代表的有机流体,古石油包裹体由液态烃、固体沥青和气相组成,均一温度变化大(30℃~290℃),液态烃以荧光性强的芳烃为主;第3期次成矿流体具有大气降水成因,其气液包裹体气液比一般为5%~10%,w(NaCl)<4%,无子晶及液相CO2,均一温度140℃~270℃,但以小于200℃为主。从第1期次到第3期次,成矿流体盐度逐渐降低,特别是第3期次的盐度非常低,但温度变化不明显。本区最重要的自然铜沉淀富集成矿是第2期次不同性质成矿流体混合或成矿流体与有机流体混合、有机质的还原的结果。  相似文献   
60.
老牛山杂岩体位于华北陆块南缘,由晚三叠世(印支期)和晚侏罗世(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在野外地质和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对老牛山杂岩体中的黑云母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不同岩性的黑云母成分变化不大,具有富Mg、Ti、Al、K的特征;黑云母主要是镁质黑云母;自印支期到燕山期黑云母的成分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为TiO2、FeOT和Al2O3含量有所升高,而MgO含量逐渐降低;印支期花岗岩中黑云母结晶温度在600 ℃~700 ℃之间,结晶压力为0.98~1.95 kbar,相应的侵位深度为3.72~7.38 km;燕山期花岗岩中黑云母结晶温度在650 ℃~700 ℃之间,结晶压力为1.47~2.01 kbar,相应的侵位深度为5.55~7.61 km;老牛山杂岩体属于同熔型(I型)花岗岩,具有壳幔混源成因的特征,但花岗岩类成岩物质来源略有不同,印支期花岗岩较燕山期花岗岩的源区物质组成,可能幔源物质更多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