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35篇
金属工艺   16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14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46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在鼓泡反应器中,采用尿素溶液吸收模拟烟气中的SO_2、NO。通过研究尿素溶液脱硫脱硝动力学,得到了尿素溶液吸收SO_2、NO的反应速率的表达式以及反应活化能。结果表明,随着SO_2、NO浓度的升高,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对整个反应区间来说,尿素溶液吸收SO_2反应活化能约为11.7 kJ·mol~(-1)、吸收NO反应活化能约为16.63 kJ·mol~(-1)。  相似文献   
52.
53.
54.
综述了模板分子的选择概况,包括有机小分子、生物大分子、细胞和病毒、无机离子和虚拟模板分子,并对模板分子的局限性做了详细介绍,以期对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5.
输电断面是整个电网系统中的薄弱环节,输电断面的识别和控制对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电网调度断面控制因缺乏顶层设计而难以整合断面辨识和传输极限计算等问题,研究了以断面控制为核心的电网调度运行控制体系及其系统开发。研究了基于二分法的数学模型,计算输电断面的极限传输功率,构建以断面控制为核心的运行体系。并重点讨论各支撑断面控制分析的关键技术。通过本系统在地区电网一年多来的应用证明了该方法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56.
随着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大规模建设,对穿越在高烈度地震区的输水隧道的地震响应研究更加重要。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考虑流体与固体的动力耦合作用,建立了输水隧道二维数值计算模型,分别从输水隧道的位移、加速度、应力等三个方面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地震过程中,输水隧道和围岩是整体运动的,而且拱腰处的位移较大,衬砌各监测点的加速度相差不大,拱腰和墙脚位置的应力最大,这两个位置是输水隧道的薄弱位置。  相似文献   
57.
通过成都锦江上游绿道设计实例,分析了中心城区的绿道内涵和建设特点。中心城区有两个特征,一是城市建筑高密化,二是人口密集化。特征一决定了绿道建设的空间条件——土地资源有限、绿道两侧建设界面已定、与市政道路交叉冲突等,因此如何因地制宜,依据沿线的地理、人文历史和景观资源进行绿道打造是设计中的难点与重点。特征二决定了绿道的主要使用对象是高密集的城市居民,从而确立了绿道的主要功能定位于健身、休闲、游憩,满足城市居民生态、田园、自然的生活品质诉求。  相似文献   
58.
在对永磁轮毂电机进行目标驱动力控制时,采用直接转矩控制会产生很大的转矩脉动,常规的矢量控制因控制器的高频开关信号和定子磁链圆逼近算法造成高频次的电磁转矩脉动.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分析矢量控制理论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综合最小二乘法误差优化原理,对矢量控制系统中的SVPWM模块进行改进,设计出一种SVPWM柔性控制器.最后使用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在同一设定工况下,对比了直接转矩控制、常规SVPWM控制、SVPWM柔性控制的仿真效果.结果表明:SVPWM柔性控制技术优于直接转矩控制和常规SVPWM控制,降低了转矩动态变换时的脉动幅度和频次.上述方法提高了永磁轮毂电机的控制精度,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59.
电磁搅拌已经成为连铸工艺中改善铸坯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相较于传统的三相交流电磁搅拌(EMS),基于烧结钕铁硼材料的旋转永磁体搅拌(PMS)具有磁感应强度较大、电能消耗低、结构较简单等优点。主要对比了电磁搅拌和永磁搅拌的技术特点,介绍了永磁搅拌在方坯连铸结晶器和凝固末端的应用现状;结晶器内永磁搅拌有效改善了铸坯的表面和内部质量,表面小孔缺陷明显减少,改善铸坯中心疏松和中心碳偏析;而应用于高碳钢连铸凝固末端,随着永磁搅拌磁体转速的增加,铸坯中心碳偏析指数明显降低,同时吨钢电能消耗仅约为传统电磁搅拌的15%。  相似文献   
60.
改进的神经网络模型在变形镁合金发展中的应用(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更为合理的建模参数,将预测变形镁合金力学性能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改进,并将此模型用于发展新型镁合金;对所有建模参数以全排列组合训练的方式构建模型,并通过比较这些模型的预测误差及相关系数来确定最合理的建模参数。模型的应用主要有Mg-Zn-Mn和Mg-Zn-Y-Zr两种合金。运用改进后的模型对Mg-Zn-Mn合金的力学性能进行预测,研究Mg-Zn-Y-Zr合金中Y/Zn摩尔比对强度的影响。最后,还利用此模型发展了一种高强挤压态的Mg-Zn-Y-Zr合金。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改进后的模型可以用于发展新型变形镁合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